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法義,是要從「有所住」上去生心,從「有所住」去下手;所住、所存在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和現象呢?並不是一切都不要存在,若否定一切而要生清淨心、菩提心;那麼,就完全錯解經文的涵義了。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294期2014年11月刊

文/潛

 《金剛經》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於文中所言「應無所住」,並不是談什麼都不要存在,而是因為有什問題發生了,不可以用否定、排斥、逃避的心態,乃必須去面對,去認識,去探討,瞭解,要從「有」中下手才能發現,進而突破顯現「無」的修養。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法義,是要從「有所住」上去生心,從「有所住」去下手;所住、所存在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和現象呢?並不是一切都不要存在,若否定一切而要生清淨心、菩提心;那麼,就完全錯解經文的涵義了。

 

 在佛教的經論中,處處皆標示「無」字;此「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的突破而顯現的另一種現象。也就是依於「有」的內容,於其中經過認識和瞭解,幾許發現,幾許突破而顯的另一種現象。例如人一生的造作,可以肯定是「有」,但「這一生」的「前一生」所造作的而沒辦法說得出來的業,它存不存在呢?業依然存在,肯定是「有」,只是這種「有」在這一生沒辦法瞭解。「現在的有」能夠明了,但不一定能明了「過去的有」。所謂過去,是泛指此時此刻之前

的任何一個時間點,比如現在是幾點幾分,它的前一分或前一秒都是過去;所以,過去的究竟是有,還是無呢?只要經歷過的,當然是有;所幐,無不是沒有,它還是有,只是我們沒辦把握,所以才說「無」。因此,「無」,還有「不一定」的意思,如「無始」以來是個「不一定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時間點。

 

  肯定世間法是有,有美醜、善惡、是非、對錯等相對,人因這些有而被纏縛,被迷惑,皆由於計較與執著,才會陷入無明煩惱中;而突破的方法,不是於「有」的否定,也不是憑著自我意識能夠逃避得了的,必須面對一切的有,去深入的認識與瞭解,才能於有之中,發現許多漫不經心的,不在乎的,最容易被自我而淹沒了的,甚至潛意識中孕育了而不曾發露的;一旦真能有所發現,必然,於原來的「有」,可以獲得突破,而顯現出殊勝微妙的無!

 

  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先不要從「無所住」下手,而是要從「有所住」上著手,至於生什麼心,是根據當下「有所住」的時刻,所產生的心去把握;也就是當下那時刻產生的「有」去把握,去認識、瞭解,然後突破它,突破之後,不要認為自己成道了,如果認為自己成道、覺悟了,或小悟、大悟了,那還是「有所住」,因為「無所住」是個清淨的、無所為,已沒有那些「有」的存在。

 

 六祖惠能於《金剛經口訣》中說:眾生之心,本無所住,因境而觸,遂生其心;不知觸境是空,將謂世法是實,便於境上住心;正猶猿猴捉月,病眼見花,一切萬法,皆從心起;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無諸煩惱,譬如太空,無有罣礙。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塵競起,譬如浮雲,往來不定。

 

  又說:修行人不應該談他人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輕末學,此非清淨心!自性常生智慧,行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眾生,是修行人清淨心也!若不自淨其心,愛著清淨處,心有所住,即是著法相;見色著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見色離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

 

  白雲老禪師在《惠能大師》中說:應無所住,畢竟該生什麼心?是清淨心?是菩提心?是真如心?是智慧心?癡尊者以為,有心有是非,無心是空亡,應無所住,從非求是,自有轉無,才能還復本來面目!有道是:心如日輪,常住虛空,本有光輝,不照自照;雲蔽時,光輝不減,雲散時,光輝不增;即使虛空,亦無淨污底事,行到此刻,無棲無泊,得大自在,何異行諸佛行!

 

  人帶著業來到這世界,所以煩惱如影隨形。業,就是無明,就是煩惱。人難免擔心害怕,也有自我的想法和做法,甚至會有無可奈何的時候,這些都是人生中存在或潛在的現象,不能因為現在不煩惱就以為自己沒有煩惱,不會有煩惱。即使是佛菩薩再來,也不免有當生所造成父母、子女關係的因緣與因果,至少母親懷胎十月,為人兒女的就不知欠了多少?所以不可能沒有業的存在。

 

  以人來說,看別人煩惱,會去安慰他,反之,當自己煩惱時,也需要別人安慰,甚至遇到了困難,若非他人相助,自己也沒辦法獨力解決問題。這是人之常情,但以修行者來說,就必須突破這種「有」,從中顯現出「無」。又一般人在不愁吃、不愁穿,過得自在時,都不願想太多,只想安穩度日,可是修行者不行,不能等到「有」發起了才面對,也就是不能等煩惱顯現了再說,最好在它未顯現之前,就能使它不發起、能消失,因此必須突破「有」,但不是壓制。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本具覺悟的本能,存在著轉煩惱成菩提的能力;所以,於「有」不須害怕擔心,但應予突破,才是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