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 (四十九)

祛風除濕穴

 

 祛風除濕穴指的是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這類穴位,對保健而言,也就是用來緩解經絡酸痛的穴位,包含五十肩、關節炎等。這類的穴位共計十二個,包含:

.胃經:伏兔穴、陰市穴、梁丘穴、犢鼻穴、條口穴、肩髎穴(三焦經)、膝關穴(肝經)

.奇穴:臂中穴、鶴頂穴、膝眼穴、陵後穴、髖骨穴

這些穴位多半(九個)集中在腳關節附近,含伏兔、陰市、梁丘、髖骨(在梁丘穴側旁1.5寸)、犢鼻(外膝眼)、膝關、鶴頂、膝眼、陵後(陽陵泉後方)等穴,手關節則有肩髎穴,胃經的條口穴則在小腿上,約下巨虛穴上方1寸,有“肩凝穴”之稱。

 

  風性輕揚,具有游走的特性,濕性重濁,具有向下的性質,因此體內風濕易集中在腳關節處,造成關節附近不定處的疼痛。我自大學時期因打球受傷未癒,由右腳踝開始疼痛,逐步演變成腳關節疼痛,乃至手關節亦不定時疼痛,但主要還在於腳關節難預期的疼痛。雖然痛的時機與天候關連性不大,不像許多人抱怨關節像“氣象台”一般,但二十餘年的不定時疼痛,卻是一個繞不過的煩惱。當時看國術舘,看外科,吃過藥,打過針,也練過氣功,緩解一陣後,仍然三不五時地疼痛。直到有一次,同修帶我到一家國術舘拔罐,痛了一、二天,才算把舊傷緩解下來,但關節風濕痛依舊沒完全好。直到學習經絡保健後,才逐漸的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再次把舊傷逐步調養回來。

 

 濕性重濁黏膩,所謂“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痰濕一旦在體內堆積,要袪除就比較困難。我過去右腳踝受傷,累及右腳關節,再因此影響到左腳關節及腳踝,使得受傷的關節處成了痰濕聚集的溫床,加上我過去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因此使膝關節成了體內風邪、濕邪的大本營,導致了我二十餘年腳關節不定時的酸痛。體內痰濕的形成,與飲食有極大的關連,現代人常有飲食過量、營養過剩的問題,這些都會造成體內的痰濕。我過去即有飲食過量的問題,而且曾有暴飲的習慣,汽水、可樂當水喝,曾有一餐喝下超過二千西西的可樂,也難怪後來的我會有關節處長期風濕痛的問題。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長期關節的疼痛,正是來自於過去暴飲暴食的惡習,其後雖已逐步改變了這些惡習,但在體內已形成的濕邪濕氣,仍需要一番功夫才能逐步去除。記得過去曾有一位中醫師把我的脈,講了我身體的主要狀況,就是一個“濕”字,我當時也不懂甚麼是濕,後來才知道濕有外濕、也有所謂的內濕。外濕是自然界的水濕,例如採收筊白荀,長時間把腳浸在水裡,容易被外濕所感;內濕則是體內產生的濕氣,例如暴飲暴食,就容易在體內形成痰濕。

 

 至於風邪,也有外風、內風之分。外風是外來的風,包含自然界的風,及電風扇、冷氣等電器產品,對著出風口吹風固然較涼快,但容易感到風邪。尤其是身體內側的皮膚較為柔軟,夏天穿著無袖的內衣,或露出肚子睡覺,加上吹風、吹冷氣,很容易感得風邪的侵襲。內風多為肝風,主要與情志有關,肝主疏泄,而怒傷肝,人生氣時,會影響到肝氣的運作,使肝氣紊亂,疏泄功能失調,會由此引動肝風。記得我過去有一次怒氣上升時,曾有瞬間頭暈的感覺,這就是怒氣引發肝風的現象。“風為百病之長”,風邪能帶其它邪氣侵入人體,例如感冒,風能帶著寒氣侵入人體,風性輕揚,它常把寒氣帶到後背部、後頸部(項部),乃至頭部,而造成項背拘緊、頭痛的現象。在春雨、梅雨季節,風容易帶著濕邪進入體內,而造成全身多處酸痛的現象。

 

 若膝關節有風濕痛的跡象,即可利用這些位在關節旁的袪風除濕穴來保健,以緩解疼痛的現象,如圖一所示。就個人保健經驗,膝關節剛開始疼痛,已影響上下樓梯時,多半是內側的經絡穴位不通,這時取穴主要以位在肝經的膝關穴為主。膝關位在脾經陰陵泉穴後方一寸,保健時,這兩個穴位都按,緩解效果十分顯著。按揉時,多數被按者這兩個穴位都會很痛,按揉幾次後,許多人都會有比較鬆、比較能走路的感覺。再多按揉幾次,以中等力道約一、二分鐘,重等力道則依個人耐受程度而定,保健效果通常還不錯。按完後,有些人痛點由內浮出來,這時碰一下就會痛,表示聚在穴位裡的部份寒濕邪氣等已清理出來,此時應等到邪氣散去,一碰不太痛時,才能再按,一般約需二、三天的時間,因此第一次按揉後,需等待這些邪氣散去後再保健。尤其是身體較虛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按揉力道要小一些,時間要長一些,兩次按摩間距要多隔幾天。

 

 一般而言,當人有膝關節疼痛時,我會先問是內側或外側痛,內側先取膝關、陰陵泉兩個穴位先保健,若無顯著改善,則會按附近的經筋作判斷。若在膝關節外側上方,則會依疼痛的位置,先判斷是胃經不通,還是膽經不通。若是胃經,則取伏兔、陰市、梁丘等穴。有一次我右膝關節疼痛,按了關節四週的許多穴位都沒緩解,後來看了針灸歌賦,有膝疼痛時“陰市能解”的說法,因此我就取陰市穴保健,果然效果不錯,有點紅腫的膝關節終於好轉了。胃經這三個穴是屬於袪風除濕的穴位,對於緩解不定處的疼痛應有效果,只是當時我並不知有功效分類法,因此當時並沒有注意到是否不定處的疼痛是否有緩解。

 

 若疼痛在膝關節附近,則可取鶴頂、犢鼻、膝眼等穴位。犢鼻與膝眼是位在膝蓋骨(臏骨)下方的兩個凹陷處,有如膝蓋上的兩個眼睛,故有膝眼之稱,在外側者為外膝眼,又稱犢鼻,為胃經穴位,而在內側者為膝眼,為奇穴(不屬十四經絡)。有一次,一位鄰居說他膝蓋附近有點痛,又指不出痛點,我在膝蓋四週取穴,都按不到痛點,唯獨這兩個穴位有點痛,但按揉一下就緩解了。由於他身體健壯,因此判斷他是最近太累了,是勞損造成的短期疼痛,故按這兩個袪風除濕穴,就緩解了在關節附近游走的風濕疼痛。有人膝關節疼痛時,指的疼痛部位在膝關節裡,這時我會按位在膝蓋骨上方的穴位,含鶴頂、梁丘、及髖骨等穴位。就個人保健經驗,按了這些穴位,若疼痛還沒緩解,則可取膝蓋上方胃經、膽經、脾經、肝經的經筋來保健,效果通常還不錯。

 

雖然在中醫用藥上,祛風除濕與舒筋活絡這兩類的用藥是不同的,但在酸痛經絡保健上,這兩類的穴位都可作保健之用。目前我在實際保健上,主要係以局部保健為主,因此將這兩類合而為一,同時取用,並沒有刻意分別。換言之,在酸痛保健上,袪風除濕穴與下一單元的舒筋活絡穴可相互配合使用,保健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