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三昩品第三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承佛神力,入於三昩;此三昩名、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虛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出生一切諸三昩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十方所有諸安立海,悉能示現,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顯示如來諸大願海,一切諸佛所有法輪,流通護持,使無斷絕。

        釋    疑

    普賢三昩: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觀諸法實相之理諦,懺悔六根之罪障。

如何是諸法實相?

真如法性,華嚴說中諦。於法界,以理事融通,為根障,作因受果,是實相之事;能融通,出苦海,入涅槃寂靜,是法性之理。

安立:意謂設施,喻差別名言。如:善法功德,安立福報。又如:轉妙法輪,安立諸法平等。

佛力解脫:言如來十力,解脫無明妄惑;十力,即言如來十種智力。

    經    文

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此三昩;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微細無礙廣大光明,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皆亦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

    釋    疑

菩薩所入,盡此法界虛空界中,及十方三世微塵數之無礙智光,皆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是普賢三昩境界,亦是諸佛如來藏身三昩境界。

    經    文

爾時,一一普賢菩薩,皆有十方一切諸佛而現其前,彼諸如來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入此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菩薩三昩。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本願力故,亦以汝修一切諸佛行願力故;所謂能轉一切佛法輪故,開顯一切如來智慧海故,普照十方諸安立海悉無餘故,令一切眾生淨治雜染、得清淨故,普攝一切諸大國土、無所著故,深入一切諸佛境界、無障礙故,普示一切佛功德故,能入一切諸法實相、增智慧故,觀察一切諸法門故,了知一切眾生根故,能持一切諸佛如來教文海故。

    釋    疑

如來藏身菩薩三昩:佛身具足,即如來藏身,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之佛身,亦謂功德聚身。此言菩薩三昩,即普賢三昩。

如來本願:以初發之願為根本,是本願。如四十八願,是彌陀如來之本願,如十二大願,是藥師如來之本願。遵此本願而力行,圓成願力世界;接引眾生,普利群命者。

如來智慧:佛智圓明,通達總相與別相,化解見惑和思惑,能斷一切業種及道種之法;亦即能觀察,可照見一切法之實相理諦者,是如來明妙之智慧。

諸佛境界:依其真如妙智,本來清淨,常住實相,量等虛空;無生無滅,不遷不異,明淨無增減,正智如如,即諸佛之境界。

如來教文:即是佛所演教之文句,涵蓋了文身及句身;簡明的說,就是如來所教,每一段文字句法,亦作經文;經、就是途徑,如菩提大道之途徑。

經    文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即與普賢菩薩摩訶薩,能入一切智性力智,與入法界無邊量智,與成就一切佛境界智,與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智,與知一切眾生界廣大智,與住諸佛甚深解脫、無差別諸三昩智,與入一切菩薩諸根海智,與知一切眾生語言海、轉法輪詞辯智,與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與得一切佛音聲智;如此世界中,如來前普賢菩薩,蒙諸佛與如是智,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一一塵中所有普賢,悉亦如是。何以故?證彼三昩,法如是故。

    釋    疑

一切智性力智:知諸法實相之總相,了達差別相之方便;亦即說「於法能入,於相所入」,知智性之力用,關係理之總相,尚有事之差別相。

入法界無邊量智:入法界之理,上根者破無明,中根者十回向畢,下根者住初地位;分別增上,入法界無邊無量之智。

佛境界智:諸佛自證真實境,入不思議法界,無礙莊嚴之功德聚地。

世界成壞智:世、三世遷流。界、四方八面。一切世界,有成有壞;有情眾生,依止之處,亦名世間,亦謂剎土;深入認識之智。

眾生界廣大智:即地獄、鬼、畜生、人、阿修羅、天等六凡;以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世界;除佛世界,其餘九世界,皆為眾生世界。

無差別諸三昩智:正心行處,息慮不散;止諸緣境,凝聚意念,是三昩,名正受,亦名正定;是解脫之道,廣及百八,名字各異,旨趣相同,故說無有差別。

菩薩諸根智:菩薩,於因位,凡諸修行覺道者;說果位,已經成就的覺道;此說菩薩諸根,但指因位行者,各具根性,所修治之佛法,當取相應者是。

語言轉法輪詞辯智:世間語言所說,悉皆有為法;如來語言,知有為,結使束縛,不得自在,是諸業作之因;為令出離,說解脫道,還諸本來,所成就之法性無為。如是詞辯,是如來以眾生語言,開示解脫道法;從有為而入無為的自在之境,是以語言轉法輪詞辯之智。

入法界一切世界身智:世界身,說欲界、色界、無色界,安立於六趣境地;於法界,開示器世間,包含物質(色塵)和精神(色法)以有情眾生為主體,業與道的因果律,和因緣法的事理,相互間、其總別之實相義。

一切佛音聲智:如來說法時,有以光明而作,有以嚴飾而顯;而音聲開示之時,於諸法會中,使用機會最多。

    經    文

是時,十方諸佛,各舒右手,摩普賢菩薩頂;其手皆以相好莊嚴,妙網光舒,香流燄發;復出諸佛種種妙音,及以自在神通之事,過現未來一切菩薩、普賢願海,一切如來清淨法輪,及三世佛所有影像,皆於中現。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為十方佛所、共摩頂;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一一塵中,所有普賢,悉亦如是,為十方佛之所摩頂。

    釋    疑

摩頂:佛為囑付弟子,延續大法,舒右手摩其頂,表莊重嚴肅之儀式;另具授記摩頂之意,是如來轉法輪殊勝之法儀。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即從是三昩而起;從此三昩起時,即從一切世界海微塵數三昩海門起。所謂從知三世、念念無差別善巧智三昩門起,從知三世一切法界、所有微塵三昩門起,從現三世一切佛剎三昩門起,從現一切眾生舍宅三昩門起,從知一切眾生心海三昩門起,從知一切眾生各別名字三昩門起,從知十方法界處所各差別三昩門起,從知一切微塵中、各有無邊廣大佛身雲三昩門起,從演說一切法理趣海三昩門起。

釋    疑

三昩:於梵語正音,應作三摩地;準此,當知「三昩」不可言「三昧」。

三昩門:門、如法門,方便門,解脫門等,是說種種三昩,一一差別;譬如房舍宅第中之門,有大門、邊門、後門,以諸房門使用之途,其門名各有差異;又如現世,門的材質,有木、銅、鋁、鐵、鋼等的不同;說三昩門,亦復如是。

經    文

普賢菩薩從如是等三昩門起時,其諸菩薩,一一各得世界海微塵數三昩海雲,世界海微塵數陀羅尼海雲,世界海微塵數諸法方便海雲,世界海微塵數辯才門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修行海雲,世界海微塵數普照法界、一切如來功德藏智光明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諸力智慧無差別方便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一一毛孔中各現眾剎海雲,世界海微塵數一一菩薩、示現從兜率天宮歿、下生成佛、轉正法輪、般涅槃等海雲;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從三昩起,諸菩薩眾獲如是益,如是一切世界海、及彼世界海,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悉亦如是。

釋    疑

    世界海:世、說時間,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時,遷流變化之義。界、說空間,包括四方、八面、上下等範圍。海、廣大無邊,以及深遠之義。概言之:世為遷流,界即方位。

微塵數:喻極微小,像塵埃之顆粒,其數不可計量之義。

海雲:廣大雲集,不定數之喻說。

經中說,三昩、陀羅尼、方便、辯才、修行、功德藏智光明、智力無差別方便、眾剎、下生成佛、轉正法輪、入涅槃等法門及現象,悉從普賢菩薩之三昩中發起,其主旨在饒益一切修治覺悟之道的眾生,其殊勝不可思議。

經    文

    爾時,十方一切世界海,以諸佛威神力,及普賢菩薩三昩力故,悉皆微動;一一世界眾寶莊嚴,及出妙音,演說諸法。復於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海中,普雨十種大摩尼王雲。何等為十?所謂妙金星幢摩尼王雲。光明照曜摩尼王雲。寶輪垂下摩尼王雲。眾寶藏現菩薩像摩尼王雲。稱揚佛名摩尼王雲。光明熾盛、普照一切佛剎道場摩尼王雲。光照十方種種變化摩尼王雲。稱讚一切菩薩功德摩尼王雲。如日光熾盛摩尼王雲。悅意樂音、周徧十方摩尼王雲;普雨如是十種大摩尼王雲已,一切如來諸毛孔中咸放光明,於光明中而說頌言:

    普賢徧住於諸剎  坐寶蓮華眾所觀

    一切神通靡不現  無量三昩皆能入

釋    疑

    十種大摩尼王雲:摩尼,引珠寶,喻離垢清淨,光明如意之義;十種摩尼王,雲集如來眾會道場;如說摩尼六輪相,表十信,十念,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此說十種相境,述說如來眾會道場中,殊勝相境,源自諸佛神威之力,以及普賢菩薩三昩之力,具如是修養功德而成就之。

經    文

    普賢恒以種種身  法界周流悉充滿

三昩神通方便力 圓音廣說皆無礙

一切剎中諸佛所 種種三昧現神通

一一神通悉周徧 十方國土無遺者

如一切剎如來所 彼剎塵中悉亦然

所現三昩神通事 毗盧遮那之願力

釋    疑

    神通方便:神通源自修養,方便嚴淨善巧;神通是作用,方便是手段。三昩的修養,可以興發神通作用;善巧的智慧,運持方便的手段,可以完成弘大的願立。

普賢三昩的修行功德,是如此;毗盧遮那佛的願行,亦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