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廣播稿之七十八 - 千經萬論只為明心(二)

所以學佛一定要深明般若,才能夠進入實相清淨,正信解脫!

眾生在四生的生命型態中,他們各依欲望業識的輕重、高低、濃淡、清濁,而分別受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個範圍,這三界也叫〝三有〞。這三界的眾生分別居住於九個時空範圍,所以也叫做〝九有〞。

第一個是五趣雜居地,五趣就是指五道的眾生,阿修羅不在內,因為阿修羅分佈在五道眾生中,也就是五道眾生皆有修羅性,這五道分別居住於欲界的地和天,這是第一處五趣雜居地。第二處是色界的初禪天,第三處是二禪天,第四處是色界的三禪天,第五處是四禪天,第六處是無色界的空無邊處,第七處是無色界的識無邊處,第八處是色界的無所有處,第九處是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這是眾生受報的九處居地,所以叫〝九有〞。

眾生因為造作,所以在三界六道中輪迴,學菩薩法要發大道心,要不棄眾生,眾生與我為一,而後興發慈悲,所以對這四生九有的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眾生因迷而造業,所以在六道生死中輪迴,佛陀慈悲,不忍眾生沉淪於生死輪迴之苦,於觸見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時,引發他出離求道的心,在求道恆捨自身之餘,於遍參訪各家及苦行之後,坐在菩提樹下去思惟,終於徹悟了解決的方法,一日清晨,萬籟俱寂,只見東方望去,近地平線的天際掛著一顆特別閃亮的明星,正是朗朗乾坤,法爾如是,我心頓明啊!

所以佛陀宣說大乘菩薩法,也是鼓勵發大道心的菩薩,對四生九有的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句話簡單的說,就是像佛陀一樣,最後能夠證入無上正等正覺、完成佛果的修養,讓人人都能夠成佛。

凡夫眾生有生有滅,總是在生滅中打轉,有生滅就有造作,有生死輪迴。

〝生滅〞我們曾經提到過,就是意念的生滅,經中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生滅不住、遷流變化,所以狂心不歇,如猿猴野馬,如大火越逸,所以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佛陀把道理方法告訴我們,便是:如何面對我們自心的現象,認識生死輪迴的道理,然後才能夠從中出離,如果能夠使無常的生滅入於恆常的寂滅,自然就能度脫生死苦海。所以說: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涅槃是生滅進入到寂靜的狀態──不生不滅了,或者說是寂滅;涅槃一般可分為三類: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和無住(依)涅槃。無住(依)涅槃也可說是究竟涅槃,即佛所成就的境界。

再回到剛提到的生滅問題:眾生都是有〝生〞,所以永遠有生滅;有生滅就離不開業的造作,有業的造作就有輪迴,意念若能夠調理到不生不滅,不再起變化的作用進入到寂靜的話,那就可以不受生死輪迴的果報,那就是一種〝涅槃〞的境界。不過涅槃並不是死亡,我們看佛陀入涅槃之後,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從忉利天趕來看他,他還能夠坐起來受禮;迦葉尊者是在佛陀入斂之後才趕到的,佛陀也還能伸出雙腳來跟這位知心弟子打招呼,這都顯示著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精神修行完成的境界,他的色身肉體可以消失,但精神已入永恆的寂靜,那是一種不生不滅的靜寂狀態。

佛陀曾經在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妄想就是不斷的生滅生滅的變化現象,也可以說,有生死輪迴變化都是因妄想而生。佛陀在楞伽經中告訴我們:〝妄想識滅,名為涅槃〞,妄想意識清淨,能夠進入寂滅的話,妄想不再〝生〞了,〝滅〞也不需要了,即是涅槃。

我們再看,佛陀在法華經中曾經說:〝為度眾生故,方便示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這個偈語非常清楚,幫助我們對〝涅槃〞可以作個正確的認識;所以〝涅槃〞是佛陀完成的最高的精神修養的境界。

另外我們要注意,聲聞乘的最高果位阿羅漢,他所完成的也是一種涅槃境界;〝阿羅漢〞我們曾經提到過,阿要唸ㄛ,因為阿羅漢所完成的是無學位──〝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所以也是一種涅槃境界。不過聲聞行者完成的涅槃不是一種究竟的結果,頂多他這一期生死結束,進入到無餘涅槃而已;不像佛陀成就的是無住涅槃──〝方便示涅槃,而實不滅度〞,這境界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金剛經》下面接著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是說明凡修菩薩法的行者,必須放捨自我,不作我想,能所俱泯,才是清淨。

除了發大道心之外,佛陀還教菩薩法的行者要:〝不住色而行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要捨自我分別,捨自我分別的去行布施。

以菩薩行法來講,我們通常說有六波羅密以及四攝法,布施都是第一位。但行布施波羅蜜,離不開般若波羅蜜;必須以般若波羅蜜為〝體〞,才能夠圓滿無相布施波羅蜜的〝用〞;這是以體用相境的方式幫助我們去做認識。

佛陀教我們發大道心,凡〝四生九有〞的眾生,我們都要〝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由此也就讓我們認識了大乘佛法的根本法義:眾生與我是平等的,心迷的時候是眾生,心悟了就是覺,就是佛。

所以於道理上去認識,既然眾生與我是平等的,那如果說,當我們遇到一個色塵緣境的時候,我們去相應它,這就會產生一種我執的現象,當我們起了一個我執現象的時候,基於人人都有一個〝我〞,我們就可以人的本位來認識一下這個道理: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但我們只強調自己的我而忽略他人的我,事實上,每個人的心念是一樣的;我執著這個〝我〞,他人同樣也執著這個〝我〞,相執對立的結果,人世間種種的問題於是就顯現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