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部出處:高僧傳略記期數:301期2015年7月合刊
本寂(840~901),唐代僧,泉州莆田(福建古田)人,俗姓黃。乃禪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世稱曹山本寂。因其家鄉多出文人學士,儒風甚盛;因此,幼小即受儒學的熏陶,稍長之後,已頗有學問。十九歲,父母同意他出家,遂到福州靈石山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他少年老成,行止威儀,有如老比丘。
唐咸通年間(860~873),禪法興盛,尤以大溈山靈祐之禪法為最盛,而石頭希遷、藥山惟儼之禪法稍歇,時洞山良价闡揚石頭之禪法,往來請益者雲集,本寂即是其中之一,他在眾多學僧中木訥寡言,處眾如愚,然得洞山密受宗門玄旨。後開堂於撫州吉水,改名曹山,以表思慕曹谿之情。未久,遷往荷玉山(或謂師以該山改名曹山),學僧雲集,大揚洞山宗風,講授洞山五位之旨訣,成為叢林之標準,並註解《寒山子詩》以饗學人。
在《指月錄》卷十六謂洞山五位君臣頌: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偏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裡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白雲老禪師在《禪論微言》中說:這五位君臣頌的用途,是為廣接上中下三根行人而開,他的本意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正中偏:正者體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乃正位之體處,具備用、事、相之位,是能具為體,所具為用;故以能具之體,定為君位,為君臣五位之君位。學者始認體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為修行之位,是功勳五位中第一位;配合大乘的階位,則與地前三賢之位相等。
第二、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體,以能具之用,定為臣位,為君臣五位之臣位。於修學上論,則為正認事具之理,用中之體,達於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位,即是大乘法中之見道。
第三、正中來:是有為諸法之如理,隨緣,真性緣起,猶君視臣之位;學行之人,如理修事,真性作行,乃與法身菩薩,由初地至七地同樣功用修道相等。
第四、偏中至:於此位是事用全契於體,歸於無為者,乃臣向君之位;修學行人於此中終日修而離修念,終夜用而不見功用,是八地至十地之無功用修道位。
第五、兼中到:是體用兼到,事理並行,為君臣合之位;乃至最上之極至,達於佛位;君臣合,兼中到,事理圓融。
以上五位之法,就法而言,事理回互;於修行而言,乃功勳之深淺,本寂嗣洞山,在《五燈會元》中說:
僧問:五位君臣之旨訣?
師答: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捨事入理。兼帶(兼中到)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辨明;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這正說明了五位君臣之法,乃是以真理立為君位,以事物立為偏位,以偏正二位作交互,而說明行者之修學,最後以兼中到,而證無功用之階位,或說圓滿之究竟境地。
洞山密受本門宗旨與本寂時,問:「你將向甚麼地方去?」答:「不變易的地方去!」問:「不變易的地方豈可去得?」答:「就是去也不變易呀!」白雲老禪師在《正法眼藏》謂:這一段對話是寂禪師臨行時與洞山禪師的機鋒,他道出了宗法的本源,原是無有變易的;亦如他接引學人時,主變易不離本源,「悟了同未悟」的法要,一直開展著「大殺活」的手法!例如:
僧問:「學人通身是病,請禪師醫治。」
師答:「不醫!」
僧問:「為什麼?」
師答:「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這便是「病從何來」的本源問題,所謂「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看似寂禪師殘忍得很,毫無大善知識的慈悲心;其實如能把他的「變易」道理研究有了心得,便很容易發現他是婆心最切的,真心施人以「機」的「逗」法,促其透體明亮。例如:
僧問:「家貧遭劫時如何?」
師答:「不會劫盡的!」
僧問:「為什麼?」
師答:「因為賊是家親!」
寂禪師的「賊是家親」,正道出了「五蘊」的變易。五蘊生起變易,行人便被迷惑在色、受、想、行、識中而不能自己;原因是為何要變易?它的原動力是甚麼?如果能從迷惑中覺醒,亦如古德說:「識取根源去!」那麼「本源」之性,不是青黃黑白,無有長短大小,不分前頭背後的道理,便可迎刃而解了。寂禪師一生中,在這方面顯得極為獨特,這可歸功於洞山禪師與他「密授宗旨」有關。
師於天復元年(901)六月,焚香安坐而終,享年六十二。之後,洞山、曹山之風益盛,門徒日眾,遂稱曹洞宗。師著有《曹山語錄》二卷。門人有曹山慧霞、金鋒從志、鹿門處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