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6期2013年4月刊
或以摩尼成 普放日藏光 珠輪以嚴地 菩薩悉充滿 有剎寶燄成 燄雲覆其上 眾寶光殊妙 皆由業所得
經 文
或以摩尼成 普放日藏光
珠輪以嚴地 菩薩悉充滿
有剎寶燄成 燄雲覆其上
眾寶光殊妙 皆由業所得
釋 疑
日藏如太陽,寶燄如火星;以摩尼喻光明之相,以菩薩說眾生之相;如是世界,共業所生。
經 文
或從妙相生 眾相莊嚴地
如冠共持戴 斯由佛化起
或從心海生 隨心所解住
如幻無處所 一切是分別
釋 疑
眾相莊嚴,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是妙冠,眾生共有,乃修行覺道者之功德利益;亦如佛世尊,化現沙界,所生之莊嚴寶相。
云何世界,從心海生?
謂:從心念起,精神作用;如願力,或業力,或功德力,或道力等。
經 文
或以佛光明 摩尼光為體
諸佛於中現 各起神通力
或普賢菩薩 化現諸剎海
願力所莊嚴 一切皆殊妙
釋 疑
摩尼光,喻智慧之光;常說「佛光」,即言佛世尊修得圓滿之智慧,成就光嚴妙覺之證果;故依此義,謂諸佛於中現,各顯不可思議、神威無礙之力用。復次,言普賢菩薩遊化之世界,是莊嚴的願力世界;所顯現世界之體相,一切都是殊勝美妙的。
經 文
爾時,菩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種種莊嚴。所謂或以一切莊嚴具中、出上妙雲莊嚴。或以說一切菩薩功德莊嚴。或以說一切眾生業報莊嚴。或以示現一切菩薩願海莊嚴。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莊嚴。或以一念頃示現無邊劫神通境界莊嚴。或以出現一切佛身莊嚴。或以出現一切寶香雲莊嚴。或以示現一切道場中、諸珍妙物光明照耀莊嚴。或以示現一切普賢行願莊嚴。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釋 疑
莊嚴:莊重嚴肅。或謂端莊嚴飾。
世界莊嚴:以善妙美好之物裝飾佈置者。或以智慧法身、福德依身而莊嚴者。究竟實義,不外兩大類:一是體相。一是法義。
體相:以世俗珍寶,嚴飾剎土,是器世界莊嚴。
法義:以佛智慧,嚴飾行人;以福德身,嚴飾根基。是法世界莊嚴。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廣大剎海無有邊 皆由清淨業所成
種種莊嚴種種住 一切十方皆徧滿
無邊色相寶焰雲 廣大莊嚴非一種
十方剎海常出現 普演妙音而說法
釋 疑
云何清淨業?
業為垢染,是道的障礙,於國於眾生,共同作與受;若使安住莊嚴,首在清淨一切業。所說清淨,即說莊嚴;於表相,寶燄雲集,但莊嚴之色相,非只一種;於諸剎土中,經常有妙法之音開示眾生,十方法界,亦常出現,為徧及普演故。
經 文
菩薩無邊功德海 種種大願所莊嚴
此土俱時出妙音 普震十方諸剎網
眾生業海廣無量 隨其感報各不同
於一切處莊嚴中 皆由諸佛能演說
釋 疑
菩薩大願,行願成功德。
眾生造業,作因受果報。
妙音震十方,諸剎悉莊嚴。
業海得清淨,全賴佛演說。
是以,菩薩原為眾生,乃淨業向道;眾生成菩薩,學佛復行願;為十方世界,處於莊嚴中,皆由諸佛能轉妙法輪故。
經 文
三世所有諸如來 神通普現諸剎海
一一事中一切佛 如是嚴淨汝應觀
過去未來現在劫 十方一切諸國土
於彼所有大莊嚴 一一皆於剎中見
釋 疑
云何一切事中一切佛?
事者、作為義。此言佛、覺悟義。
凡一切作為中,皆有覺悟的機緣;故說應作如是深入的認識(觀義)。尤其是,必須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如來,具足神通,普現十方世界,無不是如此圓成大莊嚴功德者。
經 文
一切事中無量佛 數等眾生徧世間
為令調伏起神通 以此莊嚴國土海
一切莊嚴吐妙雲 種種華雲香焰雲
摩尼寶雲常出現 剎海以此為嚴飾
釋 疑
一切作為中有覺悟的機緣,其數無以計量,勉強比量的話,就像世間徧滿眾生那樣多;不過,欲令國土與眾生悉皆莊嚴,必須有調伏之道,發起神威之通力。
言國土莊嚴,仍須清淨嚴飾。
說眾生莊嚴,則在願行功德。
因此,調伏之道,在言眾生如何莊嚴;嚴飾清淨,在說國土如何莊嚴;此中不可但取國土嚴飾,少了調伏眾生之道!
經 文
十方所有成道處 種種莊嚴皆具足
流光布迥若彩雲 於此剎海咸令見
普賢願行諸佛子 等眾生劫勤修習
無邊國土悉莊嚴 一切處中皆顯現
釋 疑
成道處,凡十方如來,從菩薩位,究竟萬行,而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的地方,也就是諸佛成道之處;是處具足種種莊嚴,如流光徧布,有若彩雲,於成道處都能看見。如此實相之莊嚴,顯示普賢菩薩行願的效力作用;同時示意諸佛子,如此莊嚴殊勝,源自精勤修習所至。而且勤修的時間,非一朝一日,所費非常之多,多到像相等的眾生那樣多;若能如是,則無邊十方國土,悉如是莊嚴,於一切處之國土中,都能明顯的展現。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清淨方便海。所謂諸菩薩親近一切善知識同善根故。增長廣大功德雲徧法界故。淨修廣大諸勝解故。觀察一切菩薩境界而安住故。修治一切諸波羅蜜悉圓滿故。觀察一切菩薩諸地而入住故。出生一切淨願海故。修習一切出要行故。入於一切莊嚴海故。成就清淨方便力故。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釋 疑
清淨方便:以通達於眾生利樂之方法,便於遠離過失,不為垢染之行為,終究悟入真如之大道者,即謂之清淨方便。
同善根:相契應、趣同歸,無違理法之知識經驗者;源自身語意之善性,堅固不拔,能不貪、不瞋、不癡,且生道(菩提)果者。
波羅蜜是法:能解復能行,得出離眾苦,究竟常樂之饒益者,方稱諸波羅蜜悉圓滿。
諸地入住:菩薩十地位階,有入有住之差異。如十地三位三階:初地入四地,是變化位。住四地入七地,是提昇位。住七地入八地以上,是增上位。所謂三階:初地至三地,於覺是始發階段。四地至七地是等同階段。八地至十地是佛鄰階段。唯八地已決定不退不動之境界,卻住虛空;必須入識處,色我清淨,法我無礙方便善巧,方是住八地增上九地之位。
淨願:立願無私,梵行捨我;或建立世界,或嚴淨國土,或普度群命,依佛教法,信受奉行者,所立之願,方謂之淨願。
出要行:出離生死之要道,所秉持的修治行為;也就是出業作之要果,行菩提道之修因。即所謂:是日已過,如少水魚;為生死苦,當前要事,務求出離,正勤修治。
經 文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剎海諸莊嚴 無數方便願力生
一切剎海常光耀 無量清淨業力起
久遠親近善知識 同修善業皆清淨
慈悲廣大徧眾生 以此莊嚴諸剎海
釋 疑
方便願力,莊嚴剎海,入達光明普照之境,唯有清淨無始業作;欲清淨業,當長久親近善知識。共善知識則能修菩提道法,修菩提道法,則知善業亦須清淨;如是知解,如是正行,則可以普徧拔除眾生之苦,予以眾生之樂;故說以此莊嚴功德,則能莊嚴諸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