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4期2013年12月刊
再來談一個問題,垢與幻怎麼去把握?以最平常的方式來說,吃飯是一種行為,吃什麼才是它的內涵,為什麼吃飯?
再來談一個問題,垢與幻怎麼去把握?以最平常的方式來說,吃飯是一種行為,吃什麼才是它的內涵,為什麼吃飯?就涉及到法;如果說吃飯是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要產生法,怎麼去發現身與心的關係、幻與垢的關係?
當然一般說吃飯不只是吃大米飯,一定還有菜,可見飯菜都是一體的;但是以飽與餓來講,這是從身去分別的。吃飯不一定要吃菜,也能飽,只要能止餓就行了,就是飽。不錯!於“身”而言是可以,可是如果加入“心”就完全不一樣了,為什麼?只吃飯沒有菜,頭一種現象,可能吃不下去;如果還加上別的菜餚、加上調味,就能吃得好、吃得歡喜;就可以發現,原來還是有別的東西存在,但這還是一個概念,所以心起分別,其間還有很大的差異。
譬如“飯具備什麼營養”、“菜具備什麼營養”,其中就有“我”的分別,分別飯有什麼營養?菜有什麼營養?都認識了,還要有行為才是,而行為又關係到身,如果只是心在說:飯有什麼營養?菜有什麼營養?身不去行為,經典上有句話說「數食不飽」,只計算食物,沒有真正的去吃就不會飽。則可以發現心還是依於身的行為,如果只看身的行為,心不加入,最多是六根、十二入,一定要完成十八界,從中起分別,可見身與心都有關係。因為事的發生,身的行為是一個根本,而後引伸到十八界,心才有機會起分別,只不過這種心的分別是根據有沒有智慧與修養,或只是一般講的世俗知識經驗的差別而已。
再看吃飯的問題,只是吃飯也能飽,從飽上面就可以發現“飽”究竟是什麼現象?餓不是空,飽也不是脹,如果進一步以智慧修養來看餓跟飽的關係:餓,於法相上來講,原來吃的東西已經消化所以餓了!如果以法相來講,現在吃了東西,所以飽了,這都是法相。於心法而言就不一樣,為什麼?餓不只是物質消化了,還有營養的問題,營養也消化掉了,所以才會餓。飽,並不是吃了東西就飽了,而是營養是不是飽了?所以,於飽只談相,而不談實際的效益,那是執著於相。於餓,只會說我吃了飯、吃了菜,然後飽了!如此而已。
所以心法,必須依於法相的分別才會有計較、執著的機會,如果沒有法相為基礎,也就是沒有六根、十二入為基礎,就不可能形成十八界;十八界不形成,那心念分別什麼?就沒有東西可分別了嘛!只是要把握:講這些道理是為明瞭身心幻垢,因為身與心怎麼樣建立在垢上,必須要去認識幻。也就是垢是一個物質體,很容易把握,可是還有很多計較、執著的話,就變成幻相,就像吃飯一樣,餓了,已經吃了,甚至吃了很多營養,這些都可以講出來,但是幻在哪裡?於物質而言,的確吃了很多,至於營養,就涉及到恰不恰當了,如果不恰當就變成病,病就是一種垢;話又說回來,如果恰當了,依於垢來說,它不病;可見病、不病是一種不實在,是一種“幻”。
如果不能這樣去把握,最後造成的是:身是身、心是心,一個人變成兩個部份。所以說「心如幻,身如垢」,為什麼心如幻?因為心是分別計較執著的,就是不定的,它不是永遠不變的,是一個虛幻的東西。也就是從一些垢上去分別、計較、執著,才會產生一些自我意識。所以究竟身心幻垢,不要只在文字上去認識,必須於道理深入的去認識、了解。
平常看經典,學經典,從經典中知道道理方法,那就不只是從文字上去解釋就好了。因為圓覺談清淨,就等於所謂的見性;而身心談幻垢,就等於是明心,好像很容易把握!但是要使圓覺於清淨而言,顯現真性,於身心上就要怎樣去突破幻垢?!其中有兩個字要把握:一個是對,是相對;一個是離,就是出離。出離也稱之為突破,於突破還要把握要點,不能只把突破當成是超越,一般的說法是:比原來的更好就叫做超越,這裡的突破是指把原有這種相對的完全化解掉,所顯現的另外一種現象。
譬如善與惡,就是好與壞,是相對的,要怎麼樣突破善、突破惡,顯現出什麼?我們所知道的是,善與惡是業,突破後顯現的是道,也就是要出離善惡才能見道!如果相對於善惡,也只是所謂的法而已,這些法是以業,以世間的知識經驗來說;然而談到有智慧與修養的說法就不一樣了!再從“對”與“離”來看,其目的是要怎樣從相對法突破,也就是從身心幻垢上去突破,因為身心幻垢就是從相對法顯現出來的,因此要突破之後才能夠進入到圓覺,也就是必須明瞭自心,從身心的幻垢去認識,才能突破,之後方可顯現圓覺的結果。
"對"不只是根與塵的相對,前面已談過根與塵的相對,眼有眼根的範圍,耳有耳根的範圍……,是以相對來看它的範圍。也就是眼只能看見眼的範圍,耳只能聽見耳的範圍,根與塵的關係是一種相對,但是當進入到心,心起分別是從相對中再產生出喜歡、討厭等這種情識分別的相對。也就是說原來是根與塵相對的關係,是屬於法的一種相;進入到心產生對錯、美醜、好壞、喜歡、不喜歡或者喜歡、討厭的相對,這才稱之為心法。二者都叫做"對",可是"對"裡面有兩個不同的內涵,當然出離的方式也就不同,不能說“眼耳鼻舌身意”相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突破了這個相對就顯道了,因為這些不會成為煩惱,並沒有涉及那個“我”,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存在的,一定要那個“我”我面對這些,起了喜歡、不喜歡的分別。
其實不喜歡的會成為煩惱,喜歡的也會成為煩惱;例如走在街上看著櫥窗裡,有一件很喜歡的衣服,但是口袋沒有錢不也是煩惱?可見衣服,喜歡會成為煩惱,因為沒有錢,而有錢買到衣服,煩惱的現象不存在了,是不是就是如此?不見得!因為衣服買回去,只是暫時的喜歡,難道一年四季,一天到晚就穿這件喜歡的衣服嗎?人的欲望變化無窮,喜歡隨時會起變化,這種變化並不只是身上的一個關係,而是涉及到心的分別。
所以身心要從幻與垢去下手,從相對的法相上去突破、出離原來的垢,怎樣轉變為清淨?就要從原來的煩惱裡顯現菩提。佛教有個名詞叫“中道”,於垢其中有道,卻不能說於淨其中才有道;也就是不能說垢不是道,淨才是道!如果認為垢就是業,菩提是道,那煩惱是業,不就變成相對了?菩提從哪裡來?是從煩惱裡顯現出來的,同樣幻是從垢中而發現的!發現什麼?就等於剛剛講衣服的關係,衣服的作用是拿來穿,穿了才會有垢與淨的現象,而垢與淨不是長久的,是變化不實在的,為什麼?穿髒了,可以洗乾淨,衣服還是衣服,可是垢與淨就有不同,能不能說這件衣服是髒的?這件衣服是乾淨的?(思考空間)
因為衣服的乾不乾淨、髒不髒,涉及到它的作用,而穿衣服的是誰啊?涉及你的身,因而起心,因為穿衣,心才會產生所謂的垢與淨的相對,那怎樣去出離?就必須從中認識、了解,就涉及到覺跟悟的問題,就要從身心去顯現。
為什麼經文講「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這八個字看起來,其實就是整個經文所說的一大堆道理,談境界的完成必須要怎麼行?必須知道什麼道理?然後了解道理與方法照著去做就能達到目的。但是不只是佛法,世間法也是這種原理與原則,只不過世間法講的是相對法,佛法是講絕對法,這是不同的地方。一個是相對,其中有好壞,有善惡,有美醜,還是一種分別、計較、執著,結果還是相對,因為喜歡,當然就有不喜歡;“絕對”則是要突破這種相對,知道喜歡並不是永久的,不喜歡也並不是永久,因為於身心完成分別,是建立在一個垢而顯現出幻的覺悟。
“垢”是本體,“幻”是一種現象,就很容易把握原來身心是什麼?身心跟這些有什麼關係?同樣可以回復到所謂的“對”與“離”,沒有相對怎麼樣去突破?突破什麼?也就是說不執著、計較於相對,那要出離什麼?所以談"離"一定要把握不是逃避、不是否定與遠離,而是突破原來陷在某種情況下,怎樣跳出陷阱、局限,而擺脫的一種突破;但是我們不能以相對法來看,因為一定要顯現絕對才談得上是佛法。
佛法怎麼說呢?舉一個例子:愛的相對是恨,如果問「你為什麼愛他」?能不能說「因為我恨他」?相反的,「你為什麼恨他」?一定是因為愛,這不就從一個相對的法裡展現出突破性嗎?如果執著於世間的相對,的確那就是問題,譬如:「你為什麼愛他」?「因為我恨他」!有這種道理嗎?如果說「你為什麼恨他」?一定是因為愛他,從中不是有機可乘,就有出離的機會嗎?
佛法怎麼來?就是從相對中去認識、了解而能突破,顯現出絕對;怎麼顯現?譬如「你為什麼恨他」?「因為愛他」!如果從來愛都不愛,會恨他嗎?那為什麼愛他?絕不是恨!講了這麼多就很容易了解一個基本問題。前面一開始講「身心幻垢」,就是去明心,明心到什麼程度?圓覺淨性就是見性,其實要談明心見性,這一段經文詮釋的最清楚。
禪師談明心見性,為什麼先要修心養性?圓覺的境界其實是慢慢培養起來的,修行也是如此,也是慢慢由不好的轉變為好,好的使它更好,慢慢增上的!這一段經文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