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57五蘊究竟(一)

唯識法相學57 五蘊究竟()

 

繼續介紹唯識學,唯識法相已經介紹完六無為,緊接著介紹“五蘊究竟”。通常談五蘊,幾乎所有的經典都少不了做介紹,但是往往談五蘊的道理、方法都是擺在色、受、想、行、識上,講色蘊怎麼形成,然後怎麼去感受、去思想、怎麼去做,最後得到一個結果。一般的說法與唯識學從法相上做唯識分析是有差別的。現在談五蘊究竟,就是從法相上去認識之後,才做肯定。唯識學談五蘊的究竟,當然也離不開色、受、想、行、識,依於這五個先建立起法相,第一個以“色蘊”來說,色蘊就像聚沫,“聚沫”就是水流聚合,在那個位置會聚合了很多水沫。第二個講“受”,就是受蘊像水泡,聚沫跟水泡的差別就要分清楚,聚沫之所以有那麼多的水沫,是依於水的成分跟它的落腳點,慢慢慢慢聚集起來的一些粉末,這些粉末如果以外緣來講是塵境,就是色塵緣境聚合在一起而稱為沫,所以跟第二個受蘊講水泡的差別很大,我們還是一個一個來介紹。

 

首先看“色蘊”就好像是聚沫一樣,為什麼要這麼說?談聚沫就是一個法相的建立,要去認識聚沫怎麼形成的,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現象?不知你們有沒有見過水流聚集的地方?有沒有真正看過那些水沫是什麼樣子?通常那些水沫絕不是乾淨的,因為它有很多的雜質混合在一起,然後形成一種現象,這現象稱之為法相,因為這是由水與環境慢慢聚合形成的,所以稱之為法相。為什麼色蘊一定要以聚沫來說,我們先看色蘊的形成是來自色法,色法就好像是流水,為什麼?水有各式各樣的,但是水在流動時的現象是相同的,不管是水溝的、田野的水或者瀑布的水,一定是在流動。所以於色的相而言有法的存在,這個法是什麼?就是流動的意思,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遷流變化之相,我們知道了色法就像這個水流的樣子,而色法之前呢?是法塵,為什麼?因為有關“水”的來源、緣起,譬如同樣是水溝裡面的水,還得要看是什麼水溝?

 

譬如溪溝跟排水溝的水差別就很大!要看流水的成分是什麼樣的環境形成的水,所謂法塵就是依於水流的時空不同,造成的內涵也不一樣,這種內涵以概念來說叫做法塵。法塵的形成是來自色塵,色塵就是一般的物質體,從這一系列的現象就可以看出“物質體”轉變為“法塵”,也就是有了內涵,法塵之後形成“色法”,但因為水本身的時空不同,水流的水所包含的內容,也就是法塵的不同,所以我們不可以一概而論,認為流水就是流水,其實流水在水流的環境,就是剛剛說的,有排水溝的水、溪溝的水,還有瀑布的水,看起來都叫水,但是這裡面的塵,就是於法相而言,它的內涵卻有所差別,我們把這一些色塵、法塵以至到色法完成,這一種色塵緣境聚合在一起,如果說是一種水沫,或者就是塵境的話,裡面就含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塵境,所以才說「色蘊就像聚沫」。

 

也就是色蘊的形成是來自不同的色塵緣境,色塵緣境只是一個概念,任何一個法相要談的是所聚的沫不同的內涵,就可以發現,譬如排水溝的水也是一種流水,從某一個落差聚在一起的就是水沫,這些排水溝聚起的水沫內容就不一樣。排水溝的水是很複雜的,譬如有的是從化糞池經過過濾,有的是從一些工廠經過過濾,也有的是自然現象形成的,譬如人為的、動物的、環境的種種因素,而完成了不同排水溝裡面所聚的沫,那沫的內容一定是不相同,為什麼溪溝所聚的沫會不同於排水溝的沫呢?至少我們知道溪溝裡面的水都是從山上慢慢流下來的,而排水溝的水藏污納垢,山上流下來的水所聚的沫當然就是清淨的,很明顯的可以瞭解,色要以聚沫這個法相來看,可以教你去認識,要肯定的話,是從聚沫本身的內涵去作認識而後肯定,這才是一個法相。唯識說色蘊是這種樣子。

 

 

其次看“受”如水泡,受蘊為什麼說像水泡一樣?我們曉得“水泡”不是永遠停留不變的一種現象,於一個環境,譬如說有水流沖擊的時候產生水泡,水泡才有生有滅,但是在這裡不是談生滅的現象,是談變化的現象,譬如水泡的形成與消失,就可以發現為什麼受蘊像水泡,其實我們的受蘊的確就是如此,譬如聽到一個聲音,心情好感受就好;心情不好的時候感受就不一樣,這只是形容感受像水泡一樣,感受的變化不同,關係到你的情緒。當然大家不要忘了五蘊的整體就是談人的那個我,色蘊也是那個我,也就是五蘊形成前的第一個現象,受蘊是依於前面的現象而產生的感受,這種感受往往像水泡一樣,是變化莫測的,所以要從感受上面去看,為什麼要以水泡來形容它?通常水泡有各式各樣的,你看小孩子吹的那個泡泡,是用肥皂水吹出來的泡泡,五顏六色很漂亮,但這種水泡不是永遠存在的,它是不斷變化的,為什麼吹出來形成為泡很快就滅了,就消失了,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談我們的受蘊?就要把握它的“法”說什麼,也就是說人有分別心,這分別心可以好、可以壞;可以歡喜、可以難過,這都是一種變化現象。

 

譬如色蘊形成之後生起的感受,是一個變化莫測的,所謂世間事實難把握,為什麼明明答應人家,都講好了,會因為一個意外,環境的不同就造成變化。變成「本來就跟你講好了,可是現在不許可,現在無法做到,沒有辦法照原來的約定。」那是一種什麼現象?是感受的現象。譬如,本來答應人家或者借一筆錢給人家,對方當然滿心歡喜,結果他來拿錢,剛好在這個過程中間,產生了其他的變化,即使原來你答應要借錢給他,也做不到了!其實這還是一種概念,真正是講煩惱的形成,“感受”以業而言,就是講煩惱的形成,為什麼?因為煩惱不是肯定一個什麼樣的色塵緣境,完成了色蘊,就是為這一個而煩惱,可能這個煩惱你能化解,可能會延續很久,可能因為某一件事轉移了,此中變化莫測。所以談“受”像水泡,其實都要在日常生活中間去感受。

 

不是有這種話?譬如現在病了,原來的自我感受或者自己所想像的,「好好的怎麼變成這個樣?」其實這都關係到什麼?為什麼要講色如聚沫?因為以色蘊的形成,它的內涵如果以單一的法相去看,也會像水泡一樣變化,形成而後消失;可是如果聚沫裡的成分很複雜呢?水泡的變化自然也很複雜。從這個理論上面就可發現:五蘊於自我的重點。假使受蘊是談煩惱的形成,它變化莫測像水泡一樣,其實這是以業來說,還只是於法相做一個認識而已,為什麼?業可以形成也可以不形成,因為業顯現了如果你有修養,它就可以轉變為道;如果你的煩惱肯定只是煩惱,當然只有業沒有道,也就是為什麼要談五蘊的形成,要以自我來講這些理論。經典裡面有一句話:「煩惱中間有菩提」,當色蘊形成其中有業有道,如果你只有業的話,肯定只有煩惱,可見,為什麼說「業中有道,煩惱中間有菩提?」

 

講色蘊的形成就像聚沫,如果只看那一堆聚合起來的東西,你看到的只是色塵而已,並沒有發現裡面的緣境,所以說色蘊形成,只說色塵不夠,還必須要有緣境。那緣境怎麼形成?此中還有法塵與色法,從這裡面就可以發現:依業形成的,不能說就沒有道,或者因為你是個修行人,就肯定都是道」,不要忘了這些並不表示你就沒有業。談水泡如果只以煩惱來說,那是依於業的關係,不要忘了你同樣也有道的修養。依這種道的修養,可以從這些聚沫中找出它的菩提,也就是找出好的東西來。為什麼要說“受”是水泡?問題是說它會變化,從煩惱可以轉化為菩提,如果你不是一個修道的人,那你肯定在不同的煩惱中,總會去感受不同的煩惱,像水泡一樣,一個一個生起,一個一個消失。不過在這裡我要提醒,於五蘊的道理,如果色與受這兩蘊你搞不清楚,後面要去談想蘊、行蘊、識蘊,的確你的五蘊只是一個一系列的東西,一個色蘊形成馬上感受,馬上就有思想,有行為,最後完成一個結果,如此而已。

 

既然色蘊的形成來自色塵緣境,如果從色塵到法塵到色法,就須一個個都搞清楚,從哪裡著手?從受蘊上面著手!聚沫是一大堆東西,水泡是要從這一大堆東西裡面,一個一個去找出來。反過來看聚沫是大小不同的水泡慢慢形成的,我們要從聚沫裡去找出不同的水泡,為什麼?因為這些沫是泡形成的,泡的本身是一個物質體,泡消失了的話,物質體還是存在,也就是說聚沫包含了不同的水泡。水流的一個落差因而聚集在一個地方,剛開始都是一些水泡,慢慢水泡消失,成為沫聚在一起,這裡面“色受”、“受色”是相互之間的關係,不可以只看單一的色蘊怎麼樣、受蘊怎麼樣?還要知道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看到聚沫不要忘了是水泡形成的。如果這聚沫裡面,如果只看到業的水泡或道的水泡,都是一種分別而已,表示還沒有發現它的道在哪裡?因為道的本身是從業裡去篩揀、去改變,慢慢顯現出好的或者稱之為道。

 

就可以發現為什麼強調:五蘊要從色蘊去搞清楚,還不要忘了自己的感受,是依於業的感受或依於道的感受?是依你自我意識的感受?還是依於修行的一種智慧的感受?那都關係到受蘊,因為受的本身,能不能從許多的聚沫裡面,去篩揀“一個緣起到一個完成”?或從一個完成反過來去探討它的緣起?要瞭解“緣起”有各種不同的緣起,聚在一起成沫,但是都是一些水泡。如果只知道水泡、只看到聚沫,不能夠去篩揀,找出好的、壞的水泡,那你所建立起的法相就是一大堆色塵緣境,如此而已!為什麼談色蘊一定要知道色蘊前面有色法;色法前面還有法塵、色塵,為什麼要講這麼多?因為色塵也好、法塵也好,裡面都有不同的成分,你不能把握這一個,就只看聚沫是水泡形成的,許許多多的水泡形成為聚沫,如此而已,這節我們談的是五蘊的色蘊跟受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