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二集(下)

314期

圓覺之道>第三十二集 >(下)

再看第三個,早期翻譯“禪那”叫“思惟修”、“功德叢林”,後期為什麼翻譯成“靜慮”?什麼是“靜慮”?如果翻成白話就是“靜靜的去思考”。但是“靜靜的思考”只是一個名相,還要知道它裡面的法義,也就是說“靜”不只是平白靜下來那麼簡單;靜下來,是從外面的行為以至內在意念的運動,也就是以內外來說。若以靜而言,內外都要達到寂靜或者冷靜的境界,但是傻傻的、靜靜的坐在那裡,還不能叫禪那,因為它後面還有一個字叫做慮,就是思慮。“思慮”是一種思考,須看你所思考的、顧慮的周不周到?如果顧慮得很圓滿,當然就非常周到;如果有缺失的話就欠周到了。這都關係到慮的問題,可見以五蘊來談思考,這個“靜慮”是內在的,沒有涉及到外在,但是一般對禪那的認識,真正在運用方法的時候必須把握什麼?外表看起來是靜,內在卻是動。所以真正談禪,不可以只說是“思惟修、功德叢林或者是靜慮”,還必須要了解它的道理中間有方法,什麼方法呢?外表要能保持冷靜,內在卻是一種動態的,所以禪那是“外靜內動”的一種修養。

 

為什麼肯定這種說法?譬如講參禪,參禪有一個姿態,盤著腿,坐在那裡,這就是外靜,不讓手腳亂動才會盤著腿,還要抱著一個三昧印。其實這是外在維持一個靜的表現,內在呢?坐在那裡思考什麼?可能有妄想、有雜念,也可能有道的存在,或者是依於看過的一部經典、依於現實中發生的事物,從中去探討那些喜怒哀樂。不管內在你是用什麼方式去動,一定會有一個問題存在,絕不是盲目的坐在那裡,所以才說要靜靜的去思考。這一定是關係一些問題,涉及到它的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上複雜性的問題,才要從中去把握。所以我對禪那做一個詮釋,就是“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為什麼要這麼講?因為靜靜的思考就是去運用思想,可是運用思想之前,思想裡面究竟擁有什麼?那就是一些知識經驗。如果運用思想的時候,能把這些知識經驗表現出來,使它成為一種有饒益性的行為表現,就叫做智慧。可見“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就是禪的意思的話,這就很容易把握!當然這只是從名相上面去認識,真正談禪,很少會只說禪的,都會用“禪那”這個名詞,講“禪”只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性,喜歡用簡單的方式去談問題。譬如佛陀就用“佛”來稱呼,菩提薩埵就用“菩薩”來稱呼,這都是一種簡單的方法。其實談到佛就涉及到佛陀,談到菩薩就涉及到菩提薩埵,當然談到禪就涉及到“禪那",只是“禪那”是根據思惟修、功德叢林,以及靜慮三者組合起來完成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怎麼去運用它,然後表現出饒益性的效果,我們就稱之為“運用思想,發揮智慧”。

 

可是思想的本身有沒有經過修養?其中就有不同的差別,如果以自我在世間法上所接受的知識經驗,來表現自己的思想也是思想;如果把世俗的知識經驗做不同的篩檢,做一些可靠性的運用,完成的也是思想。所以思想分別有修養與沒修養的;因為運用思想,難免有所謂理想與不理想的,所以才要從中去運用好的一面,粹取正面的,捨棄負面的。可見運用思想有一個前提,發揮出來的是智慧,不是愚癡、無明、也不是迷惑!如果發揮出來的不是智慧,那你所運用的思想很可能就是投機取巧、就是陰謀,可能會造成一種傷害。所以禪是一種“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方法,怎樣去著手、去修養?禪有多方面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修養,基本上是從“四禪定”、“四無色定”以至“九次第定”,這些是定的修養。那麼定的修養目的在那裡?就是達到靜慮,前面談到奢摩他、三摩缽提,其實也是修養禪的一些方法,這是要把握的一些重點。

 

剛剛我也提到,要達到靜慮的目的,如果只是在那裡思想,只是滿腦袋瓜的妄想雜念,或是以自我意識表現出自私自利,雖然都是一種想、一種思考,但是就不能夠運用思想、發揮智慧,因為發揮智慧的本身不是投機取巧,不是傷害,而是自他都能得到利益才叫做智慧。剛剛談到四禪定、四無色定跟第九個滅盡定,其實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就是從四禪定這樣的次第,慢慢提昇修養而成的。“四禪定”通常是偏於聲聞乘的修養;“四無色定”的內涵是以菩薩做為一個修定的方法,但不管聲聞或菩薩,最終要「於生能夠滅,滅而且能盡」,所以第九個叫做“滅盡定”,盡就是盡絕了,到盡頭了。在中國的佛法通常很少談聲聞法,都以菩薩法來說;如果以羅漢來談禪的修養,除了四禪定法,他的基本還是運用在苦集滅道上面;菩薩呢?因為四禪定並不是了不起的,既然能夠發起菩薩心,行菩薩道的話,就不會執著於聲聞乘所謂的「一切皆空」,也就是不會在空裡面常住,一無所有。

 

所以於菩薩乘,空只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顯現的是另外一個發展的起點,就在乎我一直說的,在談每一個法要的時候都會提到的“認識、了解、發現”,所以四無色定的第二個“識處,就是認識、了解、發現,能認識、了解,有所發現,於禪而言就有一個樣子了。可是可靠性以及可信度究竟能把握幾分?就要知道你所認識、了解的,甚至所發現的,是不是能做到彼此都不會傷害,反而能得到利益!所謂“遍一切處定”是說什麼?是講不管這一種認識、了解或者有所發現,在任何方面,譬如事的問題不只一個,人的問題也不只一個,也就是凡所有人與人、人與事所關係的問題,你都能普遍的去認識、了解、發現,當然這中間所到達的一種程度,會有層次的差別。因為慢慢累積起來的,就是世俗的一些知識經驗,跟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怎樣使其融會貫通,能做到不論在任何環境、任何時間、空間,任何問題的發生,都能做到去認識、了解,而有所發現。

 

可是這個還只是一個道的樣子,不是道的成就,因為必須要到達清淨或者究竟、圓滿,所以在談三摩缽提時,談到“想”也都會涉及“想”、“非想”、“非非想”,其實四無色定的第四個就是“非有想非無想”,也可以說是“非想非非想”,它們是相同的一個名詞,就可以發現你的第一個想是什麼?進入到第二個想是什麼?再進入到最後的結果,你的“想”圓滿了沒有?清淨了沒有?如果你的“非非想”還是存在於“有想”的話,於四無色定而言,還只是在“識處定”,也就是四無色定的第二個定裡面打轉,因為你還有一些“有”的執著與計較,還是在“有”上面的一個自我意識,只是明顯與不明顯,或是傷害的差距,或利益的多少,成分的不同而已。

 

如果真正達到“非想非非想”的境界,的確你已經有了成就,有了清淨完成的一個樣子,但這還不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必須要提昇到什麼?滅盡定!“滅盡”不是講生盡了,而是講因為生而有滅,滅也要盡絕了,也就是“生也不起,滅才能絕盡”,如果還有生的發起當然還有滅的現象,或說是一個化解“生”的滅的一個完成。所以九次第定的最後這一個是談滅盡,是生也不起,滅也盡絕了,那是什麼境界?如果以覺或者以佛道而言,就是一個圓滿的覺悟,也就是沒有迷惑、無明了;沒有業也沒有道了;沒有菩提了,甚至連般若也不需要!那是個什麼境界啊?在佛典上稱之為“涅槃境界”,這種涅槃境界就是不起生滅了,因為生也不起,當然滅也沒有了。

 

“滅盡定”講得更簡單一點,就是寂滅,於滅也寂靜了,不需再有滅的發生,因為生也不起了!這是講菩薩乘從四無色定到九次第定。但是要提醒各位,雖然我們談四無色定不談四禪定,事實上當你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其實就已經有了四禪定的修養,提昇到禪那才是菩薩的境界,所以說禪是一種菩薩法,不是聲聞法;相反的講三昧、三摩缽提或者講奢摩他或毘婆舍那,其實這些都是聲聞法必須下的功夫,但是菩薩法並沒有捨棄這一些,因為菩薩法的本身還是要從奢摩他、三摩缽提而提昇到禪那,這是所謂禪那從道理到方法,而且是在菩薩乘的定位,它不涉及到聲聞乘。只是還是要稍許分辨一下,為什麼中國的佛法不談聲聞乘而談菩薩乘?追究起來釋迦牟尼佛最初講的都是聲聞法,即使講緣起法,其實緣起法如果從無明到老死十二緣起,按照這種方式去看,肯定就是一個標準的聲聞法,但是菩薩法在那裡?菩薩法是談十二因緣,這個十二因緣跟十二緣起有什麼差別呢?因為這是從無明慢慢一直到達最後的老死,說明一個生的現象怎麼來,什麼樣的經過,怎麼樣的完成?這個叫緣起。所以說“行”緣於“無明”,“識”緣於“行”,為什麼這麼說?這就是緣於那個開始,譬如“行”緣於“無明”的話,無明是一個起始,所以叫做十二緣起。

 

那菩薩法講十二因緣法怎麼說?它分三個階段,一個是以業去看,也是無明、行、識以至到老死;如果從道來看呢?從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從他第二階段所謂的“接觸、受、愛、取”,從這些行為動作上面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而發現問題。所以從中間開始,談它的因緣關係是什麼,那就涉及到從無明一直到六入、出胎為止,談人是怎麼來的?人最後會怎麼樣?最後到達老死,也可以說菩薩法是先談事實,然後探討它的因與緣的關係,所以叫做十二因緣法。它跟緣起法還是有所差別的!緣起法是從頭到尾不變。聲聞法是面對法相或者是法義,都是從實相上面著手。聲聞是從我苦怎麼樣去消滅,消滅苦需要有法,最後於法要能空,如此而已。那是偏於一個自我的修養,自我的利益與解脫而已,菩薩不是如此!而是從現實的生活中間去認識、去了解,有所發現,然後也把握“人為什麼會這樣”?就涉及到從無明到行到識的完成,那是來自業,所以因道而去認識、了解,有所發現。但是不能捨棄業,業是人之所以為人,因隨業才來到人間成為人,六道眾生都是如此,只是業的內涵不一樣。所以談禪那一定要了解,以菩薩法而言,從四無色定以至到滅盡定,這個中間還是從五蘊上面的調理,到身口意的修行,然後完成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個法門。後人稱之為一個宗派,但這只是佛教裡面的一個法門。

 

其實任何學派裡面也是涉及到某一些法門,只是禪宗怎樣形成所謂禪的法門,不是一個單一的,它有各式各樣的方法,都可以達到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目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把握的!禪絕不是一般人講的盤著腿子、閉著眼睛在那裡參禪,參什麼呢?常常就會參那些偈語,好比“身是菩提樹”,或者“菩提本無樹”,去參這些是沒有用處的!那是別人的東西,真正要參的是涉及到你自己的,只要涉及到你自己的,就有因果的關係、因緣的問題,唯有在思惟上面去做修養,吸收知識經驗,消化知識經驗轉變成為智慧,有了智慧的基礎,你運用思想發揮的必然是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做基礎,運用出來、發揮出來的當然就不是智慧,這就是禪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