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8期2015年4月合刊
為什麼六波羅蜜一開頭都要談布施,不談禪定、智慧與精進?為什麼初地菩薩是變化位?初發心就可以稱作菩薩?
所以不講等分,不是把經過的路程平均等分,而是依於修養、依於具備的條件來看。因此菩薩十地,從變化位“初地到四地”,而後提昇位“四地到七地”,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分配?因為最後的增上位是當你提昇到某一個程度,沒有辦法再提昇了,那是一個什麼境界?就是第八地不動地的境界,為什麼稱第八地叫做不動地?就是說它“如如不動”,但是這“如如不動”只是說修養、知見,在道理方法上的正知與正見,還有正行都已經到達一個標準之上,當然不再需要「我還要加把勁!才能到達什麼境界」,因此在這中間,要看菩薩跟佛的關係,如到達七地叫“等覺位”,相等於佛的一種修養,因為佛陀是依於一些道理方法,依於什麼心願而完成的,當然這是以智慧來說相等於佛的修養,而要到達八地以上,九地、十地就叫做佛鄰位,相等於已達跟佛是隔壁了,就差那麼一點。
所以佛鄰位就是“等佛”,比七地要有修養,如果以圓滿的程度來講,佛位是一個整體的圓,進入到這佛鄰位或七地、不動地的話,就像圓圓的西瓜把它切成一片一片,到達七地就是這西瓜完成的一片一片,也就是完成一個整體的圓的條件都有了。而到達八地以後就是把一片一片組合成圓,慢慢完成一個整體的圓,所以這叫做增上,是一片一片慢慢去組合的,組合到什麼程度?一直到完成了那一個整體的圓,才是真正的佛或是如來。這是我們對菩薩的認知,有了這個認知,也知道菩薩是因眾生而成,那眾生呢?只有人才有機會學佛修養。所以說「人乘佛法」,因為佛法只有人才有資格搭上這法船到達彼岸,離苦得樂、得究竟!所謂究竟就是成佛、成菩薩。這是菩薩跟眾生相互之間的關係,必須去認識、了解的一些道理與方法。
其次再看成就菩薩是關係到“六波羅蜜”、“四無量心”,為什麼六波羅蜜一開頭都要談布施,不談禪定、智慧與精進?為什麼初地菩薩是變化位?初發心就可以稱作菩薩?
要曉得依六波羅蜜的布施波羅蜜來講,要先有這種供養三寶的心,因為親近三寶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這種心一發起就可以成為菩薩了。只是這種菩薩的地位不是很高,只是發起一份歡喜心而已。發起歡喜心又怎麼能脫離污垢,親近清淨呢?所謂清淨是講乾乾淨淨。所以要怎樣遠離污垢,親近這些乾淨?就要有道理與方法,才會一提到六波羅蜜就談“戒、忍、精進、禪定、般若”,這就是關係到菩薩十個地位,相關的修養、次第的成就,這次第是依於六波羅蜜來說,所以菩薩位十個等分,六波羅蜜最後一個是“般若波羅蜜”,第五個是禪定。禪定是不亂,那是什麼境界?如果完成了禪定就進入到不動地,單只是進入,並不表示你完成了,因為還必須具備圓滿的智慧才可以。
所以菩薩法是六波羅蜜法,六波羅蜜法為什麼第一個講布施,把般若擺在最後面?這關係到依菩薩的地位有十個等分,我們講次第是說慢慢修養,修養到什麼樣的境界就是第幾地的菩薩,怎麼去看他是進入到四地了?講菩薩十地的四地,如果以六波羅蜜來講,必須要有精進波羅蜜的修養,才能進入並完成了四地,開始要往五地的時刻,為什麼?因為精進是有條件的。所謂精進,一定是在依教如法的前提之下,依什麼教?是指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於知見已建立起來,於行法已經在行了,才有辦法談得上精進。如果連道理都還不了解,方法也很陌生的話,根本談不上精進,只是在學習而已。學習跟精進的距離是很遠的!為什麼菩薩四地,初地到四地是變化位?因為這階段在學習上可以學,也可以不學,但是學到了某一種程度才有提昇的機會。
看讀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還有研究所,開頭唸中學,可能後來不唸了,進入大學呢?會不斷的去提昇,如果進到研究所,以博士學位而言,那就是一種增上的現象。碩士學位等於提昇位到達了七地,就是提昇到最高境界了。為什麼?因為大學分科系,畢竟不是完全的專業,研究所裡面的碩士才是完全的專業。我們看大學生唸四年大學,要修學的東西有多少?進了研究所就完全不一樣,這是以譬喻來說,並不等同就以這種方式去分辨十地菩薩;必須知道十地分為變化位、提昇位、增上位,那是關係到六波羅蜜的修養。
再者,假使六波羅蜜全部都完成了,是不是就肯定是菩薩?以修養而言還是自利、自度,如果還要利他、度他,就必須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心是講心願,是慈悲喜捨的心願!如果沒有慈悲喜捨的心願,想要進入到八地如如不動都不可能,為什麼?因為“慈悲喜捨”是要付出的,如果自私自利,僅可自度,若要想利他、度他,必須要有慈悲喜捨的心願,這才是真正的菩薩。這菩薩位不一定非要到八地不可,在提昇位進入到四地以後,也就是五地、六地、七地你都有度人的資格,因為道理方法的內容就已經告訴我們,這條件是依於六波羅蜜修養而來,可以說禪定波羅蜜能到達不亂的境界,就不會計較:「我這麼付出會怎麼樣?」因為你有慈悲喜捨的心願,當然就不會擔心害怕,也不會有很多的顧慮,就是因為有禪定圓滿的修養,已經達到不亂的境界,有圓滿的智慧。談“慈悲喜捨”不是以一個什麼標準才叫慈悲喜捨,只要有這種“慈悲喜捨”的心願,做多少算多少,都叫慈悲喜捨。
所以“慈悲喜捨”稱之為四無量心,因為它並沒有限制。“無量”不是說沒有辦法計算的無量,而是說沒有限制。只要達到這一種慈悲喜捨的心願,你做多少都叫做“無量心”,因為沒有限制你能做多少!只是功德的饒益性的差別而已,不是四無量心有差別,而是饒益的功德有差別。那要到什麼程度?就是自利可以利他了,自度也可以度他了。進入四地到七地你都可以完成,但是真正要到達八地的話,的確不容易,為什麼說像爬到山頂上,要往上爬到最後的關頭是不容易的!那種難度若沒有到達那種境界,幾乎無法知道,但還是有一些方法、道理。譬如說“善慧地”,是說智慧的表現、完成的結果是絕對的利益,假使還有缺失,都不能叫善慧!也就是運用你的智慧,行慈悲喜捨,當然它的基礎是六波羅蜜的修養。
再看最後一個“法雲地”,為什麼要講法雲地?一般講天上的雲假使成為雨的話,這雨很可能不夠或過分;不夠則大地需要的不圓滿,過分就會變成水災那也不圓滿,而法雨就不一樣;只有絕對的利益,不會造成不夠或過分。所以在講經說法時,為什麼警惕我們不要說“過人法”?所謂“過人法”就是超越這個人能接受的條件,或說法的人自己具備的條件也不能踰越。說“過人法”有說者以及說的對象,兩者都關係到“過人法”。以“法雲地”來講,的確在於雲而後成為雨,佛法為什麼要講甘露?並不是一般講的「久旱逢甘露」,絕不是乾旱得太久了下點雨就叫甘露,甘露是剛好能滿足大地的萬物,而且不會造成不夠或過分,這才叫甘露,是「絕對的饒益性」!所以談菩薩先不要忘了是眾生,眾生就不要忘了是以人為主,人才能學佛。可見先要對人能認識,才有機會談菩薩,怎麼去認識人?告訴你一些佛法的道理方法照著去做,就有進入菩薩的機會。而進入菩薩,從初地到四地會起變化、會退失,進入到四地以後到七地,已經是一種不斷提昇的階段,而到達八地、九地、十地,就是一個增上的修養。其中的原因就關係六波羅蜜的修養,但六波羅蜜的修養以什麼為標準?譬如布施,布施到什麼程度?持戒,持到什麼程度?其實這六個波羅蜜都要到「圓滿」的程度,才談得上是八地以上的菩薩!
講到這裡對菩薩與眾生於修養、道理方法都講完了,還有一點必須補充的:當一個人成就了菩薩以後,是什麼?做什麼?因此有一個名字叫做“補處菩薩”;補處菩薩在哪裡?在娑婆世界的哪裡?其實還是在欲界,就是在兜率天。所以如果要想成為補處菩薩,一定要完成七地的菩薩位,完成七地的修養才有機會去兜率天,進入兜率宮,也就是彌勒菩薩現在住的地方,叫做“兜率內院”或“彌勒內院”,必須要七地以上才有這種機會。但是到兜率天要有什麼樣的機會?只要四地完成就可以去兜率天了,但沒有機會進入彌勒內院,要七地完成之後,已經有提昇的完成的基礎,才可以進入彌勒內院,在那地方修行辦道,再慢慢提昇、增上為八地、九地、十地,否則只有等待再世為人,然後視你根基的深厚,一下子很可能就到達六地、七地,當然就有成就八地、九地、十地的機會。
所以成就七地才能進入兜率天內院,而四地完成進入提昇位了,才有機會去兜率天,但是不能去內院,一定要七地完成了才能夠去內院,這是先要了解的。如果只是有了四地的樣子,還是不能去兜率天,而一般講的「不修今生,修來生」,你還要有功德、要有福報,才能到其他天道去享福,所以原來“補處菩薩”,是要進入到彌勒內院修行,完成了八地、九地、十地之後才能成為補處菩薩。補什麼處?原來你是發願生生世世來去娑婆世界度眾生,暫時在彌勒內院完成了十地位,肯定了菩薩的結果,一個圓滿菩薩的結果才能叫補處,還在七地的話不叫補處,只是在兜率天院。所以補處是彌勒內院那個地方,你的願是來去娑婆世界,因此講娑婆世界的補處菩薩是來自彌勒內院,完成了菩薩十地位的這種菩薩,才有資格成補處菩薩,這一段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