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5期2016年10月
“定”是以禪的修養為主題,而禪的修養包括了“奢摩他、三摩缽提與禪那”,若以這三種修行的方法做一種輪替的方式去修,一直達到菩薩的境界就稱之為“定輪”。
圓覺之道第三十三集(上)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 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 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 依於未覺幻力修習,
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口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鉢提與禪那。』......『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還是以《圓覺經》為基礎,這一段談到“二十五定輪”。如果不把這一段經文做一些認識的話,很容易誤解這一個名詞。先解釋什麼叫做“定輪”?“定”是以禪的修養為主題,而禪的修養包括了“奢摩他、三摩缽提與禪那”,若以這三種修行的方法做一種輪替的方式去修,一直達到菩薩的境界就稱之為“定輪”。“輪”不能只以輪相的概念來看,因為在實際行修的方法上,它是一種輪替的方法,也就是修“奢摩他、三摩鉢提或禪那”這三個有前有後,沒有一個順序與次第,也不是從什麼修到什麼,而是相互之間運用的一種修養方法,所以是一種輪替的方法。“二十五定輪”其實不是講二十五種定輪,而是依於“奢摩他、三摩缽提與禪那”這三種方法輪替、交互運作,這是一種菩薩的修行行為,依此修行的菩薩就有二十五位。
一講到“位”大家會錯認,以為有二十五個菩薩依於這三種方法,達到成就的一些差別相,三種之中可以說有的一種修得很好,有的二個修得不錯,真正難修的是三者交互輪替而成就圓滿的,可說少之又少。可見這三種方法本身的難度不同,成就也就不同;事實上《圓覺經》裡面所記載,只有二十五位菩薩在這上面得到好處,講到菩薩不要當成已經成就的,得到果位的,因為凡是在修行覺悟的人都可以稱為菩薩,否則為什麼二十五位菩薩,有的居然只修一個,有的修幾個,甚至也有修很少的,好像菩薩修得有其差別。其實不是講菩薩有差別,而是修行覺悟的人在修行的過程中,依於這三種方法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加起來就有二十五位。但不是這三種方法全部完成的成就,如果一定要知道一個數目字,不妨把我寫的《圓覺之道》看一下。
談到“二十五定輪”這“二十五位菩薩”,不管是修“奢摩他、三摩缽提或禪那”,依這些菩薩的修養而言,一行就是“奢摩他行”或“三摩缽提行”或“禪那行”,修一行的有三個,那三者互修的呢?共有二十一個,而三者圓滿的只有一位。可見這三者要交互輪替,能夠圓融無礙非常不容易!在《圓覺經》裡面提到只有一人。所以依於所修,得到清淨定輪的只有二十五位,這二十五位是以他們修行的成就而說的,我們不看他們過去怎麼樣,就只看這三種方法。前面已介紹過“奢摩他、三摩缽提跟禪那”的內容,如果以修“奢摩他”來講,現在談的不是道理而是行法,也就是修行的方法,因為道理說了很多。以“修奢摩他”而言,要怎樣從止或止於一念或制心一處,或者說一心不亂,在這種境界之下達到離於污垢,而能清淨諸業。所謂諸業包含了一般講的無明、迷惑、煩惱,而修行完成的結果,當然以菩提來講還是一個概念,應該是化解了無明、迷惑與煩惱,這樣顯現的菩提才有它的內涵。如果只說修“奢摩他”可以顯現菩提或者能夠成就,這只是一個概念,真正的效益是在乎「於無明能明了,於迷惑能覺悟,於煩惱呢?能得到自在」,這才是它的內容。
但著手的方法呢?一定先要定於一心;這“定於一心”不是以禪定來講,而是在比較複雜、混亂的環境中間能制心一處,把意念集中在一個點上,這現象就叫做“止”。舉個例子,假使一碗白米飯,看起來都是白米飯,是否就把你的意念止於那一顆顆的米飯上?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止,這一碗飯就毫無意義;如果從這一碗白米飯裡發現了什麼,譬如石頭或帶著穀殼子的顆粒,只要在其中抓住它,說它是好是壞,其實不是分別!而是在一碗白米飯裡面,不是叫你去找那一顆石子,或者尋找那一顆帶殼的穀子,而是當你正在吃這碗飯的時候,能不能把握不會吃到石子,傷害你的牙齒,或者避免吃到帶殼的穀子,造成不消化或不舒服。就可以發現“止”的意義了!止於什麼?就是那顆石子或帶殼的穀子,而不是那一碗的白米飯。假使一碗白米飯是一個很複雜的環境,從中間找到那一點,把意念停留在那一點中,這就叫做止。
譬如照相,不是有一個焦距嗎?什麼叫焦距?就是針對一點,取那一點,把相照出來,如果不管任何背景,想要照一個人,究竟要把這個人擺在什麼地方?是以這個人的頭部為重點,還是胸口為重點?然後把握那一點,再配合背景,照出來的相才能顯現出特色。通常一不注意,很可能頭照一半或身體只照一半,總是照得太左或太右,不能擺在一個很好的背景而取相成功,所以焦點其實就是止於一個定點的位置。如果“止”是以定而言,停止在非常混亂、複雜的環境中,能夠找出一個定點,把你的意念擺在那個定點去發展,而不是擺在一點上,然後傻傻的把自己靜下來,乃至進入了空境,這不叫“止”,那是毫無意義的。“止”就是止於一念,把意念擺在某一個定點上,然後在這定點上去發展,若以平常的白話來說人人都會,但究竟說什麼倒不一定!譬如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工作的時候工作,這種話誰都會講,就是把意念擺在一個定點上,這就是止於一念,“奢摩他”的修行方法,如果能把握住這方法的話,就可以使意念不散亂。
可是一個修行人跟普通人一樣,少不了有妄想、雜念,甚至還有幾乎自己都很難去理解的意念,於此不要在意是妄想雜念,甚至連自己根本都搞不清楚的什麼,如果能找出一個定點,把意念擺在那個定點上去修行,就完成了一種奢摩他的修行方法。所以一定要了解,若修行的方法是“奢摩他”,那是止於一念,但是止於一念之後要幹什麼?這就涉及到“三摩缽提”,為什麼?“三摩缽提”是一種正當的行持的方法,或稱之為正受或正受持。可是只是正受還不夠,因為正受在“奢摩他”裡面有了樣子了,如果這時以“奢摩他”的方法能止於一念,在那個定點上已有了樣子,那怎樣進行下一步的修行呢?就必須要有“三摩缽提”的方法來幫助你。“三摩缽提”的方法是「止於一念的時刻,你究竟做什麼」?當然要有一個正當的行持內容,也就是前面“奢摩他”只是一個樣子,樣子裡面要有內涵,就是“三摩缽提”。
提到“三摩缽提”的內涵是什麼?那就看你原來止於一念的是什麼?如果把握了那一念就知道怎麼做了。如果一念不能把握就無從下手,為什麼?盡是妄想雜念,那會很亂,必須在很亂的情況下做到不亂,不亂就是要能“止於一念”,在意念中有了樣子,然後再用“三摩缽提”的方法來修持行為。至於究竟內容是什麼?等一下我們把“禪那”三者放在一起舉例說明。所以“奢摩他”是止於一念有個樣子了,“三摩缽提”是說有個樣子,可是意念中間是什麼呢?該怎麼去做?當然這只是一個行為而已,最重要的是涉及到“禪那”。“禪那”是靜靜的思考,也是功德叢林或是一種思惟的修養,這都關於禪那的內容;而“奢摩他”能幫助你在混亂的情況之下止於一念,然後怎麼做?就需要有“三摩缽提”的方法,談到怎麼做並不是手、腳、身體怎麼動,而是意念與想念這兩者怎麼去操縱呢?操縱的方式就叫做“正受持”,或叫“總持”也可以。
“三摩缽提”事實上就是行的方法,行什麼?當然要思考,思考就需要有“禪那”的方法,所以“禪那”的方法是有了一個“奢摩他”的樣子,並且有了“三摩缽提”的行為,然後再去運用思想,發揮智慧,這是一種定輪或說是一種修行的次第。可是這個次第沒有前後順序,它涉及到什麼?譬如可以先從“奢摩他”下手,再進入到“三摩缽提”,然後再達到“禪那”的方法。也可以先從“三摩缽提”然後到“禪那”,再回到“奢摩他”,三者交互輪替。不管怎麼運用,結果一定是一個智慧的完成。所以我常說“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發揮智慧一定有一個來源,有一個緣由,並不是憑空就有。很多人常說運用智慧,其實運用智慧是一句多餘的話,為什麼?因為有多少知識經驗就已具備了多少智慧,只是智慧本身應該是表現的結果,所以真正要運用的是我們的思想,也就是思想的素材或者是思想的能力,是來自智慧,因此智慧要表現出一個饒益性的結果,這才叫做運用思想之後,能夠發揮智慧的價值,那個結果就是價值。價值事實上就是饒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