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十三集(下)

我們曉得思惟、住持如果與生死跟道沒有關係,那就是世俗人。面對現實世間的一切法能夠從思惟、住持,從世間法裡顯現出道來,就談得上是一個修行人。所以修行是去調理身體、言語、意念的行為。這三者如果調理得好,於心念完成的五蘊的想蘊就完全不一樣。所以看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不是著眼在他懂得多少道理,即使會講經說法也不表示就真正有修養。修行是看身口意的行為有沒有調理好?很容易從一個人的心念表現出來,就是意念與心念相應到達想蘊的表現。而且不只是一個想蘊,可能進入到非想甚至非非想的境界。

常說修養要能表現出來才叫做修養,否則最多只是一種存在的現象,以世間法而言,頂多說他是個好人、是個正派、善良的人如此而已。以中國佛法而言,菩薩的心境真正要具有慈悲喜捨的修養,是要經過六波羅蜜的修養而來,談六波羅蜜又離不開身口意,因此六波羅蜜就是修養身口意的行為,由修行轉變為修養,具備了“想”的調理,自然“行”跟“識”就不一樣了!重點就在於「正思惟」,只是經典上沒有提到"正"這個字,但問如何思惟?如何住持?我們就了解原來人人都有思惟,這是不能否定的,也不能認為妄想雜念就不是思惟。問題在於與“道”有什麼關係?跟生死又有什麼交涉?畢竟學佛講究的是了生脫死,從“了生”可以知道,明瞭一生種種身口意的行為,去修正,使不好的轉變為好的,好的要能更好!不能做到這一點就等於沒有修行,又那裡談得上修養?

修養很簡單,就是能表現出來的,而修行呢?是自我約束、自我調整。可是一般人的表現修養,其中並沒有修行。佛陀說法初始說聲聞法,其實就是說修行,然後慢慢提昇為菩薩法,還是修行,但是菩薩也好、聲聞也好,聲聞是管自己,菩薩除了自己還要幫助更多的人,就關係到修養了!雖然聲聞行者、菩薩行者都是修行者,可是表現出來的都涉及到修養。常說發菩薩心、行菩薩道,就必須要有修養的表現,不然發什麼菩薩心、行什麼菩薩道?再說菩薩行、菩薩道是以什麼為宗旨?表現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慈悲"兩字;如果所有的表現都不離於慈悲,你就有了菩薩的修養。然後慈悲還要搞清楚,是自己具備的能力智慧,能去幫助別人才叫慈悲,不是靠別人來幫助你。所謂拔眾生苦、與眾生樂,甚至要達到「無緣慈」、「同體大悲」,須具有相當的修養才行,如果修養不夠深厚,會去分別“有緣”、“無緣”,人與畜生,甚至親疏關係的分別。談修養,具足菩薩成就的條件才真正做到“無緣慈”、“同體大悲”,否則即使表面表現慈悲的行為,那還是有限的!

因此建立思惟並不是問題,要怎樣建立"正思惟"才重要。思惟人人都會,我一直強調怎樣去調理、去著手!其實講了許多還只是談到如何思惟、如何住持而已,其中要把握的是思惟的重點,它是意念跟心念完成,想蘊顯現的時候,當下要去調整、調理與修養,為什麼?因為五蘊的變化作用是一氣呵成,馬上就完成一個想蘊,想蘊又是依於色、受而想、而行、而識完成。然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修行者,可由“想”轉變為“非想”以至“非非想”,這是以思惟而言。那住持呢?關係到我們思惟,依存在的現象,怎樣去行為?就涉及身口意怎麼樣去修行,使行為端正當然偏差、錯誤、傷害、缺點就會愈來愈少,最後是修養的完成;以上就是如何思惟、如何住持!要知道怎麼去思惟,就必須把握"住持"二字,否則問「如何思惟」:「我想當住持!」那一口氣就完了。

通常經典上一些名詞跟它的法義有很大關係,如果不了解法義,只從名相確定,那就很容易錯誤。譬如前面的經文談到“離”,離通常指遠離,什麼是遠離?不是逃避、就是害怕;離真正講是“出離”,有突破的意思。而且出離、突破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必須不斷修養慢慢形成,絕不是一個問題突破之後就永遠沒有問題了,因為不同的問題涉及不同的道理與方法,要一一去突破,又關係到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可見修行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常說懂得道理好修行,講經除了講道理還要能說明法義,明了法義才有下手處去修行成為修養,肯定有羅漢的成就,有羅漢的修養,菩薩十地到達那一地就是那一地的修養,可見菩薩的修養還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具有什麼樣的修養其實還只是一個概念,真正到達什麼樣的境界才能肯定有什麼樣的修養。

這是修行與修養要能辨別的地方,它關係到思惟,思惟又關係到住持,因此佛法一談法義就涉及到道理方法,與因果關係、因緣法則,絕不是單一的。

四禪八定中有想、非想,其實“想”與“非想”就是一般講的“有想”、“非想”。"有想"其實就是“想”, "有"字是多餘的。“想”,每個人當然都有想,至於想、非想、非非想,是一個修養的層次。從想的修養進入到非想,最後到達非非想的修養,這種境界完成的結果就是聲聞三向一果或菩薩十地,就可以肯定了,這一段經文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