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世界成就品第四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徧觀察一切世界海,一切眾生海,一切諸佛海,一切法界海,一切眾生業海,一切眾生根欲海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3期2012年12月刊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徧觀察一切世界海,一切眾生海,一切諸佛海,一切法界海,一切眾生業海,一切眾生根欲海,一切佛法輪海,一切三世海,一切如來願力海,一切如來神變海;如是觀察已,普告一切道場眾海,諸菩薩言:

佛子!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議。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不可思議。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不可思議。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不可思議。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議。顯示一切如來無量願海智不可思議。示現一切佛神變海智不可思議。轉法輪智不可思議。建立演說海不可思議。清淨佛身不可思議。無邊色相海普照明不可思議。相及隨好皆清淨不可思議。無邊色相光明輪海、具足清淨不可思議。種種色相光明雲海不可思議。殊勝寶燄海不可思議。成就言音海不可思議。示現三種自在海、調伏成熟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勇猛調伏諸眾生海、無空過者不可思議。安住佛地不可思議。入如來境界不可思議。威力護持不可思議。觀察一切佛智所行不可思議。諸力圓滿、無能摧伏不可思議。無畏功德、無能過者不可思議。住無差別三昩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清淨自在智不可思議。一切佛法、無能毀壞不可思議。

釋    疑

    不可思議:說理深妙,論事奇特,不可以自我心思而論議之謂。

經中說二十九種不可思議。概括的說,不外世界、眾生、業力、色相、音聲、佛力、功德、清淨、自在、神變等不可思議之事法。

雖然,《增一阿含經》中所說:世界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力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略有不同,其對象在聲聞乘人;但《大智度論》中說五事,謂眾生多少、業力果報、坐禪定力、以及龍力與佛力等,其對象是菩薩,仍歸是稍有差異。

由此可見,八十華嚴,普示人間有情眾生,說更多不可思議事,其主體性並未遠離事法。

經    文

如是等一切法,我當承佛神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故,具足宣說,為令眾生入佛智慧海故。為令一切菩薩、於佛功德海中得安住故。為令一切世界海、一切佛自在所莊嚴故。為令一切劫海中、如來種性恒不斷故。為令一切世界海中、顯示諸法真實性故。為令隨一切眾生無量解海而演說故。為令隨一切眾生諸根海、方便令生諸佛法故。為令隨一切眾生樂欲海、摧破一切障礙山故。為令隨一切眾生心行海、令淨修治出要道故。為令一切菩薩安住普賢願海中故。

釋    疑

    承佛神力,及一切如來威神力,是說如下妙法,依教信受,具足宣說,等同諸佛如來演音開示。言:

1、入佛智慧。2、佛功德安住。3、佛自在莊嚴。4、如來種性不斷。5、諸法真實性。

如是知見,隨一切眾生深解,而且隨其不同根性,悉能令生不同相應之佛法;因為,關係一切眾生所樂欲、而能摧破一切障礙,何況於一切眾生的心行,必須是清淨修治,獲得離苦得樂的主要大道!

云何是主要大道?即是安住普賢願海!

經    文

是時,普賢菩薩,復欲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故。令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故。令生廣大真實信解海故。令淨治普門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賢願海故。令淨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令增長普照一切世間藏大慧海故。令生陀羅尼力持一切法輪故。令於一切道場中、盡佛境界悉開示故。令開闡一切如來法門故。令增長法界廣大甚深一切智性故。即說頌言:

智慧甚深功德海  普現十方無量國

隨諸眾生所應見  光明徧照轉法輪

十方剎海叵思議  佛無量劫皆嚴淨

為化眾生使成熟  出興一切諸國土

釋    疑

    法界增長一切智性,開示一切如來法門,於一切道場中,開示諸佛境界;是時、普賢菩薩,為令道場與會海眾,悉皆歡喜;能增長一切法的愛樂,而且信解真實。能令清淨修治,於普門法界藏身,安立普賢願海。於清淨修治中,進入三世平等智眼,增長大慧。

陀羅尼:總持一切法,能轉大法輪;作持悉增長,善法起力用。

故說佛智甚深,功德如海廣大,可以普現十方無量國土,隨眾生而應現,在徧照光明之下轉法輪;如是十方剎土,不可思議之功德,是佛於無量劫修治莊嚴清淨而來,方能化導眾生信解、逐漸成熟。

經    文

佛境甚深難可思  普示眾生令得入

其心樂小著諸有  不能通達佛所悟

若有淨信堅固心  常得親近善知識

一切諸佛與其力  此乃能入如來智

釋    疑

    聲聞乘人,耽樂小法,獨善其身,執著有為法,所以不能通達佛所悟之境界;若菩薩法能嚴淨信受,堅固信心,首要在親近善知識,承佛威神之力,必能悟入如來大智境地。

    樂小者:灰身滅智,耽著空寂;以四諦為教體,八正道為規範,是小法行人所樂意者。

經    文

離諸諂誑心清淨  常樂慈悲性歡喜

志欲廣大深信人  彼聞此法生欣悅

安住普賢諸願地  修行菩薩清淨道

觀察法界如虛空  此乃能知佛行處

釋    疑

諂誑之心,表裡相違;慈悲之性,利樂彼此。普賢弘願,行菩薩道;諦觀法界,如虛空藏;嚴持清淨,即是佛所行處。

經    文

此諸菩薩獲善利  見佛一切神通力

修餘道者莫能知  普賢行人方得悟

眾生廣大無有邊  如來一切皆護念

轉正法輪靡不至  毗盧遮那境界力

釋    疑

學行覺悟的人,能見佛之一切不可思議之通力;佛道以外,其他各道,難知難見。不過,如來護念廣大無邊眾生,轉正法輪,無所不至;此也是毗盧遮那佛,如日光照,徧一切處之饒益功德力。

經    文

一切佛剎入我身  所住諸佛亦復然

汝應觀我諸毛孔  我今示汝佛境界

普賢行願無邊際  我已修行得具足

普眼境界廣大身  是佛所行應諦聽

釋    疑

佛剎入身,莊嚴其體,如佛心中坐;徧一切微細處,悉能現諸佛境,普賢行願得具足,是佛所行之修治,放眼普觀,無所不在,當認真聽受。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大眾言:諸佛子!世界海有十種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已說、現說、當說。何者為十?所謂世界海起具因緣。世界海所依住。世界海形狀。世界海體性。世界海莊嚴。世界海清淨。世界海佛出興。世界海劫住。世界海劫轉變差別。世界海無差別門。

釋    疑

說世界海十事:

起具因緣──物之所生,親與力用為因,疏與力作為緣;也就是說,親種性為因,疏作持為緣,因緣和合,則諸法生。

所依住──親種性,所依各別,如不同種種子的性質;所依住,有因緣出興,必和合而有。如器世界,業共世界。

形狀──器世界,猶言物質世界,是色塵所聚;有方位,有動靜,具成、住、壞、空之相。法世界,猶言精神世界,是諸法所聚;有層級,有深淺,具生、住、異、滅之相。

體性──實體之性,物器各殊;色塵聚合成體,其體各具性質,各具意義。如地獄世界,極苦無量;復極樂世界,法音所成。

莊嚴──其世界,各具端莊威嚴;如色塵世界,法相世界,人為裝飾世界,自然天成世界等。

清淨──無垢穢,無煩憂,無諍鬦,無諂誑,無名聞利養,無惡無劣,無有傷害;如虛空不染,如水體性,是真清淨世界。

佛出興──佛出世,興善法,示解脫道;開如來十力之智用,饒益有情眾生;無佛世界,如六道中之三塗,邊陲漠原之苦力,山區海域之部落,以及不信佛法、諸類邪魔外道等世界。亦如《祖庭事苑》中所說:

「有佛出世龍天喜

  無僧說法鬼神愁」

劫住──劫為分別時數,說久遠之時節,於一作因至一受果,關係時數不定,感報不定。於世界而言:涉及有情眾生,自成劫至壞劫,住此世界之一期劫相。

劫轉變差別──說器世界,共業所成;於時數,溯源久遠,即長時之存在現象;言轉變差別,有壞劫、成劫、中劫、大劫時之世界,轉變時數不同。如蚊蠅蚖蚋,一期受報時數極短,又如人等五道和天主、天王、天神等,為時有數月、數十,或百、千、萬等一期生死的差別世界。

無差別門──器世界,自成劫,住劫,壞,空劫之流程,總在循環不息之運轉中;有情眾生於此世界,一期生死之劫數,自生劫,住劫,異劫,滅劫之差別相,總在六道中輪迴。因此,說劫世界,分別色塵與色法的不同;但無論成、住、壞、空或生、住、異、滅之轉變差別,始終不離分別時數,或短暫,或長遠,於過程流轉之理諦,實際上無有差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