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35心物宗旨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的這個單元是唯識怎麼建立起來的?也就是對唯識本身的一個認知。前面談到建立法相的道理方法,以及它的一種差別相,還有怎樣依於因明三支而說比喻,反應出「識而後唯」的精神,現在談第四個“心物宗旨”。

談心識分辨的時候就講過,唯識學的心不是主宰之心,主宰之心其實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究竟是什麼意思?它是一種心意識,不是我意識,它是心意識上作認識了別之後,產生的一種現象,稱之為決定的現象。依於這個道理來談心跟物的宗旨,首先以一個比較現實的方式來看,假使水是物,談到水就會涉及到那個人的我,水是拿來使用的沒錯,但有沒有說出它的宗旨來?沒有!因為「水可使用」那只是一個概念,涉及到水究竟跟人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唯識是以自我意識跟發生物的關係來談宗旨,那就不是唯識學!那只是人必然的現象。譬如「水拿來煮飯」這就有法相,「水拿來洗衣服」又有一個法相,這是心物宗旨的關係,也就是心與物的關係的宗旨是什麼?如果說水拿來煮飯當然可以,水拿來洗衣服也可以,拿來灌溉當然可以,可是如果他是一個生意人,開食品工廠的話,水可以拿來做飲料,在這裡會發現一個更細的問題,水可以拿來做飲料,水的本身不就是一種飲料?其實水的本身不是飲料,水的本身於物而言是止渴的東西,說出的這個法相又不一樣,所以談法相,是心與物的關係建立起的法相,要說出它的宗旨才能確立法相,否則就是個籠統的概念。

為什麼唯識的建立要提出這麼的條件?因為談唯識絕不可以用概念與籠統的方式來談。再舉一個例子:茶葉是物,如果跟心發生關係就會有宗旨,如果只談茶葉而跟人不發生關係,當然也有它的宗旨,為什麼?茶葉是一種商品,也是一種農產品,是茶農求生存賺錢的東西,兩者的宗旨都不一樣!但是不要忘了還是跟人有關係,所以心物的宗旨是談「物跟人發生關係的宗旨或主題」,那就曉得茶葉不只有一種茶葉,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茶葉,除了品名不同,還有茶葉不同的產地,而且除了地區性,還有環境的不同,如果僅僅談茶葉只是概念,雖然也可以說出一些什麼,但是不要忘了佛法是對人說的,是關係到人的問題才需要有佛法;如果只是談物,忘了人跟物的關係,就不叫做佛法;不是不可以談,只不過那是世間法。就像談一個人的“我”,有各式各樣的“我”,善的、惡的、好的、壞的、美的、醜的,都是一個我或者稱之為心。如果要談物,隨便談什麼物都有這種差別,但是跟佛法有什麼關係?佛法講“求解脫”──「了生脫死、成就道業」。所以“心物”在唯識學裡談宗旨,一定涉及到佛法,可以幫助解脫,了生脫死、成就道業,才能談主旨。

舉一個例子來看,茶很好喝,說茶好喝是一個心的變化作用,是什麼茶呢?那又涉及到各式各樣的茶,但是此中的心與物的關係是什麼?你說茶很好喝,究竟喝的是什麼茶?我剛剛講過因明三支法,說「茶很好喝」是個主旨,但是為什麼好喝?裡面涉及到你喜歡喝什麼茶?適合什麼茶?你跟茶葉的關係一定要搞清楚,如果說茶好喝,什麼茶都可以喝,反正都好喝,能止渴就好了!不錯!這都是存在的道理,但是大前提是什麼?如果說這個茶很好喝,那是你的感受,難道人人都認為這茶好喝?是不是只依你自己來講才說這個茶很好喝?難道每一個時間的茶都很好喝嗎?可見其中心物的宗旨就顯現出來了!因為還含有那麼多的認識、需要了別的東西在其中。假使客人來了,請他喝茶前先問他:「你喜歡喝什麼茶?」就有兩種現象顯現,一個是告訴對方自己喜歡什麼茶?甚至還有人說「隨便」,但是你問他「喜歡喝什麼茶」,心物的宗旨就顯現出來了!如果他說「隨便」,就沒有顯現心物的宗旨,就很容易把握這道理。所以講「隨便」是很客氣的話,但是客氣的內涵是什麼?宗旨是什麼?是自己不提出自我意識,有什麼茶你就泡什麼茶?其中的想法是不要給你增加麻煩,其實說“隨便”,也可以不一定喝茶,白開水等都是在隨便之內,可以發現它也不只是一個概念。

所以唯識法相說心物要以宗旨為前提,能表現出來才能說,依於這個法相去作了別而後肯定;否則常有這種玩笑話,說某人請客,像剛剛我講的,問對方喜歡喝什麼茶?如果回答“隨便”,會來個玩笑話說:我這裡沒有“隨便”的茶,只有什麼茶,那就變成世間法了!這跟佛法有什麼關係?如果說“我喜歡喝什麼茶”,是不是就是世間法或者就是佛法呢?心物的宗旨不是表現出來了嗎?不要忘了,唯識學只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不是修行的完成。在這個前提之下,如果不能把握,錯認為“識而後唯”作肯定的我,“認識了別”而後肯定的我,以為就是佛法、就是道,其實還需要實在的行!否則為何唯識學談道理方法,最後還要提出“五重唯識觀法”?

這些後面會一一介紹,現在一步步引領大家怎樣進入唯識學,去認識、了別而後肯定,去發現唯識就是以自我意識而作認識了別,而後再加以道的修養作認識、了別,再去作肯定,這才是唯識的真正主題。所以心物的宗旨也是這種情況,當然談心物宗旨這是一個概念,只是談宗旨,如果涉及到實際上怎麼去把握,也就是認識,容易去了別,還得進一步涉及到第五個單元,叫做“空有比量”。因為談心物就涉及到空、涉及到有,必須要先搞清楚心物的宗旨,再來看空與有,再作衡量,就是去作認識、了別,那就必須要從“空與有”來講,因為“有”是以物而言,“空”就關係到物與心,為什麼?因為物跟人不發生關係的時候只是一個空相,必須心與物發生關係才是有相;可見心與物、空與有,不是單一的說“心物有”、“心物空”或者“本來有”、“本來空”,只用這種方式都不是唯識學!如果以比量的方式就容易把握。

剛剛講過的「因明三支法」,就是一種比量的方式,但是還是要跟各位提比量,但它只是唯識學裡的方法之一,此外還有現量、推量或叫做類推,而這些不在現在這個課題之內,現在談空有的比量。“空”是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以一個空間來說,“空”至少有範圍,以某一個空間作範圍來談它的“有”,這樣你才能生起比量的作用;如果拿一個太空來談有,就很難把握,所以要以一個有範圍的空間去談有相,這樣才能把握心物的宗旨。

現代的科技很進步,太空船可以上太空了,這只是個概念,因為太空包含了多少已知的、未知的,已夠多了!所以講空要以範圍來說,譬如太空登陸月球,這就是一個範圍,是月球的範圍,當然還有其他的範圍,其中有太多的已知、未知,還是要以“人跟物”相互之間的關係來看空有,也就是現實上的問題。譬如財物是有相,但以個人而言不一定是有相,因為真的有錢嗎?要多少錢才叫有錢?這都是問題,如果根本沒有錢,那肯定於錢的“有”而言,對你而言是空。但是話又說回來,是不是真正沒錢?還得考量現在身上沒有錢,是以現在身上這個空間來講“錢的有”,對你而言雖沒有,並不表示這“無”就是沒有,為什麼?因為現在身上沒有錢,銀行的存摺卻有錢,或者家裡有擺錢,那還是有錢!也就是由不同的空間來看你有沒有錢。可見談空一定要有一個範圍,不能以概念來說空,如果以概念來說“空”說“有”,就變成抬槓了,也太籠統,只是講一種概念。

我一直強調唯識學是分析之學,是怎樣加以認識、了別、去作分析完成的。因此談空有,“空”必須是有範圍的。譬如台灣話說“好雅郎”,就是有錢的人,但是“有錢人”只是個概念,要多少錢才叫有錢?身上只有一塊錢不叫做有錢,如果肯定身上有一塊錢,於空有的“比量”來講怎麼成立?一塊錢可以買一塊錢的東西,在一塊錢的範圍之內的空間有這一塊錢的“有”的存在,在一百塊錢的範圍裡,一塊錢的有就不存在了,這就是談空與有的比量。所以,有錢不一定身上只有一塊錢就叫“有”或者叫做“空有的比量”;就像剛剛講的,現在身上沒有錢並不表示就沒有錢,所謂有錢的“好雅郎”,究竟要多少才叫做有錢?依一個空的範圍而言,你能做到的“有”就是有錢人;超越了這個空間的能力,雖然有錢但不叫做有錢人,這是講空有比量的道理。如果能把握“心物宗旨”、“空有比量” 的原則,就知道唯而後識,識而後再唯,就很容易搞通唯識學。

但那只是道理上的建立,只是唯識的建立而已,還涉及到更多的,譬如業、道的問題,“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道理,可見五重唯識觀法涉及的面太多!這只是談唯識要怎麼建立,從一些方法、道理上去建立,因此必須談空有比量,主要的關係就涉及心物的宗旨,而要談心物的宗旨就必須要談空有比量,要談空有的比量,那就必須在“空”裡建立一個範圍,不能說空就是空,它還是有它的範圍,才能肯定一個法相的存在現象。所以談法相有它的空間,但是常常談空、談有,在中間總是少一個“無”。唯識學也談無,只是這“無”是從空與有來的,如果從空顯現你的“有所不及”,也就是在這個範圍你做不到的,那就是“空與無”的問題了,不是“空與有”的問題。

談比量就涉及到“空、有”,此中還有一個“無”,“無”是指還有“不一定”;譬如剛剛說現在身上沒有錢,在這個空間的範圍之內你的確沒有錢,但並不表示你就沒有錢,也許銀行有錢,家裡擺著錢,到底還是有錢,只不過那是另外一個空間。而在這個空間的“有”是一個什麼相?就是無相,因為你身上沒有錢;肯定家裡有錢、銀行也有錢,但是空間不同,比量是用這種方式去比量,於空間先要建立範圍,再去談你的“有”,此中不要忘了還有一個“無”的存在,這“無”我一直說它是一個突破,在佛法上叫“出離”或“不一定”,也就是“身上沒有錢”於這個空間而言是你的“空與有”,可以肯定在這空間的範圍裡是“無”,不是“有”。因為家裡有錢那是另外一個空間,處在家裡那個空間則肯定是“有”,換句話說,就是“於空所不及者”是“無”,就是說於這個空的範圍內適合,肯定是“有”;這就是“有、空”相互之間的比量。

為什麼要這麼談比量?因為關係到心與物的宗旨問題,談宗旨就是一個大前提,所以「因明三支論法」的第一個就是大前提,前提就是宗旨,宗旨就是主題,然後提出為什麼,最後要舉例來反應出這大前提的實際效用,就涉及到空與有這個比量的問題,談“空與有”是個道理,談“心物”是宗旨,這是必須把握的!千萬不能說心與物,“心”有空、“有”有“物”有空、有“有”,那宗旨在哪裡?你一定有一個大前提,也就是法相建立,而空與有的比量能不能捨棄法相呢?“空”的法相有範圍,“有”的法相還是有範圍,譬如“空”,講天空,現在所見到的天空這法相才叫做空相,如果你說“空中什麼都沒有”,那你也錯了!因為空相還是有相。譬如講藍天,藍天這天空是藍色的,那不就是有相的存在?你說空沒有邊際,沒有邊際就已經說出它的現象,那一定是“有”,有邊際才有所謂的無邊際,所以空有的“有”,往往中間還有一個“無”的存在,只是這個無是突破了有或者出離於有,或者是不一定,而顯現的另外一個法相,所以要肯定“有”就必須肯定一個範圍,如果不以範圍來說一個肯定的有,可以說心與物建立不出宗旨,那就不叫做佛法,也不叫做唯識學,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