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識的認識

    佛法談心意識,是談每一個我,當然也包含了自己的我,人依自己的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等五根與五塵相接觸,而產生意念,或五蘊的變化,往往離不開主觀的自我意識。因為自我的主觀意識,就會造成很多的業作,或是自以為是修行,所以佛法才會談心意識的問題。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08期2016年2、3月合刊

心意識的認識

一般談心意識會偏於唯識學的說法,但在《大乘起信論》來說,則包含了各家各派的說法,也就是以佛法談心意識,而不是以某個學派來談心意識。

 

佛法談心意識,是談每一個我,當然也包含了自己的我,人依自己的眼睛所見、耳朵所聽等五根與五塵相接觸,而產生意念,或五蘊的變化,往往離不開主觀的自我意識。因為自我的主觀意識,就會造成很多的業作,或是自以為是修行,所以佛法才會談心意識的問題。

 

心意識三者如何界定?說心,以唯識學來說是第七識,然在佛法的總體來說,心就是我。「我」的起心動念生變化,產生作用,都是心在主宰,所謂心為主宰,也就是「我」在主宰。那心要主宰憑什麼?所以心能顯現分別,必須要有一個媒介體。

 

 

例如照相機是一個物器,誰拿著照相照機在照相,要有一個我,「識」就是「我」在鏡頭所看到的那些色塵緣境,「意」就是攝取;以照相機來說,就是快門。也就是意有攝取的能力,如果沒有攝取的能力作媒介體,「我」即使拿著照相機,面對那些色塵緣境,不可能留下記憶,要留下記憶,必須要按下照相機的快門,才能攝取那些色塵緣境。

 

所以心為主宰,主宰什麼的內涵是來自意,而識不是心意識單一的一個過程而已。也就是心主宰,意作媒介,一定是意與外在的色塵緣境打交道,才有分別,這分別就是第一個的識。當意有了分別以後,反應到心,心才能主宰,主宰原來的分別做一個肯定,也就是認識,那就是第二個識。可以發現,心是主宰,意是媒介,識則是一個是以色塵緣境的概念而言,一個是經過媒介反應到心而完成的認識;所以第一個是分別的心,第二個是認識的心。那唯識學說心意識,心就是第七識,意就是第六識,識就是五根經意轉識,此二者的說法是不同的。

 

雲老禪師在《大乘起信論》DVD說到心意識時,他說學佛的人最祈求解脫煩惱,如何解脫呢?就必須有佛陀的道理方法,這些道理方法來自何時呢?來自「意」所蒐集的資訊,因為意是媒介體,蒐集了很多的資訊,當「心」在起動時,一定是「意」反應到外在的色塵緣境,產生分別心;再經過「意」以前所蒐集的資訊,「心」就可以去面對這分別,如果是煩惱的話,「心」就從這些佛陀的道理方法中去認識煩惱,了解煩惱,以至突破煩惱,這就是從「意」的分別到「識」,以至「意」所蒐集的資訊去認識的「識」。這理論可以說是「轉煩惱為菩提」的一個原則。

 

可是,為什麼煩惱時無法轉為菩提呢?就必須要了解「心」是有主宰的能力,「意」是有造作的能力,識有分別與認識。從分別來看,若是煩惱,一定身心不自在,是外在的色塵緣境造成的,肯定是強烈的自我意識起分別,才會煩惱,所以這是分別的「識」。如何從煩惱中發現菩提呢?那要看「意」過去造作所蒐集的資訊是什麼?如果都是業的成份,當然「心」認識的還是煩惱。如果「意」所造作蒐集的資訊,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就可以從煩惱中去認識了解而突破,這是從分別到認識的「識」。所以轉煩惱為菩提,或煩惱中可以發現菩提,不是說一說而已。因為一般人煩惱來了,總是不自在,不是埋怨,就是憤怒,這就是自我意識所分別的現象。如果於「意」的造作中有智慧的話(世間法也有智慧),譬如冷靜一點,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意」所完成的一種認識。

 

但是這一種煩惱,雖然可以暫時冷靜,不被煩惱所轉,那只是強迫自己忍耐而已,並沒有化解煩惱,所以不可能顯現菩提,必須學習佛陀的道理方法,經過佛法的熏習,才有機會作突破性的認識,化解煩惱而顯現菩提。

 

例如以飲食來說是為了活命,如何吃才健康呢?依自然養生法所說,凡所有的草食動物都較長命、溫馴,草食動物的牙齒平坦,能把草或菜類嚼碎、咬細以利消化,腸子特別長以利營養的吸收,且殘餘物的毒素較低,若依人類種種特徵,可以歸類為草食動物。所以人類最佳的健康食物應是蔬菜和水。由此來看食物的攝取,有些人於食物只求溫飽,有些人強調色香味的美食,有些人則會挑食,或偏食、厭食。這些都只是分別之識,若有健康的知識,又經佛法的熏習,肯定於食物的攝取會有突破性的認識,不會只選擇美味、好吃的加工食品,會以天然有機的食物為訴求。

 

總之,談「心意識」是指每一個人的我,不要只知自己的我,而忘了還有更多的我,不僅有人的我,還有物的我,如一把刀是物的我,刀的功能是切菜,劈柴火,如果拿來殺人,不能怪那把刀,因為還有自己的心意識,絕不是刀的心意識,這是於心意識必須把握的原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