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7期2015年2、3月合刊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談識與緣的關係;前面談到了“因為什麼樣的緣”以及“等無間緣”,現在談第三個“所緣緣”。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談識與緣的關係;前面談到了“因為什麼樣的緣”以及“等無間緣”,現在談第三個“所緣緣”。“所緣緣”,為什麼把兩個緣字放在一起?如果第一個是講“因為什麼緣”,那是一個肯定的說法;“等無間緣”呢?於緣,的確是肯定的,可是於現象,是變化的。現在談第三個,何謂“所緣”呢?其實它捨不了前面的第一個“因為什麼緣”、第二個“等無間緣”,依於這一種所發生的緣,叫做“所緣”;那後面為什麼又加一個緣叫“所緣緣”呢?其實我們要瞭解,佛法是一貫性的;它有開始、有過程,最後有一個結果。絕不是說,一開始就顯現一個結果,中間一定有它的過程。
如果我這麼說:第一個是“因為緣”,那是一個開始;而後是中間的過程,就有“等無間緣”以及現在要講的“所緣緣”,這是過程;可是過程中會達到某一個飽和點,也就是現在人講的瓶頸,所謂的瓶頸,一定是有了什麼很難突破的緣境,這時候,還有一個什麼緣呢?就是“增上緣”。“增上緣”可以使原來的過程有去蕪存菁之效,使原來一些沒有意義的,或者利益比較小的,經過不斷地增上,也就是不斷地去篩揀篩揀…。
現在來談第三個“所緣緣”,我剛剛說“所緣”,所緣的是第一個“因為什麼緣”,而後有“等無間緣”的這一種現象;也就是以前面為所緣,所緣於第一個“因為什麼緣”、第二個“等無間緣”,那後面這個緣呢?可以說是另外一種緣境;為什麼是另外的呢?剛才不是說緣是不變的嗎?這就是你的修養了。如果第一個“因緣”是因為業的緣,接著的現象就是“等無間緣”的話,那麼“所緣”都是以業來說;但難道業永遠就是這個樣嗎?即使是一個世俗人,他也有改過向善的時刻,那麼他所再遇的緣就會不同,為什麼?他改過向善,一定是經過什麼教訓,經過人家的幫助,使他能夠打從內心裡去發現自己的錯誤,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緣嘛,他沒有緣不可能去改變;也就是說善人就是善人、惡人就是惡人,而佛法在這方面以唯識學來講,談“所緣緣”,後面這個“緣”,就是依於它的緣境;假使原來談的是業的緣的話,那我們有緣聽到佛陀所說的一些道理,或者一些善知識的開示,這就是另外一種緣,如果原來的所緣是依於業的話,現在遇到一個道的緣,是不是你的“識”--你所認識的、所了別的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不一樣?因為有了道的緣,於是可以去認識瞭解業的一切;那麼你才有機會怎樣化業為道,從業裡面去顯現道!
還是用“煩惱與菩提”的例子來看,比較容易瞭解。先看第一個緣,“因為什麼事而煩惱”?可見“那個什麼事”就是一個緣,那麼在煩惱的過程中的變化現象呢?就是一個“等無間”的現象,為什麼他一直執著於那個“煩惱”?因為造成煩惱的緣境,讓他不斷地想;不是常常看到有些人講“愈想愈氣”、“愈想愈難過、愈想愈傷心”嗎?那就是一種“等無間緣”的現象。所以煩惱是因為什麼緣境而引發的,如果一直在煩惱中打轉,就是一個等無間緣的現象!
再看第三個“所緣緣”,先要看前面的“所緣”,為什麼現在在這裡煩惱?顯現的這種業的相是不是就一直這麼下去?所以在佛法中,它是可以修養調整的,可是一定要靠什麼;如果人的煩惱是業的話,那麼菩提就是道了,每一個人不至於沒有道的種子,一定是前一世或前幾世曾有過,或者是道的因緣,就像你當生有沒有接觸過一些什麼?就像不管你信不信佛教,你也看過寺院,看過佛菩薩的像,甚至於看過寺院的藝術造型以及聽聞過晨鐘暮鼓,或寺院裡面誦的一些經典道理方法,你都有機會去接觸,原來的所緣成為業,是一種業緣,如果現在想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你就必須要有道的緣;舉個例,譬如這個人原來很壞,為什麼現在愈來愈好、愈來愈善良、愈來愈有修養了?這就是因為他所緣之緣不同了,這個叫做“所緣緣”。如果在這所緣中間加一個“之”字--所緣之緣,那就更容易把握。
當然這是我在這裡講的,經文裡面“所緣緣”中間並沒有這個之字,只是以這種方式講你們是不是比較容易瞭解?還有一個問題,談唯識學是認識、去了別的話,“怎麼知道我這個是業的緣呢?難道就不是道的緣呢?”譬如我們講善知識,“善知識,那是善緣囉?惡知識是惡緣囉?”所以要瞭解,所謂的“緣”不是知識的緣,我前面講過緣是不變的!善知識、惡知識都是一個人,那個“人”才叫做緣,他的知識不叫做緣,當你去親近他的時候,是因為善知識,一定是這個人很和藹可親、學問很好、修養很好,我們才把他當善知識;如果一個很惡劣的人,我們很少會把他當成知識。因為在佛法裡面,人並沒有善惡,而是知識有利益的、有傷害的。所以我說,你如果只是依於人的緣而言,往往會分別這是一個善人,叫他善知識,那惡的人,你絕不會稱他為知識,結果呢?你就把這個人分成兩種人,而不是說這個人他具備不同的知識經驗,那你的“所緣之緣”呢?原來是希望求得知識,結果反而在人上面分別善惡,你所緣的緣境就變成是依人不依法了,但是佛陀告訴我們的是要“依法不依人”!
其實過去有修養的高僧大德曾說“善有善知識,其實惡也有知識”,為什麼惡也有知識呢?這是依於人的習性來看問題,怎麼講?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都有一份自尊,不太喜歡接受那些不好聽的話,尤其所謂直言直語,往往讓他受不了,於是對這些人就產生一種不好的觀感,結果就捨棄了他表現的知識;其實這個社會,常常扮豬吃老虎的很多呢,譬如金光黨之類的,看起來他們都很善良、很和藹可親、很能相處,對你好得不得了,可是我們要曉得,這只是一個緣,這個緣的內容是什麼?他的目的何在?要曉得他對你,你對他其實不是相同的嗎?所緣的這個緣是相同的,可是以人來講,你就變成不相同了。所以我們要談知識,“所緣之緣”是談你這個緣是善、是惡?也就是說,是利樂的還是傷害的?不是硬要分別那個人是善是惡。你一定要分別他,那是以人的自我意識來分別--這個人是好人,那個人很不好;我們曉得不好就是惡,好就是善,用這種分別,你再以人作為緣的話,於所緣之緣,的確從這個所緣上面,你就失去了他的知識經驗、他的智慧了。
為什麼談“所緣緣”?這就關係到我們人,以唯識學來講,你要怎麼樣能夠面對法相,然後去認識、了別;如果只談因緣、等無間緣,一旦你遇到這一些騙子,最後就是吃虧上當。為什麼?因為“所緣之緣”,你沒有把握這個緣究竟是什麼?!我們看看,在台灣不是常有這麼被害的現象嗎?結果害你的人可能就是你的朋友、兄弟或親戚。昨天還有一則新聞,一個計程車司機被勒死在計程車裡面,豈知勒他的人就是他要好的朋友。所以這中間,我們不要只看這個人“欸,很好”,他為什麼對你這麼好?你又為什麼要對他好?彼此的所緣是相同的,可是裡面的“為什麼”絕不相同;所謂“所緣之緣”,我們不要只抓住前面的“所緣”,而不會用知識經驗智慧去改變原來的;好比“這一個是好的,怎麼去提昇它?如果是不好的,怎樣使它變好?”所以除了所緣,必須還要另外有緣才有機會,這就是“所緣緣”。
其次再看第四個“增上緣”;這個“增上緣”跟提昇有沒有關係?很多人認為增上就是提昇,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為什麼呢?“提昇”可以說,它中間沒有一種刻意的、沒有一種願力的付出;譬如說“我盡心就好了”,你儘量做,可是要表現出來呀!舉個例,就說生產好了,工廠生產某一個產品,可以賣多少錢,如果要使這個東西賣得更多,你能不能提昇它的價錢?要想提昇它的價錢,必須要怎麼樣?要把品質變得更好是不是?要使品質變得更好,就不能夠說是提昇品質,應該說是“增上品質”!這樣才能提昇你的利潤。這麼一講,我想大家就比較容易瞭解,為什麼說提昇不是增上了。
因為我們談“增上緣”,其實任何世間法也都不離於緣;我常舉的一個例子,爬山,剛開始爬時,因為我們的身體在經過休養之後,氣力與體力都很好,一口氣可以爬到什麼地方;假使分段來看這山路,第一段是以自己的能力去爬;第二段呢?必須勉為其難的、像提昇自己、要把潛力都發出來似的往上爬;可是當我們爬到體力都消耗盡了,精神不濟了,若還想要爬到那個山頂上,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的話,怎麼辦?這一種就是增上的時刻,它不是提昇;為什麼?就像我們講學佛,“成就阿羅漢”,成就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都比較容易,真正要到達阿羅漢,那還真是不容易;就好像十地菩薩,從初地到七地都不難,進入到八地也還不是怎麼難,可是一旦八地完成,要想進入到九地、十地,那是真的很難,要突破這種難就叫做增上。
所以“增上緣”是一種最精粹,可以說完全沒有缺失,沒有傷害的緣就叫“增上緣”。如果就剛剛我講的例子,假使一個工廠生產產品,一定是因為市場的需要,這就是“因為什麼緣”,而“等無間緣”呢?就是不斷地生產;生產以後原來只在一個地區性銷售,慢慢擴大為全國性,甚至慢慢擴大到國外,於此就可以發現,“所緣之緣”就不同了,可是這只是一個行為而已,你所認識了別的只是一個那麼的產品而已,但是要瞭解,如果你的產品不使它愈來愈好,就說家電用品好了,若不是變得愈來愈方便、愈來愈省電,有更好的效果,只是賣你原有的產品而已,銷路會改進嗎?
所以說,最多只是發展你賺錢的這一種環境提昇了,可是提昇環境,而且還想永遠持續下去,必須要有“增上緣”,那就要“不斷的改良你的產品”,這種改良就是一種增上!改良之後增上的產品,才可以提昇你的利潤、酬勞。這是從法相上面建立,去看一個工廠的產品,怎樣去認識、了別,跟這個“緣”上面的關係。因為什麼緣,而不斷地在那裡起變化,然後怎樣加以提昇它;其實“所緣之緣”就是一種提昇,最後並不只是這樣;真正說來,從羅漢到菩薩,從菩薩到佛,這中間就有幾個階段都稱之為“增上緣”,什麼增上緣?譬如說阿那含到阿羅漢,要有增上緣;菩薩七地到八地,要有增上緣;就可以發現,我們一般講瓶頸,到達某一種瓶頸不能突破,就需要“增上緣”才能突破。“所緣之緣”只能夠達到某一種飽和點。
“佛法”是一個無量無限、無邊無際的東西;唯識學的“識”的範圍也是如此;所以以“識”而言,它的緣因為有什麼緣這不夠,還要有“等無間緣”不斷地在那裡變化作用,除了這個“所緣”之外還要有再生的一個“緣”,這是提昇你的一個方式。譬如原來是業緣,因為有菩提種子,就可以藉道的緣來提昇,這就是“所緣之緣”,可是這個只能到某一個飽和點,還不是一個突破性的;譬如“解脫”,若要究竟解脫必須要有“增上緣”,具“增上緣”才能完成究竟解脫,那是一個什麼現象?就是一個大自在的修行人!
從一個修行的人而言,怎麼去了別、怎麼去肯定呢?首先必須要具備“因為什麼緣”,而在這個緣中間還要不斷地去精進修養,可是這還是一個有限的,你必須要提昇,甚至提昇還不夠,最後還要增上!其實“得解脫”並沒有什麼,因為“得解脫”只是某一個問題被化解了而已;至於“究竟解脫”,也就是完全沒有問題了,當然解脫也就究竟了,可是這中間必須要有“增上緣”;也可以說是一個關卡,才需要“增上緣”,沒有關卡的話,可以說“增上緣”沒有用。那事實上我們學佛,一般都一定有不同的障礙、不同的關卡,使我們學佛之路不能夠走得順順當當的。
這就是我們談“識與緣”裡面的四個緣,所謂的內涵究竟說明什麼,這一節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