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 (四十三)

    利水通淋穴,指的是利水滲濕、清熱通淋的這類穴位;對保健而言,也就是對緩解身體濕氣重、水腫、排尿不順暢的穴位。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91期2014年8月刊

利水通淋穴

 利水通淋穴,指的是利水滲濕、清熱通淋的這類穴位;對保健而言,也就是對緩解身體濕氣重、水腫、排尿不順暢的穴位。這類的穴位共計十五個,包含:

.脾經:箕門穴、陰陵泉穴、陷穀穴

.腎經:複溜穴、大鐘穴

.膀胱經:三焦俞穴、膀胱俞穴、胞肓穴、委陽穴、

.任脈:水分穴、中極穴、曲骨穴

.胃經:水道穴

.奇穴:淋泉穴、利尿穴

調節體水濕的臟腑包含脾、肺、腎,尤其是脾與腎,故在保健上,主要的經絡為脾經、腎經、與膀胱經,對治穴位除了這三個經絡的穴位外,亦包含膀胱附近的穴位及具有利水等功效的奇穴等。

 

體內水濕重的的典型症狀是身體具有“沈重感”,嚴重的可見水腫等現象。濕性黏滯,因此體內水濕較重時的一個特徵是排出的便較為黏滯,沖水時沖不乾淨。早上是人的陽氣開始升發的時段,若起床時,常覺得沒睡飽,頭部或身體有些微的沈重感,代表體內陽氣可能被水濕遮障,有“烏雲蔽日”的現象;較嚴重時,會有頭暈的感覺。造成體內濕氣較重的原因很多,常見者有淋雨或洗頭沒擦乾、喝太多水、或飲食過量等。濕性重濁,水往低處流,若頭部淋雨或洗頭沒擦乾,水濕往下滲透,濕邪會進入體內。喝太多水,超過人體運化水濕的能力,也會造成體內的水濕。 記得我年輕時,吃飯時要喝“大碗公”的湯,年輕氣盛時,與同學聚餐,一餐下來,可樂可喝一千cc以上,雖然表面上風光,但後遺症卻不少。有一次給一位中醫師把脈後,一直說我“濕”,說我水喝太多,我當時還覺得怪怪的,因為我當時已經逐步改變飲食習慣,也很少喝飲料,對所謂的“濕”也沒什麼概念。但後來才逐漸了解到當時喝了太多水,已超過體內脾的運化水濕能力,只是當時年紀輕,沒甚麼顯著症狀,但對身體已造成傷害。 “脾虛眼袋大”,我至今還留有不小的眼袋,就是過去逞強豪飲汽水可樂的結果。過去我常全身發癢,有蕁麻疹的症狀,吃到過敏食物,或氣候悶熱時,常會全身發癢,後來才知道我的狀況是濕熱所引發的現象,體內水濕,加上熱氣引發,就會造成全身發癢不停,嚴重時會長達數月之久。記得退伍時,不喝酒的我在盛情難卻下,喝了一點酒,結果身體又刺又癢,難過了三天,至今餘悸猶存。另外一個造成體內濕氣重的原因是前面單元提到的“飲食自倍”,長期過量的飲食,造成了“痰濁”,堆積在體內,形成了內濕。 除濕的方法很多,能找個中醫師檢查、調養是最好。因為濕氣在身體各部位的堆積,有不同的除濕方法,例如在下焦(大約在下腹部)時要用滲濕的方法,將水濕滲透到膀胱排出;在中焦(約當上腹部)時,不宜將水濕往下焦排,以免停留在下焦,而要用燥濕或芳香化濕的方法來排濕;而上焦(約當胸腔)時,則可用化濕的藥物與方法;至於停留在體表四肢的濕氣,則要用行濕的藥物與方法來排。在保健上,排除濕氣要有耐心,要多保養脾經及腎經,尤其是脾經的陰陵泉穴及腎經的複溜穴,更是保健的重點。我幫長輩做經絡保健時,早期在腳上隨便一按,周圍都會陷下去,而且有“水水”的感覺,代表腳部有輕微水腫現象。 於是我就按脾經及腎經在關節以下的經絡與穴位,一段時間以後再按,已沒有水水的感覺,而代之以按氣球後的現象,一按就像充氣的氣球,很快的回復了按前的狀況。有一次她去參加旅遊時,回家後腳部有輕微水腫現象,也是經過保養脾經、腎經後才消除。後來才知道出外旅遊,因為坐得久,又吃得鹹,容易導致水腫。“久坐傷脾”,車上坐久了,脾的運化水濕功能降低,這時若加上吃得過鹹,過多的鹽分進入血液,人體為了要保持血液中鹽分的濃度,於是會吸收血管外的水分,使得人會覺得口渴,而喝較多的水來補充,結果過多的水分停留在體內一時排不出去,造成了暫時的水腫現象。這種短期造成的水腫現象,很適合用經絡穴位保健的方法來袪除水濕,可緩解水腫的症狀。 

 水濕停留在下焦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小便的不暢,這時應及時就醫,以檢查是否有問題。若沒檢查出問題,則可用局部經絡保健的方法來保健。小便不通暢的原因也很多,例如感冒沒好,也會造成所謂的“太陽蓄水証”,而有小便不利的現象,這時應找醫師就診,及時排除傷寒造成的水濕,以免造成更多的後遺症。當然,經絡不通,也會造成小便的不利,除了保健腎經、膀胱經的經絡外,位於膀胱附近的經絡穴位,不論位於下腹部或臀部的利水通淋穴,都是保健的重點。

 

我常用來保健的穴位是位於小腹的中極穴及曲骨穴,與位於臀部的膀胱俞穴與胞肓穴等。中極穴是膀胱經的腹募穴,曲骨穴位於中極穴下方,在恥骨上緣,常按這兩個穴位,能清除膀胱下方的邪氣,若能加按位於曲骨旁的氣沖穴,能驅使邪氣往下,保健效果更好。故常按揉中極、曲骨、氣沖等穴一段時間後,小便量會變多,次數會變少,這是我的保健經驗。當然,若能同時保健位於臀部的膀胱俞穴與胞肓穴,效果會更好。只是這些穴位在背後較不好按,若能多按後找出較為得氣(酸痛感等)的穴位,應該會有不錯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