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二之二

另《楞嚴經》卷九、十中有段經文也是“優陀那”,法要相當重要,尤其是身處末法時期修行者的警鐸與圭臬;根據經文來看,也是佛陀無問而自說的警世良言,告誡弟子們及後學者禪坐清淨的重要。佛陀詳為弟子及大眾剖析五十種蘊魔的現象,對修行人如何才能免離魔難有殷勤的指示,尤其遇到道弱魔強的時代,學佛者、修行者都不可不慎,否則佛陀憂心的種種現象都會發生;荷擔如來家業者你我有責,必須熟讀佛陀的教誨,弘揚正法以報佛恩。

經文如下: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凭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我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五蘊)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註:這段經文是佛陀“無問而自說”的緣起,體裁是“修多羅”,內容是“尼陀那”,即因緣,下面會介紹。以下經文就是世尊對聆法者,不問而自說有關五蘊魔境之事,每蘊有十種魔境,全文甚長,此處僅舉色蘊部分為例,餘四蘊欲知其詳,請參考《楞嚴經》卷九、十。)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眾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為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常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魂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消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六是“尼陀那”,譯為“因緣”,是佛所說一切根本的緣起。本經的“因緣”在一開始,佛陀說此經的緣起,源於阿難應供獨歸,於途中遭遇摩登伽女幻術誘惑,差點毀戒,幸賴佛陀派文殊菩薩搭救而解危,阿難慚恧而開啟佛陀說經法要,因經文太長而從略。一般說來,每部經都少不了“因緣”,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以“修多羅”的方式來呈現的,如前面介紹佛陀無問而自說的因緣即是。

  七是“阿波陀那”,譯為“譬喻”;是佛陀說法以譬喻開示眾生,令得解悟。佛陀在很多大經裡面,比方《妙法蓮華經》、《楞嚴經》等,都曾提到:“智者因譬喻而得解”;可見理論不能讓人悟,理論反而讓人易生所知障。佛陀是一位真正偉大的教育家,他重視“譬喻”的方法,用啟發式的教育,容易喚醒人覺悟的自性。比方佛陀度兒子羅睺羅出家之後,羅睺羅才十來歲,又聰明又佻皮,是個喜歡作弄人的小搗蛋,大家對他傷透腦筋又無可奈何;他作弄人的本領不是小事,那時沒有像現在代步的車子,人出外是靠雙腳走路的;當別人從老遠的地方跋涉前來要見佛陀時,搗蛋的羅睺羅常會作弄人說,佛陀現在不在此地,然後亂指地方,讓參見的人走冤枉路,這讓修行人很傷腦筋,氣也不是、不氣也不是,漸漸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了。羅睺羅在僧團是不受歡迎的,有時僧人來掛單沒地方住,有人就會佔用羅睺羅的房間,然後把羅睺羅的寢具放到廁所去,頑皮的羅睺羅不會讓人生起惻隱之心,最後是佛陀擔心小孩被蛇咬,才開了比丘可以帶沙彌共住兩晚的例。

    羅睺羅什麼時候才開始改變?最後終於成為一位極有修養的密行者,而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中之密行第一。佛陀有次外出回來,羅睺羅打了一盆水給佛陀洗腳,水髒了,佛陀讓羅睺羅把水倒掉,盆子尚覆著,佛陀要羅睺羅朝盆子倒水,怎倒得進去?於是佛陀對羅睺羅說:「人若背著真性就裝不進真理,就像盆子覆著就裝不進水一樣。」羅睺羅就在佛陀善喻啟發的教育下日漸脫胎換骨,終成了一位出類拔萃的密行者。

  八是“伊帝目多伽”,譯為“本事”,是諸菩薩及眾弟子未達佛果前所行的事記,或是佛陀說菩薩或者弟子們過去因緣的事蹟。範例:《楞嚴經》卷五、卷六所載佛陀弟子及菩薩們各述二十五圓通即是,而且,這些“本事”都有“因緣”─“尼陀那”的成分,形式也都是“修多羅”的體裁。又如《佛說護淨經》裡面記載:

「往昔佛共阿難行,遇值一池,東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深四十里,池中有蟲,其形似科蚪,形黑如墨。佛語阿難:『識此池中蟲不?』答言:『不識。』佛語阿難:『此池中蟲者,十方世界大眾僧,食不淨食,墮此臭穢糞屎池中,常食不淨,五百萬世中受此苦惱竟,後五百世中復墮餓狗中,常食不淨,復墮豬中,五百世常食不淨,復墮蜣蜋中常食不淨,亦五百世得出為人,常生貧窮家,衣不覆形,食不充口,常食糠飯,恒飢不足。』佛語諸比丘:『有如是者,受罪尤苦,無量無邊。』誡語後世末法中諸比丘,不可不慎!……往昔比丘新得阿羅漢,有結業身有便利患,夜闇上廁,見一比丘,在廁邊呻吟。阿羅漢語是比丘:『汝本好用意人,云何墮餓鬼中,呻吟如是?』餓鬼比丘答言:『我餓渴來久,五百餘年不見漿水,正欲趣廁用食不淨。護廁鬼神鐵杖打我,不得近廁。憶念本曾作比丘知僧事時,是用觸眾僧淨食,以不淨食食眾僧,故致此殃。』遇值阿羅漢善知識,阿羅漢為比丘,僧中燒香咒願,即免餓鬼,還復人道。」

    九是“闍陀伽”,是“本生”;“本生”跟“本事”不一樣,本生是佛陀自己本生的故事,也就是佛陀因地受生的故事,佛陀自己說他前世受生的故事。比方佛陀曾說他是修行人身上的小蝨子,連小蟲他都做過,因為常保覺性,精進於道,所以終能脫苦修行以臻菩提,完成圓覺成佛之路,以此勉勵行者;其他像《佛說本生經》、《菩薩本緣經》、《六度集經》等都記有佛陀過去生的故事。如《佛說譬喻經第五十五》云:

「過去無數劫時,有獨母賣麻油膏為業。時有比丘,日日於是母許,取麻油膏為佛然燈,積有年數。佛後授比丘決,汝後當作佛,諸天國王人民悉往賀比丘。比丘言:『我受恩。』獨母聞比丘授決,便到佛所白言:『此比丘然麻油膏者我所有,願佛複授我決。』佛言:『此比丘作佛時,汝當從其受決。』佛告舍利弗:『是時比丘者,提和竭佛是,時獨母我身是也。』」

    十是“毗佛略”,譯為“方廣”,指佛陀所說方正廣大義理之經典;《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中說「是大方廣經典,十方諸佛之所修行、之所護持;諸佛之母、諸經之王、妙義之藏、菩薩之道」,說明了方廣經典是成佛的秘藏。持誦方廣經功德無量,經中說:「佛言:『善男子!若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以用布施,不如聞此經名……,若人以十方世界滿中珍寶以用布施,不如有人書寫大乘方廣經典,乃至一字一句或復一偈,福多於彼。」又說:「若人聞是方廣經典,歡喜信敬,書寫讀誦、受持禮拜,稱是經中一佛、一菩薩名者,是人現世安隱,不見諸惡。若其命終,我等菩薩前導是人,迴向我國共生一處。何以故?受持是經故。受持是經者,即持佛身,持佛身者,當知是人,即是菩薩。」以及「復次善男子,於我滅後,有能眞心禮是十方諸佛、十二部經、諸菩薩僧者,是名報三寶恩,即滅十惡五逆及謗方等。滅是罪已,……今是經中諸大菩薩摩訶薩……或有菩薩得畢竟智,皆由禮是三世諸佛;或有菩薩得悟第一義諦,皆由禮是三世諸佛;或有菩薩得首楞嚴三昧,皆由禮是三世諸佛。」又說:「大通方廣,威德力大,不可思議,能使破戒五逆、誹謗正法、邪見煩惱,悉得除滅。」由此可見方廣經的威力;佛陀又說:「菩薩大士遊三界中,以大悲爲本;處此穢土,和光不同塵,是名難思議。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閒,行慈及大悲,身語及意業,悉皆獲清浄;應墮三惡道,現世受得除。菩薩生此土,不應懷憂怖,設有惡道罪,頭痛則得除。所以者何?若人欲斷縛,滅除諸煩惱,雖生此惡土,護法增智慧。億劫在淨土,常受淨戒行,不如生此土,從旦至明日。我見阿閦佛國、西方安樂土,二國甚清淨,亦無苦惱名,於此作功德,未足以爲奇;若人於此土,能忍不可事,亦教前人忍,其福最爲勝。是故菩薩,行於此惡土,濟度諸眾生,勿懐煩惱憂,堅固菩提心,必得無上道。」所以我們要知道,方廣經是佛陀在娑婆界弘法的中心旨趣,也就是大乘經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