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15期2016年10月
實門指的是實証,以氣血經絡的觀點來說,就是體內邪氣盛實,包含風寒濕燥熱暑等邪氣侵入人體,以及體內氣滯、血淤、痰飲等;也包含體內氣血過盛、不平衡而產生的証候。
氣血、經絡、與健康(六十七)
實門
實門指的是實証,以氣血經絡的觀點來說,就是體內邪氣盛實,包含風寒濕燥熱暑等邪氣侵入人體,以及體內氣滯、血淤、痰飲等;也包含體內氣血過盛、不平衡而產生的証候。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來時滿面通紅,一直喊熱,問起原因,原來是他在盛夏時節,與家人在冷氣房中大吃麻辣火鍋所致,這種是體內陽盛的現象,故有熱象產生。而受寒感冒時,是受到外來寒氣的侵襲,寒氣進入體內,導致畏寒的症狀。所謂“實則瀉之”,當體內正氣尚足時,實証要用瀉法,以推拿保健而言,力道要大一點;若是虛實夾雜,例如身體虛弱,又受寒感冒時,就要以溫補為主,力道則要輕一點。
實則瀉之,症要辨清。
湧泉、然穀、太溪俱瀉腎,
神門、少府、通裏俱瀉心。
腎主生育,又主二便,有泌尿生殖方面的病症,可先看醫生,在保健調養上,可取湧泉、然谷、太溪等穴位。例如頻尿或排尿不順,可取腎經穴位保健,一般可由湧泉、然谷、往上一直按到築賓穴。有一次我同修聽到一位師姐提到她有尿失禁的現象,就按她的腎經經絡,結果按到築賓穴時特別痛,於是教她按揉築賓穴,後來這位師姐很高興的告訴我同修,她回去後,用心的按揉築賓穴一段時間後,尿失禁的現象解除了。心有實証,多半為心火,熱邪會導致心煩氣燥等現象,這時可取神門、少府、通里等穴來瀉熱。有心火導致不好睡,可取神門穴保健;少府是心經的滎穴,有袪熱的功效;通里為天星十二穴所提及的穴位,可對治心煩氣燥。
脾胃之實何穴瀉?陰陵、商丘、同公孫。
心包有熱中沖瀉,曲澤、內關、大陵針。
瀉肝期門、曲泉、行間、太沖好,
要瀉各經絡的邪氣,可取該經絡的適當穴位來按揉,腎經、心經如此,脾胃、心包、肝經亦然。脾經有袪濕的功用,但也容易為濕邪所困,有濕邪時容易有沈重的感覺,例如早上起床時,覺得沒睡飽、頭部不清爽時,可取具有袪濕功能的陰陵泉、商丘、公孫等穴來保健;覺得肚子脹時亦然,可能是濕邪停駐脾胃的現象,這時也可取這三個穴位來保健。心包經有熱邪時,同樣會有心煩氣燥的感覺,這時可取中沖、曲澤、內關、大陵等穴來驅除熱邪。若是有肝熱、肝火時,有時會有頭暈、不好睡、眼睛乾澀、脇肋痛等症狀,這時可取肝經的期門、曲泉、太沖、行間等穴來保健。
大腸商陽、二間、合谷、曲池清,
小腸少澤、同少海。
大腸經有熱邪時,會有便秘的現象,這時可取大腸經的商陽、二間、合谷、曲池等穴來泄熱。合谷、曲池是常用的多功能穴,具有清熱的功能,對於中暑、因濕熱導致的皮膚癢,都有保健的效果。小腸不舒服時,則可取小腸經的少澤、少海來保健。
瀉膽陽陵、臨竅陰,
膀胱委中、中極泄。
三焦關沖、外溝清。
膽經有邪氣時,可能會有脇肋痛、口乾舌燥、口苦等現象,這時可取膽經的陽陵泉、足臨泣、足竅陰等穴來保健。脇肋痛是常見的症狀,脇肋位在膽經循行路徑上,陽陵泉又是膽經的下合穴,因此取陽陵泉有對治的功能;在保健上,脇肋痛可加取三焦經的支溝穴,保健效果會更好。膀胱功能出現異常時,如頻尿或排尿不順時,可先取膀胱經的下合穴委中及募穴中極來保健。三焦經有邪氣時,可能會有口乾舌燥、耳鳴等現象,這時可取三焦經的井穴關沖及外關、支溝等穴來保健。
若還痰多豐隆泄,
胸膈痞滿上脘針。
如果有痰多的情形,可取胃經的豐隆穴來保健。“脾胃為生痰之源”,痰多時,可取胃經的化痰穴豐隆來行氣化痰,它是胃經的絡穴,可調理脾胃兩經的氣血,是脾胃保健的要穴。若是胸膈之間有脹滿的感覺,可就近取任脈上的上脘穴來瀉邪氣。胸膈脹滿,除可就近取上脘穴外,亦可加取心經募穴巨闕、任脈上的中脘,及心包經的內關穴等來保健。
井少商、滎魚際、絡列缺、合尺澤,
連募中府穴瀉肺從肺經。
肺經有邪氣時,會有感冒諸症狀,如惡寒、發熱、流鼻水、喉嚨痛等諸症狀,這時可取肺經的井穴少商、滎穴魚際、絡穴列缺、合穴尺澤、及募穴中府穴來對治。保健時,若有發熱、喉嚨痛的現象,要取魚際、少商來清熱,若有咳喘等現象,則可取列缺、尺澤、中府穴來保健。
胃實內庭、足三裏瀉,
血結膈俞、血海攻。
胃中有實邪,會有胃脹、胃痛等症狀,這時可取胃經的內庭及足三里來瀉邪氣。在保健上,內庭是胃經的滎穴,具有清胃熱的功能,故有胃熱時可取內庭來清胃熱,亦可加取足三里穴來保健。例如有胃炎或胃食道逆流時,除看醫生治療外,亦可取這兩個穴位來調養。熱入血分,會形成血結証,熱與血結証會有身熱、少腹痛等現象,這時應看醫生,經絡保健上,則可取背部的膈俞及脾經的血海穴來對治。“血會膈俞”,有血方面的問題,例如血淤 (按揉時會有刺痛感),在要取膈俞、血海二穴經常作保健。
瀉胃逐穢通腸天樞妙,
瀉腑導瀉消滯中脘針。
腸胃有穢氣,取大腸經的募穴來對治;而胃腑有食物積滯時,則可取胃經的募穴中脘來瀉積滯的邪氣。募穴用在瀉實邪上應用極廣,除胃經的中脘、大腸經的天樞外,還有膀胱經的中極、肺經的中府、肝經的期門等。
辨證虛實當分清,
施治補瀉明於心。
實門指的是實証,以氣血經絡的觀點來說,就是體內邪氣盛實,而人體正氣尚足的情形,因正邪對抗,會產生各種實証的症狀;虛証則是人體正氣不足,臟腑虛弱的現象。要確定實証或虛証,需要透過醫生的辨証,才能分清楚,實則瀉、虛則補的原則要了然於心。在經絡保健上,各經絡的實邪,可透過上述各經絡的穴位及相關的募穴等來保健,如表四所示:
表四:實門穴位 (依經絡)
肺/大腸 |
心包/ 三焦 |
心/ 小腸 |
脾/胃 | 肝/膽 | 腎/膀胱 | |
實 |
少商, 魚際 列缺, 尺澤 中府
商陽,二間, 曲池, 合谷 |
中沖 曲澤 內關 大陵
關沖 外關 支溝 |
神門 少府 通里
少海 少澤 |
陰陵泉, 商丘, 公孫 血海
內庭, 豐隆 足三里 上脘, 中脘* |
太沖 行間 曲泉 期門
陽陵泉足臨泣 足竅陰 |
湧泉 然谷 太溪
委中 膈俞* 中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