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70期2012年9月刊
信佛,是開啟覺悟,是入佛之教;打從心底虔信佛陀的般若與菩提,像陽光能夠驅除愚暗;舉凡佛陀所遺留下來的,許多的甚深微妙之法,不僅欲虔信,更欲深入,撇開自己的依於業力所發起的任何自我意識。
/潛
千佛山雜誌每期的封面都有「信佛、學佛、可以成佛」這句話。
佛,指釋迦牟尼佛,是覺悟已圓滿成就的代表者。
信佛,就是信仰釋迦牟尼佛,也就是相信覺悟。
學佛,就是學習釋迦牟尼佛所有的道理和方法,也就是學行覺悟。
可以成佛,就是可成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也就是成就覺悟。
可知,相信什麼,學習什麼,一定可以成就什麼,就像學生和老師,老師教學生知識或道理與方法,便可以成就知識,成就道理與方法。
師父在《禪的語絲》一五三則謂:「信佛、以覺悟為前提。學佛、以戒定慧為依皈。成佛、以解脫自在為證果。」
所以,信佛,是開啟覺悟,是入佛之教;打從心底虔信佛陀的般若與菩提,像陽光能夠驅除愚暗;舉凡佛陀所遺留下來的,許多的甚深微妙之法,不僅欲虔信,更欲深入,撇開自己的依於業力所發起的任何自我意識。
因此,信為菩提道果的緣起,是學佛行者的道糧;可以肯定信的建立,來自「心」的運作,於心起信,於心修正,於心堅持,都是圓滿「信」的建立;也就是於信的效益,務期成為覺悟修養的支柱,與智慧培育的力量。
如何學佛呢?必須正勤精進,篤踐佛陀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於戒,是禁制,是正順解脫之道,於身口意有犯的時候,藉戒律而做到不犯的行為。於定,是正受,入三摩缽提,修奢摩他(止),行毘婆舍那(觀),面對行為造作之時而不亂,突破諸散漫的行為。於慧,是圓融,要修養解行,乃能突破諸愚癡的行為;慧,梵語為般若,般若波羅蜜(慧的方法)是眾諸波羅蜜之母,唯有具足大般若,才能成就大菩提。
可知,三無漏學不僅是佛法的主流,而且,肯定於學佛的人,可以入於無漏(圓滿),以至於完美零缺點。總之,戒定慧是學佛的三大中心課題,初學,可以調適身口意,突破諸造作之業;深入,可以突破自我的計較和執著,建立正知正見;增上學,可以清淨道業,饒益眾生;最後,須入正等覺而圓滿無學,方稱學佛的究竟。
但是,人是一種擁有無窮煩惱的動物,像一座山,擁有太多的事與物,因此免不了一生中為煩惱要耗去最多的時間。學佛行者也是人,同樣不能避免煩惱的纏縛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經歷佛法的熏習,多了一份觀察和分析,面對煩惱去體認:
如果,從來沒有造作任何的業;那麼,現在就不會承受如許困擾的苦樂。可是,既然已經來到這世界,無數的業力,伴著受報的色身,如影隨形般緊跟不捨。舉凡善、惡、無記的種性,是非、對錯、好壞、美醜、貧富等的差別相,無不是業力之所成;除非,所有一切業報清淨,才能使世界六道眾生一切虛空。可是,有情眾生緣起於愛,因愛而貪欲生;所以,問題仍在於「人」,有人就避免不了愛和貪欲,業的造作,也就相應而發生!因此,佛陀集般若而有菩提,轉業力而化之為道力;其旨趣,即在調理人的身、語、意,出離諸業作,致力於道行。又有人就必然關係事理,任何時節因緣,免不了涉因及果;因生果受,是不變的定律,人因之而有是非的發生。佛陀制戒,闡明作因受果,但能身、語、意之戒行莊嚴;則凡是非之事與理,即能迎刃而解,入於寂靜。
學佛行者,是淨業行人,也是修道之人。眾生有業,佛法有道;業是日昨所造作,道當今天修習;轉業成道,乃是學佛者的大前提。佛陀說「業中有道」,煩惱是業,菩提是道;務期轉煩惱而成菩提,面對煩惱,藉著認識、了解而於其中發現菩提。人會迷惑於聲色,發起貪瞋癡慢見,隨之情識分別,陷入無盡無明煩惱。聲色乃人世間的現實之相,是人不可避免的,而且與聲色也脫離不了關係;但迷惑與否,則在具有主宰的力源是業力或是道力?力源分別有業與道的不同,從分別中去選擇,先必須認識業與道的效用,比較業與道的利與害之後,選擇的結果必須是不傷害,是饒益的。因此,面對聲色,是迷,其力源是業;是覺,其力源是道。聲色於學佛行者,是否具足修養?確立於業的力源則隨業轉;反之,是道的力源則轉於業。所以,修養道的力源,圓滿功德,即可轉煩惱而成菩提。
總之,信佛,要學佛,才有機會成佛;如果只信不學,那只是依賴,只是個佛教徒 如果學佛只希望簡單、快速,那是很大的障礙,譬如修彌陀淨土,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去嗎?彌陀淨土法門提出許多法要,必須要理解佛法之所在,才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外,學佛不是學人,不能動不動就是祖師、大師、長老說,所謂祖師、大師、長老是善知識,是去親近他所學的菁華,縮短學習的時間,得到利益才是目的,而不是學那個人。善知識但具導引與啟迪的功能,依其先進,早有心得,乃學佛行者參訪的對象;即使是「師」之位,仍須仰諸佛法,信學佛之教誡,以解脫生死之道,入於涅槃寂靜,才是正知正見,正道的信學行者!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及時信佛,信而去學,必能有所成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