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一集 (上)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上一節談“奢摩他”,現在談“三摩缽提”。“三摩缽提”的涵義有好幾種,大體上是依於顯教與密教的差別;以顯教而言,稱為“等持”,或是“正當去維護”的一種方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1期2016年6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一集()

經文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眾幻。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上一節談“奢摩他”,現在談“三摩缽提”。“三摩缽提”的涵義有好幾種,大體上是依於顯教與密教的差別;以顯教而言,稱為“等持”或是“正當去維護”的一種方法。什麼叫“等持”呢?這個“等”是依於世間法說,怎麼去認識、怎麼去了解?從中間去發現,發現的是什麼“等”!譬如說我們發現的是不好的,這不好的,就可以依於三摩缽提的方法使它轉變為好;可是這種好呢,它是對原來不好的來說;因為在概念上看,我們的分別是相等的;為什麼說分別相等呢?譬如有多少傷害,如果轉變為利益的話,可能不會多過於原來有傷害的那種比例,也就是說在修行的過程中間,與原來的傷害不一定能相等,說不定還差很多,或者差一些,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有個道理必須要把握:在修行上,我們講秘訣也好、或說必須把握的方法也好,如果要把不好的轉變為好的,它絕不是一下就可以做得到的,必然是慢慢完成的。

就以習氣來講,一個人的習氣不是一下子熏習成的,也是慢慢累積而成,所以在修行上要怎樣清淨習氣也要一步步慢慢去改進,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才稱它為“相等”;而能見到的習氣是過去慢慢累積起來才有的,這是依於業而言,那依修行來說呢?現在已經見到的習氣是一個完成的現象,但絕非一下子完成的,它有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這就是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跟面對世間法不是對立的,世間的問題我們要先去面對它,甚至認識清楚之後還不一定可信,因為難免會有自我意識,可見修行需有過去完成的修養,如果沒有這本錢,就只是以自我意識去分別、認定而已。舉一個例子,譬如攝影器材關係的東西很多,僅僅講照相機好了,就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照相機,甚至一般人都會使用的傻瓜照相機。傻瓜照相機並不是真正傻到什麼程度,而是有關照相機的本身的結構,它不需要你去調焦距、調距離,或怎樣配合背景,因為照相機的本身就已經具備了這些條件,所以才叫傻瓜相機,只要按快門就可以照相。

如果是廣角鏡頭的相機,就需要調焦距、距離與背景,還要配合當時的氣候、氣象因為它涉及所謂的光面跟暗面的差別。以傻瓜照相機與需要調整的照相機相比究竟那一個最好?問題不在相機的好壞,而是使用者的問題所以才常說:「人可以轉物,人不要被物所轉」為什麼?如果不懂得攝影的技巧,也不是從事某種攝影專業藝術的話,的確傻瓜照相機對你來講不會造成負擔,也不須花費很多時間去學習。如果是專門從事攝影的工作者,他們以攝影藝術的觀點跟身份來面對照相機,當然需要調整照相機,讓它可以發揮長處,達到照相機本來就具備的功能與效果。如果只是分別“傻瓜照相機”與“可以調整的照相機”,還是有問題譬如我們講“拍立得”,馬上照馬上可以拿到相片,有的就必須要有底片,照完相以後還要經過沖洗。不管用什麼方式得到相片,在概念上都叫相片,如果從相片再深入做認識、了解的話,照片的差異就太大了!譬如傻瓜照相機可以照人像,專業用的照相機也可以照人像,同樣是照相,不一定傻瓜照相機或專業用的照相機那個比較好,問題還是在相片的本身,並不是在意其技巧。如果照相沒有一個主題,那要照什麼?假使一個藝術工作者比較偏愛於人像,他會以人為焦點,如果他比較喜歡當時的背景的話,可能就把人照得小小的,甚至連人像都不需要,為什麼?他認為人像會破壞那個畫面,可見有很多差異性;而使用傻瓜照相機的人真的就是傻瓜嗎?我們看真正運用這些專業用照相機的並不多,相反的用傻瓜照相機的比例非常大,為什麼?此中就可以發現,照相只是為了留下記憶,做個紀念而已,有人並不太在意照出來的相是好是壞,如果一定要在相片上做分別、計較、執著,相片反而變成累贅了。如果把它當成記憶,在未來某一個時刻可以翻出來看看,反而能做回憶與追想。

從這一系列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任何一個行為、動作,或者完成的一個事物、發生的問題,我們都不可以用概念去看,因為“等持”的本身,你必須不可以否定這是一個人的世界!關係到人的事,你不能說“這是個人的世界,都不好,要用佛菩薩的方式去看”,那就不“等”了!“持”是行為,你如果不用這種相等的,不管是觀念、心態表現出的行為,那你完成的,還只是一種分別,還是一種計較、執著,如果你本身是一個攝影的專業從業人員,那的確,可以用那些相機,把照相的功用發揮到最高點。可是話又說回來,很可能你這個專業人的作品絕不是用於自己欣賞,甚至很可能成為一種商業行為;相反的用傻瓜照相機所完成的作品,它如果擺在一個紀念的價值上,那照相機也好、照出來的照片也好,都只是一個行為而已,真正的意義在那裡?!如果你想用傻瓜照相機去照一些專業的東西,好比藝術性的作品,想從事一種商業的價值的話,那你又把方向搞錯了,可見任何一個行為都必須有一個目標!

所以“等持”先要從“不要忘了人就是人,不可以把人當成是佛、是菩薩”,但是要知道佛菩薩也是從人慢慢修養而成的,這就說明不可以把人當成是佛、是菩薩”。因為他有沒有具足佛菩薩的修養呢?如果沒有,就等於本身已經忘了對方不曾學佛修行辦道,當然沒有佛菩薩的行為與修養,而自己就是一個迷惑者。“等持”還有另一種意境,什麼意境呢?通常我們以自我為主,一般人誤認就是自己的那個我,因為那個我只有自己最了解,但是以“等持”的方式來看自己以外的他,任何一個他也有“自我”。所以你有你的我、他有他的我,你強調你的我,但也不能否定對方的我!如果能這樣把握,就等於把握了“三摩缽提”。所以你有你的自我意識,不管是言語、身體、意念的行為,你表現出自認為是好的,有可能在幫助別人、關心別人的前提之下,其實還是自我意識。

因為這種幫助、關心他人,所謂發自一份愛心或友情,事實上只是你的自我意識,當你表現這種行為時,對方也有他的自我,他的感受與想法,就可發現自己的我與對方的那個我;我們常說“話不投機三句多”,既不相契也不相應,那是不是就可以否定對方的我呢?不可以!因為只是某一方面不相契、不相應,並不表示凡所有的都不相契、不相應。所以這“等”字,“等持”的“等”是非常微妙的,平常我們總是用等號、平等這類概念去看這“等”字,其實不是那麼單純!佛法的經典所常用的一些字,我們要知道過去經典進入中國,翻譯時不是一個人口述、一個人記錄就完成了,口述時有很多人在聽、在記錄,而且記錄完了還要讓原來口述的人認定,看看跟講的是不是一樣?完成之後還要把文字做一番修飾,修飾時又不能違背法的意義,可見過去完成一部經典的翻譯是很不容易的事。可是我們往往只是看文字,在文字相上看佛法,所以你所謂的“等”是什麼?就變成你現在所看到的是如此——“要等多久”,這跟佛陀原來的本意差距有多大?!可見,如果你是個法師要介紹佛法,所介紹出來的意境、對眾生的利益,以及它的法義,是不是相等於佛陀的呢?如果是,那你的行為表現就可以稱之為“等持”,如果不是,那你是自我說法。

 

  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你怎麼知道佛陀是這麼說的?”“我認為佛陀就是這麼說的啊”! 就會發生這種疑問。其實是不是佛陀說的很容易去理解,譬如經典上佛陀常用這類的譬喻來說明一些事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當別人侮辱你的時候,怎樣去面對這侮辱你的人?」佛陀怎麼回答?他說:「舉火燒天」舉著火把想把天燒著,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從這種譬喻去看,那釋迦牟尼佛簡直把自己擺得高高在上嘛,而把眾生擺得那麼矮、那麼低;如果你用這種方式去看這個譬喻,那只是文字相的認識,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為什麼”、“憑什麼”好比為什麼對方要毀謗他?侮辱他?這個被侮辱者本身只是從文字相,從聲音上去聽侮辱的話,沒有真正經過大腦思考,也不去探討“為什麼”?根本隨著色塵緣境轉。如果有修養的話,就可以在五蘊中間調理、把握,從色蘊形成到受蘊,就不會用自我意識去感受了,反而會在想蘊中間多去思考,加以調整,也就是會問“為什麼”這是被侮辱者的想法,至於那個去侮辱人家的人呢?那就要把握“憑什麼”而“憑什麼”是有條件的,若以修養來看憑的是什麼?是事實或是虛妄?這就要憑恃什麼才能去說那說出來的呢?最後發現這不叫侮辱,只是講道理或是一種辯論,或因為疑惑而做的一個解釋;如果認為這種言語對我就是一種侮辱,一下子就肯定了的話,可以說你就和那個侮辱你的人相等相同了

 

所以“等持”是從行為上去做深入的認識與探討,才有機會去發現一個人跟一件事發生的問題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或只尋找一個答案,而是從問題上做周詳的分析,經過分析就會去認識很多、了解很多,甚至還可以從中發現什麼如果能做到這樣就叫做“三摩缽提”或叫做“等持”。這是顯教裡所談的三摩缽提,是以“等持”來說;如果以密宗來講“三摩缽提”是翻成"總持",為什麼說“總持”呢?因為“總持”涉及到三密要能合而為一,而且要配合曼陀羅法,而後依據它的供儀——供養的儀式,把整個應該完成的儀軌完成,這是密宗的一套方法必須整個達到一個圓滿才叫做“總持”,絕不是時下所學的密唸一個咒結一個手印,或做一個觀想,甚至有的連手印、觀想都不一定要。譬如現在很多只是唸咒,甚至拿一個手鈴搖一搖,認為這就是密,其實以“三摩缽提”來講連邊都沒有挨上。

因為以“總持”三密合而為一而言,不要忘了它有對象,所以三密是修養上的一種方法,它針對的是身口意三業,也就是三業與三密相互之間要能相呼相應,絕不是說,以身體來講“手結印”,言語來講“口唸咒”,意念就是“觀想”,這就是三密與三業相呼相應,不是那麼單純!因為它還涉及設壇、行“曼陀羅法”,還要有供儀,全部完成才叫做“三摩缽提”或稱之為“總持”。這是我順便介紹“三摩缽提”於密教的一個概念,我們的重點還是談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