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前面經文談到,身心都像幻覺一樣,既然如此,於修行而言,豈不無行可修了?之前已談了一部份,現在在「如幻」上,再做深入的認識。
經文:「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前面經文談到,身心都像幻覺一樣,既然如此,於修行而言,豈不無行可修了?之前已談了一部份,現在在「如幻」上,再做深入的認識。「如幻」究竟怎麼形成的?以所謂的「幻覺」而言,是眼睛的幻覺?還是心念產生的幻覺?其實,真正的重點是在「妄想」。
「妄想」,即一種虛妄的想法,也就是不實在的想法,這種想法就叫如幻。這種虛妄所產生的思想或意念,通常是根據個人的,不管是業力也好,或者道的修養也好,以其本身具足所顯的差異性,來分辨妄想的不同。提到妄想,人人都會有,不會說沒有妄想的人,那怕是一個貧窮的人,也希望能過好一點,那怕是一個官位低的人,也會希望官位高一點,不管是財色名食睡,其實都是相同的。只不過這種希望,有時也不能稱為妄想。什麼叫做妄想呢?真正說,完成如幻的這種意境的妄想是在於:去執著、去計較,而且是自己做不到的,也就是本身具備的條件不夠,產生這種想法的話,就是如幻。
舉個例子,譬如「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佛性,沒錯,可是有佛性並不代表就能成佛!有佛性,必須要能把佛性顯現出來,佛性為什麼要談顯現出來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所做的業,善的、惡的、無記的太多了,把佛性掩蓋住了,因為業太多,把佛性掩蓋住,如果不能把原有的佛性完全顯現出來的話,你所能知的、能見到的,都是屬於業。即使在業中也有顯現道的機會,那還只是因為業,有所感受、有所體會,或是有一些發明,這並不是佛性。再舉個例子,通常經典上談佛性,說:「佛性」就像一顆明珠,通常是講摩尼珠。明珠,一顆明亮的珠子,為什麼要以它來說是佛性,而佛性為什麼不能顯現呢?就是說這顆明珠,經過時間、空間,不斷的遭受污染,也就是塵垢,一層一層的累積起來,使原有的明珠看不到了,所見到的就是那些塵垢、污染。由此可發現,如果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那顆明珠的話,那些塵垢、污染就等於是無始以來的業,這些業把原有的佛性或說明珠,整個包住了,遮掩住了,若想顯現佛性,把明珠完全坦露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去清淨外面的塵垢、污染,也就等於要把無始以來的業,不斷的,要把每一個業都能完全清淨掉。
談到清淨二字,大家以為就是把它洗一洗、擦一擦嗎?那就成了《六祖壇經》裡講的,經常去擦拭就可以怎麼樣了,事實上,業可不是擦一擦、洗一洗就清淨得了的,業是要發出來,才能使原有的業消失掉的,所以,業必須靠化解。化解之道,不是用佛法如何讓它消失,而是能夠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懂得去承受業的果報,不再造業,那麼原有的業,在這種修養下,就可以一個一個的清淨。就等於說,明珠的那些污垢就可以慢慢一點一點清淨掉。清淨的本義就是化解,要做到什麼程度呢?做到所有的污垢全都沒有了,也就等於說,所有的業都盡了,還有過去的業存在,佛性還是不能顯現。所以說,成就了阿羅漢,本身還有很微細的一些污垢存在,可見不要以為,「我成就阿羅漢了,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因為,迷惑的本身就是一種無明,無明就是業,只是這種存在的業是很微弱了,所以說阿羅漢還有微細惑,也就是還有非常微小的這些業存在,還是不究竟。
所以「眾生皆有佛性」,如果認定:「我本來就有佛性,我現在在修行辦道,我現在就是佛!」或是:「我開悟了,覺悟了,我的佛性就顯現了。」那有這麼容易!無始以來我們經歷了多少世?十、百、千、萬世?並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業?也不知道;必須要把這些業慢慢清淨!那麼依佛性而言,或者就明珠的本身而言,業就會少,少到可以很明確的顯示,像明珠,有光亮,至少你可以看得見了,可是,是不是看得完全透體呢?若還是朦朦的,像阿羅漢就是這種現象,佛性也是如此。所以如何證明「我的業究竟清淨了沒有」?!絕不是說,受了一些什麼報,業就應該已經清淨了。經典上有「自證」這種說法,自認為證到了結果,可是這種自證並不可信,那是自以為是,還必須要「證自證」,要證明自己所證的,如何證明?依於經典上所說,佛性顯現是什麼樣子?就像明珠完全透體顯現的樣子;事實上這情況,只有本身具備了修養才知道,而且這種修養,是在面對業的時候,去不斷的化解、化解,化解到,可以說業愈來愈少,甚至於少到剩那麼微乎其微的話,還並不表示佛性就完全顯現,為什麼?最多只是有了,譬如菩薩的樣子,或者像佛的樣子,並不是佛的圓滿結果。因為佛性,是完全透體,完全顯現,才是成佛的結果。從這理論上就可發現,道的成就有聲聞,從二十七賢位,到三向,到一果,進入到菩薩的願,還有十個等位;為什麼有這些差別?那就是從修養上來確定其成就的。但我們很容易誤會,進入什麼情況就自認為是現在佛,現在菩薩,或者菩薩再來,甚至是佛再來。
其實,菩薩再來,倒還比較容易,佛再來,幾乎不可能,為什麼?佛再來娑婆世界,是誰啊?經典上有記錄的肯定是彌勒菩薩,才是再來佛。你說你是再來佛,經典上從來沒有這種記載,沒有彌勒菩薩以外再來的佛。那為何說菩薩再來?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呢!因為菩薩在未入滅以前,或說還沒進入到寂滅、涅槃之前,看你的修養到達了什麼程度,譬如說,修養到達了七地,可以肯定,就有機會去兜率天。我們曉得乘願再來的菩薩,是他在娑婆世界修行辦道,到達某種修養,而他的願是確定:「要來去娑婆世界」,他如果沒有「要來去娑婆世界」的願,那即使已經有了七地菩薩的修養,他還是跟一般人一樣,要再投胎,而後再來為人繼續修養。如果有「生生世世來去娑婆世界的願」,才有機會去兜率天,成為補處菩薩的機會。
什麼叫做補處菩薩?補處菩薩不是補佛位,而是補菩薩位。補菩薩位就是說在這娑婆世界,必須要有菩薩修養的這些成就者,才能夠真正接引眾生,引度眾生,而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這個「補」是依願而來的,如果沒有這種願,連補處菩薩的機會都沒有。有很多人誤認為:「我的願,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為補處菩薩,然後再來娑婆世界」,那是不成立的!經典上很明顯的說,一定要去兜率天成補處菩薩,才有資格來去娑婆世界;所以去極樂世界,就沒有資格來去娑婆世界。很多人,也不是最近的時代,可以說幾百年來,都有這種說法:認為去西方極樂世界,成補處菩薩,再來娑婆世界接引眾生。在經典上,修行彌陀淨土的成就者,是西方三聖來接引,不是補處菩薩來娑婆世界接引,那就肯定只有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這三聖來接引修彌陀淨土的成就者去西方極樂世界,那補處菩薩來娑婆世界幹什麼?如果以度眾生來講,我們曉得弘揚彌陀淨土,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這些道理方法,不需要極樂世界的人來談,因為這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遺留下來的一些道理方法,告訴我們依於這些經典去修養,就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那這些補處菩薩,是由兜率天乘願再來的,乘什麼願?──生生世世來去娑婆世界。因為兜率天還是在娑婆世界之內,並未出離娑婆世界,也可說,還是釋迦牟尼佛以教主身弘揚道理方法的世界,不能跟極樂世界扯在一起,這一點我要特別強調。
剛剛談到妄想跟佛性,以明珠比喻佛性,無始以來那些污垢,把明珠完全掩沒了、蒙蔽了,我們如果說:每天唸佛、拜佛,每天做早晚課,誦經或是唸咒,用這類型的方法,認為明珠上的污垢就可以去掉了,那是不可能!為什麼?原來,明珠上的污垢是自己染上去的,不是別人染上去的;既是自己染上的,必須要自己去承受清洗、化解它的這種事實,不能藉別的方法,以為可以清洗那些污垢;為什麼佛性顯現不出來?是因為業而掩蓋,而那些業是要受因果感報的,受感報的就是一些事實,所以必須要去承受。只是藉唸佛、唸咒、誦經,做早晚課、做功德,藉這些所謂的方法,如何能讓業報清淨呢?曾經所做的任何因,必須要承受造作的果啊,唯有使果發出來,因才會消失,不受果,如何使因消失?
所以說清淨業,不是消除業,而是去化解業。如何化解?以一個人而言,如果不懂得佛陀的道理方法,隨著業轉,不只是受因果感報,因為在受因果感報時,會再造新的業;我們常說「舊業未了,新業又來了」,是什麼意思?因為在受果報時,歡喜也會再造業,不歡喜同樣也會再造業,為什麼?因為造作的本身,就是一個業因的完成。歡喜的造作,會有一個業因的完成,不歡喜的造作,還是有一個業因的完成;既有業因的存在,將來就要再承受它的果。學佛的人就不同,當業報來了,他歡歡喜喜去承受,讓業化解而清淨,原有的一個因果完成,就清淨了、就化解了,而且在承受的時候,不管歡喜或者不歡喜,他不會再造業了,久而久之,過去的業就一點點減少、減少,減少到最後完全沒有,那時佛性就顯現出來了。倘若不是個學佛的人,在面對果報時,不能做到不再造業,那就沒有機會顯現,為什麼?舊的業,受果報了,可是因為在受果報時,又再造業了,這些業將來還是要受啊!所以始終就是因因果果不斷,也就是業一直是──受果再造、受果再造,等於那些業因,舊的受報時,新的又再造了;那你想,佛性何時能顯現?!
大家不要忘了,現在談的是《圓覺經》──談圓覺之道,如何能圓滿的覺悟?這是一個大前提。譬如現在很多,不管是教也好、密也好,都強調要「莊嚴」,一切都要莊嚴,究竟把莊嚴擺在什麼地方?經典上說「莊嚴佛淨土」,不是莊嚴西方極樂世界咧!譬如做功德,布施、供養等所有的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莊嚴佛淨土,都把這佛淨土當成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西方極樂世界還需要你去莊嚴的話,那你還去幹什麼?它本來就已經夠莊嚴了,那莊嚴佛淨土是何義?是莊嚴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蓮台品位!假使你已經擁有了極樂世界的下品下生,今後你凡所有的功德都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提昇你的蓮台品位,那叫做莊嚴佛淨土。很多人把這誤解為,莊嚴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從文字上去看道理的話,可說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