-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68期2012年7月刊
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其他如冷漠、消沈、愧疚、憐憫、壓力、枯燥等各類情緒,自有生命以來,無須教學,即能自然表現於各種場合。
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其他如冷漠、消沈、愧疚、憐憫、壓力、枯燥等各類情緒,自有生命以來,無須教學,即能自然表現於各種場合。這種種表現,包括感官、知覺、個人經驗、信念、生理反應等,可以稱為情緒的變化,在生命的過程中,是正常的心理作用,然而在佛法中則稱之為業的現象。
談到吾人的情緒變化,必須適可而止,不可以讓情緒過度表現或宣洩,以致造成傷己亦傷他人。例如:現在人生活壓力大,時間不夠用,太多事情要做,太多人要迎頭趕上,忙著照顧孩子,怕丟掉飯碗,怕交通阻塞,與親友相處不好,吃什麼才是營養?睡不著…等許多壓力。
事實上,壓力並不是絕對的罪惡。因為適度的壓力使人成長,而過度的壓力讓人衰竭。醫學上說:壓力會使身體組織和化學結構產生一些生理變化。壓力會促使腸胃蠕動加速、心跳加快、血壓也急遽升高,身體會流汗,腕上、頸項和背部肌肉都會緊張起來,這些都是神經系統對壓力自然而然產生的反應。
每個人的壓力來源皆不同,但自我接納是面對壓力的有效方法,當勇於接受自己的優、缺點時,較能坦然面對處境,比較不會有自我防禦的感覺,一旦減輕對自我完美的要求與防禦心態,則緊張和壓力也就減輕。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讓人忿忿不平,如淘氣的小孩,不合作的伴侶、懶惰的員工、嚴苛的上司、魯莽的售貨員、腐敗的政客…等潛在的刺激永無止盡。但為此而憤怒或浪費精力,值得嗎?憤怒與所有的情緒一樣,是人性的一部份,是伴隨壓力而來的情緒之一。憤怒時往往責怪牽涉在內之人,並且要求得順從自己的欲求,而忘了他人也有他的目的、想法和情緒。他人的目的、想法和情緒未必比較重要,但至少也同等重要;忽略他人易造成人際關係的困難,所以,對他人生氣時,不妨思考:對方的目的是什麼?想要支配你、報復、獲勝或保護他自己?或他認為你不公平、想要支配他或報復他?或是有人讓他氣受,而後再將氣發洩於你?或許你並非真正的憤怒目標?他是否害怕什麼?你瞭解全部的事實嗎?
可知,人的情感產生問題,是依於事相和利害的關係而生起情緒,歸納起來,不離於愛憎分別,迷惑人心,就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二引用《大智度論》中所說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動物情。佛法中說此八事,謂之八風;而人往往為這八事,使情感與理智失去平衡,隨著緣境轉動,以致問題叢生,依佛法而言,這正是人性的弱點。
所謂利,即是稱心順意的事,乃一般人所說的利益,佛法中叫做分別功德。《法華經》說: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可知,應是他我皆具利益;然世人私欲最強,硬生分別,以達滿足其私欲。佛法認為,如不起分別,不執著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功德利益,他我相等,則不至為「利」所迷惑,而生起問題。
所謂衰,即是違逆失意的事,乃一般人所說的衰敗,佛法中叫做損減之心。無論是衰或敗,對個己都是無利而反害的事,沒有人樂意去接納;但佛法認為問題不在接納與否,而是衰敗降臨時,如何去發現問題的根源,以為後事的警惕。
所謂毀,即是誹謗現前的事,乃一般人所說的毀壞,佛法中叫做遭遇外擊之情。遭遇毀傷時,會令人情緒激動,例如是「是」而云非,是真而說假,此是顛倒歪曲的現象,最容易使人感到凌辱、難堪、枉屈而痛苦。
所謂譽,即是讚美當前的事,乃一般人所說的榮譽,佛法中叫做竊喜之情。人被讚美歌頌時,最容易得意忘形,驕縱失態,甚至其中的真實成份有多少,亦渾忘不察,卻將身心毫無保留地投入,沉浸在光榮的喜悅裡。
所謂稱,即是奉承,乃一般人所說的稱道,包含了獻媚和諂諛,佛法中叫做傾羨之情,最容易使人忘失理智,隨著緣境癡迷。
所謂譏,即是嘲諷,乃一般人所說的譏笑和諷刺,佛法中叫做譏諷,屬於自尊受損傷,猶若刀箭加身,有著錐心的不安。
所謂苦,即是身心遭受逼惱和煎熬,乃一般人所說的苦惱,佛法中叫做業苦,最容易引發無明煩惱,苦不堪言。
所謂樂,即是身心適悅,乃一般人所說的快樂,佛法中叫做喜樂,是一種心曠神怡,通身舒暢,欣慰不能自禁之情。
以上八事常隨於人,逆順各半,免不了引發欣厭生感的情緒。很少有人能不為逆意而衰苦,不為順心而雀躍的。有誰能立八風而不動,絲毫不動以顏色?所以,稱此八風為人性的弱點。佛法中有「平等一如」的教誡,全在八風生起時,要看得清楚,認得真實,不執著分別親疏、利害,乃講求踏實,湛然清淨;就像飲食一樣,注重清潔,確知營養所在,千萬不要偏食、挑食、吃垃圾食品,在愛憎中生活,而危害了身心的健康,把自己陷入強烈的自我意識中,傷人又傷己,所為何來?
總之,是人就有情緒的變化,只是差別在調適的修養上;學佛的人,於生命的過程中,所謂修行主要是調適任性的自我,正勤精進的行於覺悟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