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 第二十四集(上)

經文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一段經文比較複雜一點,剛開始談的是菩薩跟眾生的關係,為什麼談菩薩跟眾生呢?因為菩薩並不是由羅漢提昇上來的,也不是說羅漢不能提昇為菩薩,幾乎一切凡夫眾生都可以直接成就菩薩,菩薩是以一個多數得度來說。聲聞乘能不能成為菩薩?最簡單的說法,聲聞乘依於佛法而言,還有微細惑,如果要進入到菩薩道的話,在成就羅漢的那一個時刻必須要發願,發什麼願?就是菩薩願。菩薩願是要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這是唯一的條件。要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要以慈悲喜捨為基礎,從中可以發現羅漢還是可以提昇、進入菩薩道而成佛,只有聲聞的阿羅漢結果那階段不能成佛,要成佛就必須要再發菩薩願、行菩薩道,依照菩薩法去修養。

 

聲聞乘已談得夠多,現在談菩薩跟一般眾生的問題。一般來說,菩薩叫做“菩提薩埵”,然梵文不是這樣的講法,梵文叫“摩地薩怛婆”,只是最初翻譯成菩提薩埵,“菩提”大家都知道是“覺”,“薩埵”呢?就涉及到有情感的問題,有情感是以眾生來說,所以菩提薩埵正式翻的話叫做“修行覺悟的人”。這修行覺悟的人有兩類,一類是正在修行覺悟的,叫做“因位菩薩”;第二類是已證得菩薩果位的修行覺悟的人,叫做“果位菩薩”。很多經典,尤其是《法華經》,幾乎都講「若菩薩怎樣、菩薩怎樣」,其實很多經典也都是談菩薩,而談到菩薩一定要知道有這兩類,也就是正在修行覺悟的人,或學佛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只是於地位都是在因位上,還沒有進入到果位。

 

至於果位的菩薩大概是怎樣呢?就像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等,涉及到已經看得到,還有經典上都可以知道的這一些菩薩,他們都是果位菩薩,經過修行覺悟而完成的,但是要把握一個原則,過去已經修行覺悟成就的菩薩,可能有人會說,是不是釋迦牟尼佛教的佛法呢?談這過去,就看你定位在什麼時候的過去?如果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就成菩薩果位的,就肯定不是用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如果是釋迦牟尼佛來到這世間成道以後所度的眾生,所成就菩薩果位的菩薩,就是學習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這要分辨清楚,我為什麼要這麼講?

 

譬如文殊菩薩,我們稱為"七佛之師","七佛之師"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到?怎樣證明是"七佛之師"?如果是七佛之師,應該本身已經是佛了?沒錯!因為文殊菩薩本來就是佛,只是為了釋迦牟尼佛降世娑婆世界,有了佛教、佛法,因而倒駕慈航來幫助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也是如此,本來就是佛,只是一般說來文殊菩薩的身份比較特殊,為什麼?他是七佛之師,本來是佛,那佛名叫什麼?好比觀世音菩薩原來是佛,佛名是“正法明如來”,但是很少人知道文殊菩薩成佛的名字是什麼?

 

文殊菩薩原來是佛的時刻,他的名字不叫文殊師利或曼殊師利,原來的名字叫什麼?“日月燈明佛”就是文殊菩薩成佛時的名字,為什麼說他是七佛之師?因為從他那時到達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那裡授記的時候,因為燃燈佛還是成佛在日月燈明佛的後面,也就是文殊菩薩成佛在他之前。燃燈佛已經被稱為古佛,就是很早很早成就的佛,所以若講現在佛,就是講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曾經過燃燈佛的授記,說將來你成佛就叫做釋迦牟尼佛。就可以發現燃燈佛的時代就有五位佛,所謂“五古佛”就是從燃燈佛一直算下來,算到釋迦牟尼佛之前。所以,談現在佛,就是談釋迦牟尼佛,末來佛就是談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這是先要了解的地方。那文殊菩薩為什麼說是七佛之師?他明明是菩薩,好像他非常特殊,釋迦牟尼佛往往在法會中介紹道理方法,如果那個時刻文殊菩薩在場的話,釋迦牟尼佛還會讓給他半個座位,為什麼?就是尊他是七佛之師。

 

所以有時看某一些菩薩是不是過去就是佛,好比地藏王菩薩,他過去不是佛,而且他的菩薩位是從比丘修養而完成的。我們曉得地藏王菩薩在比丘的時刻名叫法藏。怎麼去看?如果大家去九華山,去過地藏王菩薩的道場,翻翻他們的山誌就會知道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現在不談已經成就的果位上的菩薩,最要緊的是談因位上的菩薩,也就是修行覺悟的人或是學佛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菩薩,但那是屬於因位,當然就是一切的眾生。而眾生又以人為主,因為其他的眾生沒有辦法像人一樣,可以經過學習、思考、修養,還能表達;這種表達又涉及到什麼?就是身口意以及那個“我”,如果只是於身體,肢體上的表達,其他的畜牲類也可以,但是依於口,語言的表達,牠就做不到!依意的表達呢?我們知道意是內在的,是別人感受不到的,畜牲之類有沒有意的表達?其實也有,只是我們不知道,假使養一隻寵物,一隻狗或貓,牠什麼時候要抓你一下、咬你一口,你並不知道,因為牠起的意念是牠的內在。

 

肯定學佛修行能成菩薩、成佛,但是只有人才可以!天道眾生可不可以?他不也是人嗎?而且福報很大啊!這就是依於人的業的習氣在看問題。天道的眾生都在享受過去的福德因緣而承受樂的果報,在樂的環境下幾乎都是在享受,不會承受像人道有苦、有樂的日子,所以天道的眾生往往在樂的享受中很容易造成懈怠放逸,也就不會知道苦的感受、苦的警覺性,因此天道的眾生如果要想成菩薩、成佛的話,還是要回到人間才有機會;當然其他各道的眾生也是如此,業報必須要報盡,在他那一道的業報報盡然後轉到人道,同樣還是有機會成菩薩、成佛,這是講眾生跟菩薩,我們先要建立起的一個觀念。

其次,眾生成為菩薩所要具備的條件,肯定是人道的眾生,那人道的眾生是不是都一定能成為菩薩?這就關係到修養的問題,因為菩薩法除了“四無量心”、“六波羅蜜”之外,還要了解自己的業報到什麼程度?也就是無始以來所作的業,有造業當然就會受果報,一直到現在曾經造了多少業因?曾經受了多少的業果?當然也不能說無始以來,你從來沒有道的因,道的因完成的就是道的果,又是怎樣的情況?常說人這一生業障重、業障輕,或說他的善根很深厚,其實善根深厚也只是善業而已,至於菩提種子呢?才涉及到道了。所以說一個人跟佛有緣,那是說他有菩提種子加上佛的道理方法,這緣就可以使他成為菩薩、成為佛,就叫做"與佛有緣"。有很多人把"與佛有緣"當成什麼?好像一生在這個家就是信佛教;其實目前的家庭裡往往有佛教的、基督教的,甚至於還有其他的宗教,所以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與佛有緣"。必須是過去有菩提種子,在這一生因為再親近三寶,得以學習佛陀的道理方法,這種種的因緣關係,使他的菩提種子不只是發芽,還可以成長、開花結果,才談得上與佛有緣,但是不一定能成菩薩、成佛,還要看他的修養。

所以我剛剛講必須於業的修養怎麼樣?於道的修養又怎麼樣?那於業有什麼修養呢?就是當業報顯現的時刻,能不能歡喜承受?一般善的、受樂的果報人都會歡喜承受,那惡的、受苦的果報能不能?其實要了解,不管善或惡業,當承受現在的苦跟樂的果報時,如果真能歡歡喜喜的承受,那還要具備修養。剛剛談到修養的問題,於業是什麼修養?承受果報必須要有修養做條件才承受得起,為什麼?他不會因受果報而再造業!這是於業的一種修養。若沒有這種修養,一旦業來了,他會隨業轉,可能受苦報的時候會再造業,受樂報時也會再造業,這就是凡夫眾生"隨業而轉"的現象。如果有菩提種子,再加上佛緣及修養,他就可以歡歡喜喜面對苦的果報,做到「苦不以為苦,樂也不會得意忘形」,這就是修養!所以雖說眾生皆有佛性,如果沒有修養也沒有用。而修養是有差別的,要看你的修養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樣的地位,也就是什麼樣的境界!

依菩薩而言也有十個等分,譬如初發心,只要發起這種學佛的心,親近三寶,照著三寶弟子該怎麼做的去做,就已經是菩薩了,這叫“初地菩薩”,也就是“歡喜地”,表示已有一份歡喜心了,這歡喜一個是對"道"的歡喜,還有一個是對"業"的果報所具備的歡喜條件,不是「那個苦的果報,我苦得很歡喜」,不是這麼解釋!而是有這種修養的條件,去面對業的修養;還有道的修養,知道怎樣在果報顯現的時候歡歡喜喜承受,具有面對的條件,這些條件就是修養。

再談眾生在人道才能成菩薩、成佛,剛剛說菩薩有十個等位,是依於你的修養到達什麼程度而定,所以這十個菩薩的等位可以稱為"三等十地";為什麼說"三等十地"?因為初地到四地是一個變化位,怎麼說?進入到初地可以成就二、三、四地,但是往往從初地到二地,說不定會退道心,甚至連初地都不保,可能由初地到二地、到三地,也可能一懈怠放逸就退到二地,甚至退到初地;那要到達什麼程度才不起變化?要進入到真正菩薩第四地。所以四地到七地屬於提昇位,為什麼講初地到四地還來一個四地到七地?就要了解這中間剛好就是所謂的"一線之間",到達三地如果不退,繼續精進修養,肯定可以到四地,如果不能到達這種標準,即使四地在望,也跟你沒有緣份,沒有關係!所以能進入到四地,其變化位就穩固,就不會再起變化了。之後四地到七地是一個提昇位,為什麼叫提昇位?因為進入到四地以後就可以提昇到五地、六地,提昇到進入七地的境界,一個一個往上提昇。

為什麼四地到七地之後還有八、九、十地?要了解八地、九地、十地是一個增上位,因為往往變化位進入到四地,雖然不再起變化,有機會提昇了,但是要穩固了基礎才能往上提昇,而變化位基礎是不穩固的,要進入到四地才算穩固,有提昇的機會。因此,一直到七地都是往上慢慢提昇,那八地呢?八地是增上位,增上什麼?這個增上不像提昇那麼快,所以有一個形容詞:菩薩十地就像登山,假使把平地到山頂分為三個等分,從平地到山腰,這山腰應該稱為半山腰,你就等於走了三分之一,到走下一個三分之一,就要看你的體力能支持到什麼程度?如果能支持到三分之一,進入到另外的三分之一,會產生什麼現象?原來在走到這三分之一的時候會說:「唉!這麼累!我不要爬了!」可能就往回走;但是一旦進入到三分之一,完成了三分之一,再進入另外一個三分之一的話,回頭一看:「唉!這麼遠都走了,不繼續走不是可惜嗎?」所以就會不斷的往上提昇,加把勁往上走!這種現象就稱為提昇。

但是這第二個“三分之一”完成了,我們曉得爬山是愈往上爬愈累,不是山累而是關係個人的體力、意志的消耗,所以菩薩為什麼要講到“願”,不只是自利利他或度他,因為關係到你自己的利與度。當你進入第三個“三分之一”的時候,為什麼說是“增上”?可見多難啊!把山從平地到山頂畫成三分之一的等分,並不是平均等分,是依於你的體力能到達什麼樣的程度分成為三個等分。假使你能支持三十分鐘,第一個十分鐘一定是活潑蹦跳、生龍活虎,但是進入到第二個十分鐘,體力已消耗掉了三分之一,再消耗第二個三分之一的時候,就會感覺累了,如果進入到最後階段的三分之一,並不是我們講的那麼容易,因為前面登山時體力充沛沒有問題,往往到達某一個時刻為什麼還需要加油,就是因為這時還可以往上提昇,但是提昇到某一種程度,的確就要有一份毅力了,這種毅力是咬牙切齒忍著痛苦往上爬,那才是增上的現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