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 善與惡的究竟

    談善,因為有一個終究的結果,得到一個果報,那就是福報的問題,而談修行辦道,凡有所計較執著,即使是道也會成為障礙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佛法要義     善與惡的究竟   /白雲老禪師

 

前面對善惡的認識分辨談了很多,現在來談談善與惡的究竟。談究竟,要怎麼樣去把握善而遠離惡,在經典上這方面雖然談了很多,可是往往都是依於什麼經而說一些什麼;我現在談的究竟,是以經典裡面都有的總合起來說。

 

首先從涅槃的觀點來看,“善究竟”對修行的解脫之道,怎麼樣去認識?真正的究竟善是什麼?是涅槃,而涅槃不是死,它是以“生相”來說,依生相又關係到“有相”,所以還是以人的有相為基礎,從種種發生的現象來認識善。

 

涅槃的本義有很多解釋,有一個叫做不生,因為善一定是依於“有”而生起,以涅槃的論點來談不生的話,表示善已經都不生起了,是不是這麼解釋?不是的!是指以涅槃的論點,談這種善的生起,總是有相對法在裡面,有所謂善與不善。這裡談不生,則從相對中顯現出絕對來,譬如有善就有惡,一直強調佛法是要去惡、向善,但還是一個有相,因為去惡向善必須要有善、有惡生起,才能說這是善、這是惡!一旦有這種生起的現象,那要怎麼去把握、突破?譬如惡都不作了,所行都是善,可是這修養的境界並不就正很高,所以這裡談善不用這種方式來看。

 

談善,因為有一個終究的結果,得到一個果報,那就是福報的問題,而談修行辦道,凡有所計較執著,即使是道也會成為障礙;所以佛法中除了有世俗的煩惱障,依理論而言也有其所知障。所以去惡向善固然是學佛的人剛開始必須要走的路,要慢慢去修養的,可是在佛法中這還是不究竟。即使完全遠離了惡,所行的都是善,還是在善的範圍打轉,這還是一種生相。那要怎麼樣從這生相增上?又增上到什麼程度?即使你的行為修養都是善,包括善業、善道或善法,那還是在一個範圍中間,會去執著什麼、計較什麼!

 

所以必須從涅槃的理論上,能夠做到不計較、不執著,也就是雖然善的生起是存在,但不可以去計較執著,如果善生起,能做到不計較、不執著,認為只是一個行為,過去了也就算了。談修行,雖然是慢慢累積起來的,累積到什麼程度呢?不是說這個善,從一分到幾十分、到百分,不是這種意思;而是凡所有的善不論大小,包括所謂業裡的善以及道的善法在內,即使生起,怎樣不造成執著計較?如果能做到不計較、不執著,那這個善雖然生起,也已經是一個不生的境界了!這境界也是修養的境界。

 

所以談涅槃,以涅槃的論說要談真正善的究竟,就是“生”還是會有,是存在的,不是否定或消失,而是怎麼樣在生起的善法中,能夠不去計較、不去執著!譬如說修行,在這中間覺悟到什麼?「覺悟到什麼」這是一種善法,如果認為覺悟到了什麼,可能就會得到什麼……甚至已經完成了什麼樣的果位,這就是分別、計較、執著。如果說覺悟到什麼,以吃飯來講,譬如餓了是一種現象,吃飽就不餓了;就可以發現,原來的餓經過“吃”就不餓了,可是不餓並不表示還在計較執著那個餓,為什麼?你已經不餓了!

 

可以發現,於善法而言,已經達到所謂涅槃的理論的說法,就是「不生」了,不生就是說於善不分別、計較、執著。就好像飯吃飽了,餓相已經消失了,可是不能夠執著於:已經吃飽了、已經不餓了,再也不要吃了……如果用這種方式,就是一種業的現象;或是當然餓了就要吃,吃了又會餓,所以還要再吃,認為這是一種循環現象,把它當成這就是道的話,那還是一種執著計較。雖是一種善法,還是執著計較,真正到達不生的境界就很容易把握:原來餓了,現在吃飽了不餓了,不餓了就不會去想到餓、飽或者吃的問題。因為還會想到飽、餓、吃的問題,就是還有計較執著,這是以涅槃的理論來看。

 

其次看第二個,善根。善根通常都是說好的,還有的提昇為菩提種子,也就是過去種的菩提種子,稱之為善根。要瞭解菩提種子究竟是什麼現象,很簡單,只是一種緣生的現象。這種緣生是依於過去什麼因緣,而種下這種“種子”,所以就有所謂善根的存在。可是如果執著於我已經有了多少善根,或我已經種下了這個菩提種子,有了菩提的存在,那還是一種自我意識,或是一種所知障。所以談善根必須要瞭解,它關係到自性的善;往往佛法裡很多人談自性,就會談佛性,其實自性要怎麼去解釋呢?就是自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種下了這種善根,善根的善就是一種性,性是講性質,就是善性,它沒有惡性。

 

所以自性,是說自從什麼時候,因為因緣的關係而有了這善性的存在,叫做“自性善”,絕不是佛性善,這一點要瞭解。既然談善根,還談到自性善的問題,就是要去認識善根,不是去執著善根。譬如有些人好像與佛很有緣,大概是因為過去有善根;再不然說這個人很善良、很仁慈、很悲憫,這個人很有善根。可是這只是概念,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起有這一種善性呢?也就是你的“自性善”是怎麼形成的?就要知道它是一種緣生的現象,才展現出自性善;那當然要有緣生的現象。緣生什麼?就是過去已經種下的善根;於佛法中所謂的“菩提道上”--你已走進了這種道路,種下這種種子。

 

 

可見對於善根,不能只是依賴,因為依賴是不可信的,有善根可能也是偶發的,不是一個常態的,如果是常態的,是不是在任何的時空下都能維護這種善呢?所以才會談自性善。談善根,說自性善是什麼意思?自性善的本義就是說明怎麼去確定這是一種善根,從因到果都是善根,沒有惡,肯定它的性質是善,沒有惡的存在。所以自性善要怎麼解釋?就是指你的這種善根自從什麼時候開始起,完成這種善的本性或者本質?這麼去解釋的話,就比較容易瞭解。

 

 

其次再看“相應善”,剛剛談到緣生的問題,說什麼時候會產生,使所謂的善能夠顯現出來呢?這就關係到個人本身的修養;譬如以“慚愧”來看,做錯了什麼,或是不管人家知道的,或者自己內心所發起的這一種慚愧的感覺。因為感覺慚愧就會相應於緣生的那個善,如果從來連一點慚愧心都沒有,即使過去有善根也沒有辦法相應,使緣生的善發出來。所以佛法中常講懺悔,其實懺悔的本義就有慚愧的情識作用在,要有慚愧的情識作用才會相應於善。所以這裡講善是講緣生的善,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

 

曾經做了不好的事傷害了人,正在造作的時候不覺得怎麼樣,可是事後想起來覺得很慚愧,那是不是就算了呢?很可能就會相應於過去學佛,或不管是在知見上、修養上,曾經看到的、聽到的,於善根上面這種緣生的作用生起,所以因為慚愧而相應這一種善,這都是關係到緣生的關係。“慚愧”這個名詞,先要瞭解慚是表面的,愧是內在的,必須要內外都能夠相應於善,這種因慚愧而產生的緣生的善,才是可信的,如果只慚不愧,同樣不能相應於善。常說「有口無心」,所以慚愧是內外都有這種情識作用,而產生、發出這種相應的力量,引發原有的緣生的善,這就是依慚愧來說。

 

最後可以發現前面講“不生”或者講“自性”、講“相應”,會產生一個疑問,如果從來沒有善,呢?如果都是惡的話怎麼辦?所以後面就談到“自性相應”怎麼發起善。自性相應發起來的善是藉外力而形成的,即使沒有善根,可是因為朋友、同事或者師長的關係,或者社會環境的人際關係,種種現實中看到、聽到的,都是住在善良的人群的一個環境裡,就很容易因為時空的關係而引發這種善性。前面是談肯定,於善認知了、究竟了,是以有善為基礎;後面是說如果沒有這種善根的話,那就以自性相應這種時空。在這個時空中包含了人的問題、事的問題,因為都是善的環境,自然沒有善根也會引發出善心來!不旦能引發出善心,還知道的確過去所作的都是不好的,會造成傷害,這時就會完成“自性善”。

 

可是這裡談“自性相應”,並不是完成的“自性善”,自性善是依自性相應於環境所引發起來的,也就是原來並沒有這種善根的緣生的存在,同樣可以發起所謂善的問題。所以最後這一個要特別把握,佛法談涅槃的理論,談善根的基礎,談慚愧的情識作用,這都很容易把握,可是如果這些都沒有,怎麼辦呢?所以要瞭解自性,除了自從什麼時候完成這一種性質--善的性質,除了作這種解釋,也要瞭解以現在的口語來說,自性就是一種雖然不明顯的知道有善,好像都是不善,事實上自性的本身,人人都有,而只是說有沒有這種環境來幫助你引發善,能引發就完成了自性善,不能引發,雖然有自性的這種潛力,可是沒有時節因緣關係的話,同樣發不起來。

 

那為什麼談善的究竟都不談惡的問題?在前面幾堂課我也談到,善惡本來是相對的法,有善就知道有惡,其實有惡也會知道善,它是相對法。既然知道惡是不好的,善是好的,當然人都會去追求好的;之所以為惡,其實很多人為惡的目的,在個人的主觀意識裡還是去追求好的,沒有人會去追求壞的!即使一個修行人去苦行,往往會遭遇很多關係到惡的因緣、因果,可是苦行的本身一定還是追求善法,絕不是追求惡法。所以談究竟善,不談究竟惡,因為有善與惡的說法就還有相對的存在,就不可能涉及到以“涅槃的理論”、以“善根的理論”、以“慚愧的情識作用”,不可能用這些方式去把握其善了!

 

只是最後這一個是特別強調“自性相應”:怎麼樣來生起善?所以這裡就關係到自己如果都不知道生起善,那就必須要有環境引發;有了環境、有因緣當然就可以引發善來。所以依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因緣關係的不同,此中就涉及到人或事的問題同樣可以引發善,也可以種下善根。這種下的善根是究竟的,它不是相對的!為什麼?因為它已經出離了惡。可見“自性相應”同樣要有因緣、要有環境,所以佛教裡常常談時節因緣,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看,這單元就是談善惡,而談善不談惡,是講“善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