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16期2016年11月
利他之行,不外是從身口意的行為著手,先完成自己的修養,再表現行為而使他人得到利益,如此才可說是利他。
雲語書摘
利他之行 /潛
大乘佛法即所謂的菩薩法,講求「自利利他」,而菩薩法會盛行於中國地區,是基於中國的文化、歷史、族性等最富於包容性、融合性。所以,佛教在中國歷經兩千多年的流布,已不同於完全的印度佛教面目,早已於衍化成中國的菩薩法了!
在菩薩的四攝法中有所謂的利行攝,是依身口意的行為而表現利益的結果,也就是行為的表現能使他人得到利益而不會造成傷害。因此,菩薩行者以自己所具備的修養、智慧,不論身口意的行為表現是幫助或教訓他人,最後的結果必須令他人得到利益,而不是傷害,那才是利行的重點。
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十行位,即是談利他的行法,試說如下:
第一是歡喜行,出自誠懇,發自內心的歡喜去做,以法喜之心助人,例如法師為療養院的病人,或監獄裡的罪犯介紹佛法,若非一份歡喜心,在那種特殊環境從事弘法的行為,是頗為困難的,因為不能以自我意識去分別、計較、執著「我這麼做,究竟他們能否得到利益?」因為利他是不談條件的。
第二是饒益行,菩薩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也就是要做到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能受傷害,這是很難的境界。如果於行為做得再好,但結果是有缺失的,仍稱不上是饒益行。所以,佛法中特別強調「功德」,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份修養,就是希望行者能把修養發揮成為力量,而令他人蒙獲利益,才稱得上饒益行。
第三是無瞋恨行,所謂瞋恨,就是於人與事看不順眼,討厭,而產生忿怒,似乎欠他債未還似的。學佛的人,畢竟還是人,免不了人的瞋恨心;所以,想幫助別人得到利益,於自己的瞋恨心就必須透過觀行調理,至瞋恨心消失,否則無法表現利他的行為。
第四是無盡行,所謂無盡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亦即無量無邊就是無盡。例如母親對兒女的關懷,從懷胎至孩子出生、成長、成家,以至為人父母,始終不減她的關懷,總是放不下兒女,終其一生而無怨無悔,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再也看不到、聽不見,無法再照顧兒女方止,是無量的境界,是盡形壽付出有生的歲月,仍甘之如飴。而菩薩的誓願卻超越了母親只對自己兒女的關懷,因為菩薩見眾生苦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見煩惱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見應修法門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見涅槃寂靜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四弘誓願,是為無盡行。
第五是離癡亂行,就是幫助他人,須以覺悟的方式面對問題,不能表現癡迷、混亂。癡迷來自太過感性,感情用事;混亂則因為沒有修理,想到怎麼做就怎麼做。例如學佛,是要學佛陀的道理方法,怎樣在現實生活中,慢慢去體會、發現而成為自己的修養,才能把這份利益與更多人分享。卻不是學佛陀的樣子,如佛龕裡的泥塑木雕的佛像,也不是只一味地誦經、禮懺、念佛、參加法會、靜坐等,畢竟這只是一種依賴,終究自己還是作不了主;必須從依賴中透過熏習,有所體會、發現,完成自利的修養,才有利他的機會可言。
第六是善現行,就是所表現的行為是善的,而且缺失愈來愈少,善現的前提是在於利他,能使他人得到利益,才是重點。例如為他人消災解厄,而去禮佛、誦經,作功德是很好的行為,可是表現的結果是不是善?必須是饒益的,才是善現行
第七是無著行,「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突破而顯現的另一種現象,其中也有「不一定」的意思。「著」是執著,關係到學佛者能否顯現智慧的問題。無著不是沒有執著,人本來就會執著,而是執著生起時,如何做到不執著。例如有一個人沒考上大學,父母就給他找了一個老婆結婚了,婚後就在本地的小學教書。由於沒有經驗,不到一週就被學生轟下台。回家後,老婆為他擦一擦眼淚,安慰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情等著你去做。之後他去打工,又被老闆轟了回家,因為動作太慢。老婆又對他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別人已幹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唸書,怎能快得了?他做過很多工作,都半途而廢;然而,每次他沮喪回來時,老婆總安慰他,從未抱怨。三十多歲時,他憑著一點語言天賦,當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因此,他開了一家殘障學校,之後他在許多城市設了殘障人士用品連鎖店,已經是擁有幾千萬資產的老闆了。有一天,他問老婆:「當我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妳對我那麼有信心?」老婆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行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夠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他落淚了,因老婆恒久而不絕的信念和愛,不執著他的失敗,就像是一粒堅韌的種子;他的奇蹟,就是這粒種子執著而生長出的奇蹟!
執著,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執著,是不深入瞭解其中的道理所產生的自我意識,依於自我意識而生起的情感作用或分別心,都是人們無可避免的執著現象。由於人有種種的執著,可能發展出正面或負面的結果,或造成障礙,形成束縛,將自己綁住;所以無著,是說如何從有執著透過認識、瞭解而能突破,解脫其束縛,而達到不執著的境界。
第八是尊重行,所謂尊重行是面對他人時,不起親疏分別,以平等心對待,無高下之分,不因其地位是否較高而分別尊重與否,必須具備謙虛、虔誠這二個條件。有謙虛心,但不虔誠,那是虛假的,而有份謙虛心並且虔誠,才能使他人得到利益。所以,一般強調尊重別人的意見、想法、做法,道理就在於以平等心待人。
第九是善法行,凡不會造成傷害的道理方法,就是善法;否則,道理方法說得再好,而結果卻有後遺症,造成傷害,就不是善法,因不能利他。
第十是真實行,所謂真是對假而言,實是對虛而說;虛假,幾乎是現代人的普遍現象,以利他談真實來說,要表現真實的行為,得具備善巧方便的修養,否則,所表現的真實,可能被當作儍瓜,認為好欺騙、作弄。例如有些人表現得很可憐,就有人給他錢,或許他根本就好吃懶做,或是吸毒的人呢?所以,真實的表現,須具善巧方便的修養,且能針對假與虛而突破,才能表現出利益。
總之,利他之行,不外是從身口意的行為著手,先完成自己的修養,再表現行為而使他人得到利益,如此才可說是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