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45 唯識的建立--識與緣

    “性決定”,有很多學唯識學的把“恆隨轉”跟“性決定”當成是同一個,為什麼?因為“恆”是講種子的本質,“性”還是種子的本質,也就因為這樣,就是說前面隨轉是因為隨著環境的不同而轉變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0期2015年6月合刊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現在談的還是種子的內容。前面談過種子有剎那滅的,有果俱有的,還有恆隨轉的,現在我們談後面的三個。

 

第四個叫做“性決定”,有很多學唯識學的把“恆隨轉”跟“性決定”當成是同一個,為什麼?因為“恆”是講種子的本質,“性”還是種子的本質,也就因為這樣,就是說前面隨轉是因為隨著環境的不同而轉變的,可是這裡談性決定是依於種子性來決定是善是惡,聽起來好像是一樣,事實上不一樣。前面說得很清楚,譬如一個壞人在家裡面是個孝子,在外面是一個非常惡劣的人,可是他那個惡劣並沒有消失掉,惡劣的本質還是存在,只是隨著環境的不同而表現的不同,他的種子並沒有改變。

 

第四個講“性決定”呢?還是談種子性,也就是種子的本質,為什麼談性決定?因為以本質來決定他所作的是善是惡。譬如說原來的業力種子是惡,他所完成的行為決定就是惡,因為他的本質不變,並不因為業力種子發出來是惡,所作出來的反而成為善的,那不可能;因為這是依於種子發出來,這個發出來,我前面有講它的道理,就是要有行為表現才能決定什麼,這裡就是談行為表現引發你的是業力種子,還是引發你的是道的種子;而業有業的本質,道有道的本質,一旦引發出來,的確就可以決定。

 

可是這不容易把握,舉例比較容易把握,譬如人有時候在生氣很不歡喜,恨不得舉手揍人,但是往往在一剎那之間本來舉手想揍人,結果適可而止不打下去,這是什麼現象?就要瞭解裡面的種子性絕不是惡的,只是一時的氣憤,這種氣憤並不表示引發的就是種子的本性。所以是以種子的本質來決定,決定什麼?他的行為完成的結果。舉一個例子,煩惱、菩提這是一般人最熟悉的,煩惱就是業性,菩提當然是道性,如果以性決定的種子的涵義來講,如果發起的是菩提種子,本質當然是屬於道,你的行為決定所作的當然是在道的修養上去表現;但是此中會產生疑問。

 

譬如這個人道心發起了,就是菩提種子的發起,為什麼有的發起後沒多久就變了?這就要瞭解什麼叫做“性決定”。一旦菩提種子發起了,也就是道的現象顯現了,至少在發起的時刻,所有的行為決定的是道,絕不會發起的是菩提種子,結果所做的是壞事;如果是做壞事的時候,決定他的行為一定是業的種子,就是惡的種子,所以“性決定”,就是種子性來決定,不是一個行為來決定本質,行為決定本質那是在後面還會講這種道理,現在只是談這種依於種子性本身就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的產生才會推動你的行為怎麼表現,所以有時會因為所謂的種子的涵義而產生誤會。

譬如說這個人煩惱,你勸他念念佛就不煩惱了,那你要瞭解煩惱的種子並沒有消失啊,也就是煩惱的那個種子性還是存在,因為他只是暫時轉移一個方式,其實他煩惱的本質還是在。為什麼?如果他不念佛了,就又恢復原來發出來的種子性;所以說種性或者種子性來決定他的行為,就是這種道理。要看一個人是善的行為還是惡的行為?其實還是很容易發現。譬如母親對兒女有時生氣,因為兒女們不聽話或者不乖,或者做壞事?就要瞭解母親生氣的種子是什麼種子?其實是善不是惡,那什麼樣的情況會顯現惡來?譬如因為夫妻的關係,產生一種極端的、惡劣的情況,往往做母親的對先生沒有辦法,說不定就會把氣出在兒女身上,這時就知道母親的種子性是什麼?而這惡的種子性的來源,是因為與先生之間的關係而決定她的行為,所以“性決定”是談種子的本質或是業性、道性,或是善性、惡性來決定行為,叫做性決定。

 

其次是第五個“待眾緣”:“待”就是等待,“眾”就是多數,如大眾、眾生。待眾緣跟種子怎麼放在一起說它的道理?因為種子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一定要有外面的色塵緣境引發,為什麼“待眾緣”要好幾個以上的緣?我們曉得“眾”是多數,不是一個單一的緣,是兩個以上的緣來引發種子的現象;舉例來看,這個人很有佛緣,很有善根,但是他就從來不學佛,甚至根本不跟佛教打交道,那是不是他跟佛就沒有緣?其實佛不是緣,而是於時間、空間所包含的內容,這一些才是緣。

 

在台灣常發生這麼的事,過去在美國也有,美國幾乎都是以天主教、基督教做為宗教信仰。如在美國本身原來是基督教或者天主教,來到台灣以後慢慢居然信了佛教,甚至於出家,這個不是一下完成的!其實是因為很多的緣引發,而完成原來有道的種子顯現,所以“待眾緣”是一個需要時間、空間,還需要很多緣境才能引發出種子來。

 

現在台灣的寺院也有從非洲來的人,尤其是回教的國家,並不是一到台灣就信佛教,原來是在電視上或者在廣播上、報紙上,看到有關佛教的一些訊息,就引發了某一些種子,這種發動的情形是不是完全發出來?其實他一旦有機會接觸到佛教或佛教的人與事,原來處的環境肯定百分之一百都是回教的話,因為過去曾看報紙、看電視、聽廣播,知道佛教的情形,但也只是有了單一的緣而已,所以種子並不能發出來,必須再有其他的緣引發,這時就完全可以改變他的行為,但也不是所謂的改變種子,是原來就有這種菩提種子,只是原來單一的緣不夠引發,因為擁有的力量並不夠,所以一旦再有緣就很容易使菩提種子發出來,這個“待”就是需要等待,需要時間空間才能完成,才叫“待眾緣”。

 

  有時一些人出家了,結果還俗去信基督教、信天主教,這種子的“待眾緣”怎麼解釋?要瞭解他原來出家顯現的是菩提種子,也就是佛教的道的種子,還俗了以後一定又是另外一個種子的顯現,所以不是同一個種子,甚至於再去信別的宗教,那又是別的種子的引發,不要把它當成現在是什麼,永遠都是這個樣子,可見是以某一顆種子來說,絕不是扯來扯去的。種子的本身絕不變,但是人的種子不管業的、道的不只一個,無始以來所造作完成的都是種子,所以有時會說怎麼搞的?這個人原來是個修女,怎麼現在變成一個比丘尼了?要瞭解她原來的種子性所處的那個環境,以及那些緣境就是如此,一旦有了另外的緣境,引發的是另外的種子,因此與修女身份那時刻的種子又不同了。

 

就會發現每一個種子的發出,所關係到緣的內容、利害關係,所謂的因果關係,發起的現象都不同,因此每一個種子所發起的都是由不同的緣,絕不是不同的緣引發不同的種子,可見任何一個種子是善是惡,或者是道,都需要有一個緣來引發,順便補充一下,一個種子如果是因,一旦顯現果之後,原有的種子可以說就消失了,假使在這當中產生了另外的變化呢?雖然處在同一個緣境,但是發起的種子性不同,譬如很多人眾緣和合出家了以後,他處的環境使他成為出家人,為什麼他的菩提種子性發出來後,在寺院不以正信的佛教去修學,反而去搞所謂的邪魔外道?要瞭解所發起的種子跟原有的種子絕不相同,所以緣境並不能改變種子,可是種子一定需要不同的緣境才會產生,這叫“待眾緣”。

 

其次再看第六個“引自果”,“引自果”在文字上看,好像是引發自己的果,不是這麼解釋!其實引自果不是談自己,是談自然性。為什麼談自然性?要引發這種自然性當然果與種子是原來的,假設煩惱業種子是屬於惡的種子的話,這時以引自果來講怎麼解釋?就可以看當業的種子顯現而生起煩惱,會發現有的人生起的煩惱很嚴重,而且時間拉得很長;有的人可能煩惱一下就算了,時間也很短,其中的自然性在哪裡?就先要瞭解幾個名詞─“因、緣、果、自然性”,這四者是同時存在的。引就是引發,譬如一些學佛的人,當聽到廟裡撞擊的鐘聲,頭一個想到的當然就是寺院,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因為鐘聲引發一種自然性,但是“引自果”這個果是不是肯定的?我們曉得基督教、天主教也有鐘聲,可是不要忘了它的自然性不同!為什麼佛教的鐘聲跟天主教、基督教的鐘聲絕不一樣?都是鐘聲,但自然顯現的、引發的感情、自我意識的引發絕不相同。

 

再看現在台灣有一種示範公墓,就是有很多地區蓋了一些公墓,用代表性的,譬如白色的牆、藍色的瓦,蓋得像宮殿式,難道佛教的就一定是橘色的瓦、黃色的牆壁嗎?再看國父紀念館,不是蓋得跟佛教的殿堂一樣?所以於物相而言,不要捨棄它的自然性,如果捨棄自然性,結果一看到國父紀念館,會說這就是佛教寺院,這種結果是不可信的!

 

所以“引自果”,引是引發,自是自然性,即使你是個佛教徒,以自然性來看,譬如你生起的是一個道的種子,不能夠因為看到這種自然性,就完成你的所謂的“就是佛果”,或者是一個道的果;聽鐘聲引發,但是不要忘了鐘聲是一個自然現象,你的結果不因為聽到廟院裡的鐘聲就去出家了,或者就去學佛,你也不會因為看到一個殿堂,就認定那就是佛教的殿堂;看看北京的皇宮,在概念上,你一看簡直就是一個大的寺院,所以從果相上面去看自然性,不能夠捨棄自然性,如果只從果相上去確定,認為就是這樣,那就完全捨棄了自然性。

 

像《楞嚴經》也是一部屬於唯識學裡共同的經典,其中不是有這種話?「是因、是緣、是自然性」;如果只談因、談緣、談果,捨棄了自然性的話,這個佛法就不會圓融,就會有缺失,而佛法是沒有缺失的!所以引自果,這個“自”千萬不要把它當成自己的自,這個自就是自然性,或者講本來就這個樣,也就是大家都公認的樣子,都稱之為自。譬如鐘聲就叫鐘聲,鐘聲並不能代表什麼,它只是一個聲音,看看敲鐘或者敲鑼的聲音,常常不是也有一些園遊會敲鐘、也有敲大鑼的,但是它的果相是什麼?在這個時候所引發的什麼,不能捨棄它的自然性。

自然性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概念,它不是一個肯定的因、肯定的緣或者肯定的果,所以中間還是有很多內涵,如果一定要取一個名詞,這個“自”講自然,就是我們說的“本來就是這個樣”!“自”可以這麼解釋。譬如看到電燈,在概念上,日光燈也好、燈泡也好,不管是什麼燈,只要是通電的都叫電燈,可是話又說回來,雖然果相都叫電燈,你不要忘了裡面有自然性;譬如有顏色的不同、冷熱的不同,甚至還有直流電、交流電的不同,這裡面的自然性就太多了,也就是本來的;這本來就是依於你眼睛所看到的引發你的第六識,再產生第七識,而後將第八識裡面種子引發出來,因此不能夠只是這麼一貫作業就完成了,因為不能捨棄它的自然性,這就是引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