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二集(上)

    禪那的涵義早期與後期的翻譯不同,早期稱為“思惟修”、“功德叢林”,後期稱為“靜慮”。其實以禪那的本意來講,包含了這三者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3期2016年8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二集(上)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于外。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前面談到了三摩缽提,現在進一步來看禪那,也有唸成“禪”,其實這都不要緊。梵文怎麼唸,對我們不是專門修學梵文的人,只要知道涵義就可以了。禪那的涵義早期與後期的翻譯不同,早期稱為“思惟修”、“功德叢林”,後期稱為“靜慮”。其實以禪那的本意來講,包含了這三者,僅僅說靜慮不夠,說思惟修或功德叢林也不夠,必須三者融合為一體,才是禪那所具備的內涵。

先看什麼是“思惟修”?思惟就是思想變化,如果以業與道的差別而言,依於業的動力的思想變化,表現的就是普通人;依於道做為動力的話,就超出了一般的人,就是所謂的修行人。所以思惟修的本意就是從事思惟的修養。思惟究竟怎麼修養?思惟能修養嗎?其實把思惟歸納在五蘊的想蘊,就可以發現思惟是可以修養的,而且還可以改變。譬如五蘊中間的“想”成為思惟的話,我們知道普通人的思惟或想都是普通的想法,如果從現實生活中不斷加以調整,就能使它成為愈來愈好的想,一旦這種“想”運用的時候就可以顯現出“非想”。所以“非想”是經過修養以後的想,它不同於普通人的想,但並不是一個很高的境界。“非想”之後還有“非非想”,這個“非非想”是依於普通人的想,經過修行之後呈現不同於原有的想,因此“非非想”是更進一步、深入的思惟。因此一般普通人的想叫作“有想”,經過修行而產生的想就叫做“無想”。為什麼“非想”不同於原有的想?它是經過“有想”加以認識、了解,從中發現更好的,或者原來是傷害的,怎樣使它不成為傷害,這種想是原本的“有”經過突破,顯現成“無”的想,或者說是「不同於原有的想」,稱之為“非想”。

為什麼“想”之外還要談“有想”、“無想”呢?因為“非非想”涉及到“非有想”、“非無想”,如果只看“非非想”,不加上“非有想”、“非無想”,就容易誤會。所以只談“非想”是不同於原有的想,這比較容易把握!而“非非想”你說它是不同於原有的想,又不同於原有的想,那不就是“非非想”的本意,因為它是從“有想”突破而顯“無想”,這個“無想”並不是已經定位或已經完成了,“無想”還是一種有想,為什麼?它是不同於原有的“有想”,所以即使顯現的是“無想”,其中還是“有想”。譬如業是一種有想,從業裡面顯道呢,就變成一種非想,或說是業已發出來,但可以從業中顯現出道來,於業那是一種消失的現象,這時以業而言就變成無了。可是即使沒有業了,也只是普通人的有想已經突破了“有”,顯現另外一種不同於業的現象,因為它涉及到道,可是道的本身還是一種“有相”。這種“有相”,如果以煩惱與菩提而言,煩惱是“有相”,是一種煩身惱心不自在的樣子,從煩惱裡面經過認識、了解才能有所發現,發現煩惱的前因後果或所謂的“自尋煩惱”,或者有所“誤會”,種種的疑惑已能夠突破的話,就可以產生覺的現象,這就是菩提。

從煩惱的“有相”中間顯現出菩提來,煩惱就成為“無相”,而菩提又成為“有相”,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煩惱是有相、菩提是無相”!可見煩惱與菩提,煩惱肯定是個有相,為什麼?煩身惱心、不自在,是很明顯的有,可以看得見,把握得到。如果從煩惱中去認識、了解,能夠發現問題的癥結,然後把煩惱化解掉呢?這時原來的一些煩身惱心、不自在就消失了,可見顯現出來的菩提還是一種現象,原來煩惱的“有”就轉變為“無”了,可是絕不是轉變菩提了,而是煩惱化解了、消失了,這是講煩惱與菩提的關係。那一旦煩惱消失了,如果你還執著於菩提,菩提就成為一個肯定的有相,如果不執著它的話就叫“清淨相”。

可見煩惱的發生是不清淨,使煩惱消失了,從裡面顯現出覺悟,這覺悟究竟是什麼?就是發現一些,這發現是從認識、了解、發現而來,所謂發現一些什麼,其實就是菩提的樣子。如果執著的話,雖然煩惱化解了,菩提的顯現又成為一種有,於煩惱而言是不清淨的!為什麼?因為菩提是來自煩惱所發現的東西,從想到非想,就可以發現不是只概念的說「從煩惱到菩提」,而是從煩惱的有,突破而顯現無;這中間有一種現象稱之為菩提,但是菩提以法而言還是一種障礙,為什麼?你有了煩惱,如果沒有法就不可能顯現菩提,永遠就是煩惱來了需要法去化解,然後顯現菩提,日積月累都是菩提。所以“非非想”要用什麼方式去看?必須從想的“有”突破原有的想,顯現“非想”,因為“非想”是一個從有顯現無的結果,它不同於原有的想,所以叫“非想”。為什麼我一定要強調“有想”、“無想”呢?因為煩惱原來是一個“有想”,顯現菩提了,煩惱變成“無想”,但是這菩提又是一個“有想”,可見完成了第一個“非想”還不夠!最後連菩提的有也要突破、要清淨,才是究竟的一個結果,就叫做“非非想”。可見五蘊中間的“想”以思惟修而言,是從“想”到“非想”到“非非想”,這是一種禪那所謂思惟修的詮釋。

再看第二個“功德叢林”,講到功德誰都知道!其實功德的解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把修養發揮成為一種力量,而且這力量沒有傷害只有利益,這樣的完成才叫功德,否則就不是功德。那“功德叢林”談什麼?談“叢林”雖然大的寺院也叫叢林,但這“叢林”是說一座山裡的樹林子,樹林子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樹木,甚至一些雜草、藤子,尤其原始森林最容易表現“叢林”的說法,叢林裡存有許多價值與沒價值的東西,說它沒價值,是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呢?譬如那些掉下來的樹葉以及花草之類的,還有一些凋謝的花瓣,不管掉落在地上或是沒有什麼用處的草,不能認為全都沒有價值,因為叢林裡面告訴你:沒有完全「無價值」的東西!就以直的樹來說可以成材,難道那些彎彎曲曲的樹就沒有用嗎?它們也可以當柴薪,拿來當燃料,就連掉在地上的茅草之類,樹葉、花瓣掉在地上久了,會腐爛成為養分,也可以拿來作肥料。我們曉得在春夏之期,那些茅草開得很茂盛,到達秋冬就會慢慢枯萎,最後也歸之於地上成為一種養分;何況茅草割下來可以蓋房子、做屋頂,也可以拿來當柴燒。所以叢林沒有一樣東西是廢物,可是往往我們去看一個樹林子或者一個原始森林,注意的都是可以成材的樹木,如果看到彎彎曲曲的樹,或者是一些不同形狀、彎彎曲曲的樹幹,其實在過去的年代,牛要耕田的時候,它可以放在牛的肩膀上,叫做牛的扁擔,是彎曲的,如果只找一個木頭把它弄彎,這跟樹自然成長的彎曲完全兩回事,價值絕不相同。再看一些稱為奇木的,根據樹的形狀加以做成各種不同的裝飾、雕刻,可能比原本那棵直的成材的樹還要值錢。

可見“叢林”是以功德為上,這些跟禪那有什麼關係?因為一般談功德只是單一的功德;譬如財的布施、法的布施,都以單一的方式來看,究竟財的布施要多少才是功德呢?法的布施要多少才是功德?裡面所涉及的就很複雜。我們曉得法的布施有修養的高與低,所表現的當然不同!就說財的布施成為功德的話,也要看他本身的能力,看他所表現出來的,不一定要多少錢才是功德。如果能力不夠勉強去財施,反而造成傷害,如果能力夠,本來就有錢,即使多花一點對他來講沒有傷害,這才叫功德!假使本身能力不夠,勉強去做造成傷害,怎麼會是功德呢?所以才會用叢林的方式去看功德,也就是剛才談的叢林裡的一些樹木、花草的問題。可見功德是從修養表現力量,達到某一種饒益性才叫功德,此中必須要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才能夠展現“功德叢林”的意義,這才是禪那的內涵與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