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14百法-心所有法(九)

    「慳」就是慳吝,即吝嗇的意思,如果用口語說就是小氣。有人解釋為自私,其實不能與自私扯在一起,自私的人往往是偏於貪。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心所有法“隨煩惱”部分。“隨煩惱”已談了五個,現在談第六個「慳」。

「慳」就是慳吝,即吝嗇的意思,如果用口語說就是小氣。有人解釋為自私,其實不能與自私扯在一起,自私的人往往是偏於貪。「慳」是吝嗇、小氣,不僅僅是對別人,對自己都很小氣。為什麼講慳而不講吝嗇呢?要瞭解,「慳」在中國字的造字上就是內心的一種堅持,這是習氣所成。為什麼呢?譬如家裡環境本來很不好,從小耳濡目染,不管什麼東西感覺得來不容易,所以成長以後,會對自己所擁有的非常執著,對做什麼都會有一點捨不得,什麼都怕有所浪費,而心裡也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可是,一旦看到別人、聽到別人生活上的享受、快樂,自己畢竟也是人,同樣希望享受快樂,而享受快樂是要有所付出,可是「慳」已經成為一種習氣的話,就會什麼都捨不得,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慳吝,往往對待別人像對自己一般小氣,其實他並不是不理解自己小氣,事實上他也理解,那為何始終抱著「能省則省」的心態呢?這是已經成為習慣的心態,的確不容易改。所以關係到自己,也關係到別人,常常就會產生所謂的“隨煩惱”,就是看到別人,聽到別人,不管人家批評也好,自己對別人的一些感受也好,都會造成這種煩惱,但這種煩惱,是隨前面“六大煩惱”而發生的,如果要尋找的話,是屬於六大煩惱中所謂「不正見」裡的偏見,以及見取見。所以偏見跟見取見,很容易造成慳吝,會造成吝嗇、小氣這種習氣;這在過去的農業社會時代,人家也不會認為不好,可是佛法不以時代背景來說法,是以現實中人與人、人與事的關係來說法;好比以人生而言,不管於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佛法的基本條件都是講究離苦得樂,既然要離苦得樂,於是人依於自己的條件而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所謂的生活也好、養命也好,它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所以佛法通常不是刻意去「分別」而來說法,是用「認識瞭解」而來說法;在唯識學上,好比談到吝嗇、小氣這種現象,還是從「明了辨別」上去著手。為什麼?因為你這樣做,以自古的傳統來講雖然是美德,而事實上會造成“隨煩惱”。所以,這就是佛法對世間法的認識之差別。

其次再看「誑」,「誑」為什麼加個言字?於這種現象不以「狂」字而言,「狂」可以說不是心所有法,而心所有法,必須是在正常的前提下所形成的。「誑」可說是,造成身口意而使內心世界混亂所產生的一種心態。所以「誑」是以心態而言,這種心態,會發起言語上、行為上的作用;譬如不管是有沒有修行的人,或說有沒有修養的人,幾乎都免不了會有「誑亂」的情況,最明顯的是表現在什麼時候呢?就是以自我去跟別人做比較。為什麼以自我跟別人做比較,會產生「誑亂」呢?好比:「你好,我要比你更好」,或是「你能表現出什麼優良的一面,那我要比你更優良」就是這種現象。

「誑」為何說是「誑亂」呢?因為它是沒有條理,沒有次第,是隨心所欲而發出來的。所以,是自己去跟別人比較,不是因為別人的一些現象、行為而去感受,有所表現;是自己去跟別人比較而產生內心世界的亂象。舉例來說,譬如一個人文章寫得很好。要曉得,文章寫得好是件好事,可是寫的內容對社會人心造成的是傷害還是利益?!我們看很多的一些文字,不管是對人與事,甚至於社會問題、國家問題、世界問題,往往就用一種「誑亂」的心態去表現。譬如,有的總是自以為是,批評誰都不對,可是在批評時,表現這種誑的時候,其實他本身就是不安寧、很亂。如果他本身很平靜的話,往往表現出來,不會太過於感性,是比較理性的。所以「誑」是一種偏於感性的行為,人若太過於感性,的確就會亂,所以要保有一些理智,其實,就是不要造成一種誑亂。也就因為誑亂,才會造成“隨煩惱”。在六個根本“煩惱”的前提下,往往會產生很多不同的“隨煩惱”。

再看下一個,「諂」,這個字在唯識學如果以梵文來看,不是諂媚的「諂」的意思。這個字的本義應該是「吹毛求疵」的這種內涵,這涉及我常談的一個問題,一些經典往往年代久了,從梵文或巴利文譯為中文後,因為翻譯者本身對中國文字學上的認知有其差異,所以表現出來的,往往於梵文的本義會有一些出入。我們在此倒不要去批評什麼,只是說於人內心中,必然有的一些現象。       諂媚,也就是所謂的拍馬屁,討好人家。其實,用這種方式說,也沒什麼不對之處,只是我們要認識它真正的本義,其中包涵很廣,「諂」這個法相,要作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的話──就是用言語去表現使人家歡喜、痛苦;就是因為你的言語,引發人家喜、怒、哀、樂這種現象,才是這個法相的本義。譬如說,一個長官喜歡聽好話,所謂的耳根很軟,往往,你用這種言語引發別人對你產生好感,或是反感,都是屬於這範圍之內。

所以,我們常會看到言語的問題,可以使人家得到利益,也能造成很大的傷害,尤其「諂」法相的本義,往往有一個最大的傷害,是「信」的破壞,這不涉及自信,而只是以信來講,不是談自信,也不是談信心,或談信他,是談所謂的「信用」,「諂」最容易破壞這方面。有句話說「日久見人心」,如果,表現的言語不真實的話,雖然可以暫時得到利益,或所謂的討好或傷害,其實時間久了,的確,它對自己本身所造成的煩惱還不要緊,但對自己的未來所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則是非常持久的,這是我們必須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其次談「害」,講傷害或損害都可以。「害」是害人家還是害自己?其實不管是自己也好、人家也好,會造成傷害,可以說都是一種「人之常情」,常聽到這麼的話:雖然我沒這種意思,可是表現出的後果,可能就是一種傷害。譬如我們講一些很爽直的話,聽起來,這個人很坦率,心裡都不會存在一些狡猾、陰險,也就是說直通通的,可是以這講話的人而言,他最容易造成什麼呢?最容易造成他的自我意識,往往「我這都是為別人好」,可是他不會去想,既然是為別人好,為什麼人家聽了,反而認為不好是在傷害他?所以有時候,雖然自認是為人好,何不換種方式,使結果是好的!就不該有這種「害」的表現,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好,可是結果是不好,佛法中談「四攝法」,不是有「愛語攝」嗎?目的就是不要有任何的傷害!

即使我們有時候說「這個人罵人不帶刺」,雖然是句很平常的話,好像也是諷刺;其實要達到真正不是罵人而是幫助人,而中間又不會有害的這種言語或表情的話,的確很難。我們有時候一些話講出來,會說「我沒有惡意」或「我不是有心的」,其實已經來不及了,為什麼?已經造成傷害了。中國人有句話說:「與其造成傷害,還不如閉嘴」。當然,這話是世間人的話,以佛法來說,閉嘴的目的是什麼?其實「閉嘴」在佛法裡講,是一種修行的話,那是因為平常太喜歡講話,往往講出來都會造成傷害,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去禁語,這種禁語就跟閉嘴,在行為上是沒有差別,可是於意境上差別很大。所以談「害」不是說,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談「害人之心不可有」這很正當,佛法也是這種說法,可是後面加一句,「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話,其實,已經有了害的意了。所以「害」是從內心到身口意的表現,涉及到他人,因為心所有法,還是來自人與事的問題。

再看「憍」,往往我們寫憍,有的寫馬字旁,但一般還是寫豎心旁,為什麼不寫馬字旁呢?因為馬字旁的驕,是形容有名位的,所謂官員、將軍騎在馬上,那種得意忘形的驕。這裡談的「憍」呢?是從內心裡,自以為很了不起而產生的。所以在此談憍,就是一種傲慢。這種傲慢,是自認為自己很不錯,可是這種傲慢,如果只是在內心不表現出來的話,還不容易讓人家體會到你是憍。除非對方有一些修養,從你的眼神、表情可以去發現,事實上要發現也是不容易,我們看有些心態不太正的人,即使內心有什麼,可是他不形於色,你就沒有辦法理解,因為唯識學談的重點,是人本身的內心世界,就是所謂的心所有法,只是這裡談的,是依於六大“煩惱”而再引申出來;譬如「瞋」,如果自己不能接受,一定是否定別人,因為否定就會產生一些所謂的惡見,也就是不正見。好比說:他的程度比我低,居然是我的長官;他什麼也不會,他居然怎麼樣……,就會變成這種心態;或是:看他年紀輕輕的當什麼總經理、董事長?乃至冒出一句話:還不是因為他老子有錢,還不是因為他什麼的關係……。都用這種方式,於法相而言,這就是一種因「瞋」而產生「憍」的“隨煩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