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10期2016年5月
有幸能聽聞佛法,教我們面對相對之法,不是但求答案,而是圓滿的化解於相對中所生起的問題。
相對之外的絕對 /潛
所謂相對是說世間的一切現象,總不離是非、對錯、善惡、美醜、高低、優劣、大小、雅俗、方圓、粗細、明暗、剛柔等,在在都是相對之法。這些相對的存在,由於「我」的分別,加上五蘊的變化而生起作用;因此,乃發生種種情識分別,包括了感性和理性的情感作用。
所謂絕對,於學佛者來說,就是面對世間的相對現象,去認識清楚,作透澈的瞭解,必能有所發現,終究能突破相對而顯現絕對的饒益,而圓滿無缺失。人在現實生活裡,總不離這種善惡、美醜、對錯等相對的參予,即使事不關己,也會有意無意的參予一邊,來強調自我意識。然必須瞭解相對的本身,本來就是世間的人與事所造成問題的癥結,是一種繁複的循環現象,或說是一種因果關係。這些善惡、美醜、是非、高下於名字相而言,原來是毫無意義的。但因「我」的分別、貪染,而迷惑於聲色中,所謂色心相應成煩惱,識心分成所知,又因為煩惱和所知的障礙,而造就出強烈的自我意識。
例如人從呱呱墜地,便與世間的種種相對之法,結下了不解之緣;起先,跟隨父母和師長的分別意識而選擇,然後從自我的分別意識而比較。無論如何,總不外「正、負」二途,或善或惡,或是或非,或對或錯,或好或厭,憑藉自我的感性或理性作用,而發起「愛、憎」,分別「取、捨」。就這樣,像「猴子摘包穀」,耗費了許多的時光,最後擁有的幾乎等於零;試深觀之,人生旅程中,剎那時,久時,暫時,好像在扮演著各種不同劇情的遊戲,裝扮著各種不同的角色,許多不能逃避的現實問題,不能否定的相對之法,在自我意識中運行著,於是產生了許多的為什麼?但得不到答案,即使有答案,卻仍然是問題。所以人生是無奈的,任聽命運安排,沉淪於長時期的痛苦,而不得解脫自在。
有幸能聽聞佛法,教我們面對相對之法,不是但求答案,而是圓滿的化解於相對中所生起的問題。例如轉煩惱為菩提,煩惱是世間的相對法,會令身心不自在,所謂煩身惱心;煩惱的生起,當然是關係到人與事的問題,就會涉及到業與道、因緣與因果的問題。唯有能轉煩惱而顯現菩提,才是真正的學佛人;問題就在於煩惱時能否做得了主?能心平氣和的認識、瞭解與發現一連串的為什麼嗎?真正的學佛人,懂得運用佛法的知見去面對、認識、瞭解與發現,不會忘記自己是人,智慧有限,必須以「讀」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但另一種人面對現實時表現的是自我意識,只知道運用佛教裡的名詞、名相,甚至佛法的道理與方法,但把人的角色與立場放一邊,完全以自我意識去面對,結果一定會出問題。所以,以佛法來說,不管學什麼,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意識。
怎麼轉煩惱為菩提?由於煩惱的生起,是因人與事而發起,若能把煩惱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搞清楚了,就不會為煩惱而煩惱;因為清楚了,就覺悟到些什麼,也就是於煩惱中能覺悟,即使煩惱加之於身,也不會被煩惱所左右,因為煩惱已成「無」的現象,但不能說「沒有煩惱」,佛法中把這現象稱為菩提。所以於煩惱而言,是一種「有」的現象,經過認識、瞭解、發現而突破之後,顯現菩提,那麼原來的「有生」就成為「無生」的現象。但「無」也有「不一定」的意思。因為這一次的煩惱,能從煩惱中顯現「覺」,能突破,並不表示以後不煩惱,如果以後煩惱了,很可能還要再透過認識、瞭解,從中再修養,再突破,因此「無」也有「不一定」的意思存在。
佛法以世間法的「有」為基礎,也就是藉世間法作為資訊,但不是執著於世間法,而是從世間法中去探討;因世間法不離對錯、是非、善惡相對,怎麼從相對中透過認識、瞭解、發現而突破,顯現出絕對,才能出離世間法的缺失。除了從「有」突破而顯現「無」的法義外,於佛法中更提示了「非、空、清淨、圓融」等許多關鍵性的法要,教我們如何在迷惑中認識、瞭解、發現而突破,終至獲得覺悟的結果;也就是從相對中發現絕對,就像是轉煩惱而成為菩提一樣。
例如《泥沙集》說到:
非的法義,「非」不是相對於「是」,也不是否定,而是歷經探討,深入分析,突破原來不成熟,展現屬於利樂的見解,肯定已經達到了不同於原有的另一種現象。
空的法義,空不是失落,不是滅亡,不是結果,而是從「有」到「無」到「非」,經過具足智慧修養的一種無上境界;這種境界,於「有」自在灑脫,於「無」清淨莊嚴,於「非」坦蕩無礙;是一切諸法相的究竟,圓融了體、用、相、境的絕對微妙甚深之義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