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18期2017年1、2月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楞嚴探秘七之一 若知
我們接著探討楞嚴探秘,請看楞嚴探秘第六,上一次的講義,因為所談是弟子們的介紹。本經裡面,有提到「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在經裡面的第五頁。通常在一部經最前面的時候,會把與這部經有關連的弟子,或是首座弟子等,會將他們列出來,比方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婆尼沙陀等為上首,這幾位是這部經裡面比較重要的弟子,具相關性的。
那我們看一下,我們所要知道的就是上次介紹到,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兩人的因緣。一個是迦葉尊者,佛陀傳心法的弟子,我們說禪宗傳心法的第一位首座弟子。有一次在靈山會上,佛陀拿著花沒有說話,其他弟子都莫名其妙,「今天佛陀怎麼不說話?」只有迦葉尊者在那個意境當中,會意微笑,佛陀就把一個「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付囑摩訶迦葉,阿難副二」;這樣子看起來,因為迦葉尊者跟阿難尊者的因緣,我們現在看起來是很美的故事,這是亦師亦友,阿難尊者在那時候還沒有悟道,他還只是佛陀身邊的侍者,他本身有特長,就是多聞彊識、過目不忘,是佛弟子中的多聞第一,當他做侍者的時候,每一次的法會內容,佛陀說過什麼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在佛陀入滅之後,聲聞弟子因為他們持守嚴格的戒律,師父入滅了,他們在世的緣也了了,於是一個一個也跟著師父走了,他們沒想到其他;連舍利弗都是,舍利弗還跟佛陀告假,然後回到他的家鄉,在他出生的床上入寂。那一個一個弟子都走了,這個法幢怎麼辦?這些聲聞弟子可沒顧及到這層,梵天著急了,所以梵天就來到人間,請迦葉尊者要為未來的法幢著想,負責護持佛法讓法燈常照於世的大任;迦葉尊者在這個沈重的懇請之下,答應了天王,而後慎重思惟,如何才能把這三大阿僧祇劫難遇的佛法久住於世?入定思惟的結果,覺得最妥當的方法就是把佛陀的教誨保留下來,於是決定結集經、律、論三法藏。尊者乃往須彌山頂,撾銅揵椎,聲震法界,傳播訊息:「佛諸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
何謂揵椎(一作犍椎)?各位在菩提寺用早齋不是有聽過那個五長音兩短音的雲板訊號嗎?那就是一種揵椎--法音訊號;迦葉尊者是到忉利天的須彌山頂去打!一敲起來,聲震三千大千世界,因為有很多的阿羅漢,他們都住在什麼地方?是色界!在色界第三層的那含天—那含的五個清淨天,是羅漢的住處;所以尊者到欲界的第二層忉利天的須彌山頂,須彌山不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得到的,他到山頂打犍椎,聲震三千大千世界,那些阿羅漢才能聽到。
阿羅漢,我們用數目字很難描述領會,法界中聲聞、菩薩太多了,無以計數,我們通常用實際的數目估算,事實上不只這個數目,經中常見的「八萬四千、三千大千」等都只是個概數,而佛法很多是不可思議的。比方說在修行當中,意念轉變的話,它的維度就變了,欲界的維度、跟色界的維度、跟無色界的維度就完全不一樣,那個時空是完全不一樣的。好比在欲界的第一天--四天王天、第二天忉利天,四天王天一天就是人間五十年,第二天忉利天,一天就相當於人間一百年,第三天夜摩天一天等於人間兩百年,第四天兜率天一天等於人間四百年,這是幾何級數的增加,可想而知那個維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他那個時空,人形體的高大、形色等等都是我們所不可思議的。
天人看我們可能就像我們看螞蟻一樣,螞蟻處的維度,牠無從理解人世界的維度,同樣的道理,我們也無從理解天上的那個維度。網路上曾出現過「天上有兩個眼睛」的照片,照一般人體的比例來看,那個人可有多高大?!那是什麼天人的眼睛?!所以那是我們所無法思維的。就像目犍連尊者,他順著佛陀的聲音飛,飛到宇宙無窮盡外的一個佛國停下,那個地方也有修行人,也有托缽,而且剛好是他們用午齋的時候,他停在一個缽上,很奇怪,他們叫他「人頭蟲」,因為他的樣子跟人一樣,竟然也穿著袈裟,所以叫他「人頭蟲」;那個佛國的佛就跟修行人講:「你們不要小看他,他是南方多少億萬里之外,釋迦牟尼佛佛國娑婆世界的大弟子,為了測量佛的聲音所以飛到我們這裡來了」,這都是經典上記載的。所以我們若不看經,不去增長我們的智慧,則都是陷在計較、執著無明當中,很苦耶!有時候為了一些小事情計較執著,心裡就起了疙瘩,那學佛豈不是白學了?!所以怎麼辦啊?怎麼走出來?走不出來,就陷在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的造作中,很可憐,那就是在六道裡面輪迴。
如果能夠信奉三寶,得到三寶加被的話(其實是依教奉行,自己行善的提升),就起碼不會墮入三惡道,如果連起碼的三寶弘恩都沒辦法接受,那就太不幸了;而一旦幸運的得到三寶的加被,自己卻起疑,還污衊三寶的話,你想想看,那會到哪裡去?人身不保啊!所以如果護持三寶,而且自己衷心信奉,起碼人身保得住,不墮三惡道;這是基本的理念,所以說學佛怎麼樣掌握自己的意念,很重要!
提到本經裡佛陀弟子們的特色,我們看須菩提,上回也約略介紹了,須菩提我們知道他是解空,深解空義人間第一,佛陀在《金剛經》裡面讚美他是「樂阿蘭那行者」,《金剛經》裡面有一品專門談聲聞的修證,一言以闢之,要旨可以說就是「修無所修、證無所證」!如果認為自己已證得了阿羅漢,那你根本就沒有到位;要證阿羅漢,還要能「樂阿蘭那行」,所謂的「阿蘭那」就是「阿蘭練若」、「蘭若」、「精舍」;為什麼要住精舍?「靜闢的地方」!因為聲聞行者幾乎都是日中一食,托缽受食之後接著就是打坐,必須在「靜闢」之地修行。須菩提善解空義,我們知道般若經的精華就是「般若空義」,前面曾提到「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發起不自有,隨緣有差別,性元無決定,生滅不堅住,如凡愚所執,不識從未有,應觀諸法性,般若究竟空」。聲聞乘的修行,必須從「我空法有」而後到「我法二空」之後,才能清淨的證到阿羅漢,菩薩更需修養般若空性;聲聞修行是以法去轉化那個我,所以他是先從我空法有下手,以法執來轉化我,但是最後執著於法還是不清淨,最後法也要清淨了,才能證入到阿羅漢。
菩薩呢?菩薩要修的是什麼?「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中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無法打破四相,就永遠生活在計較執著裡,永遠站在相對的立場,永遠與無明煩惱為伍,成為修行的大障礙!所以人都是在「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基本上就起了問題,有「我、人、眾生、壽者」相,你就不得解脫,因為你與人是相對的,你永遠都是活在計較執著裡!所以如果要修行菩薩法的話,起碼要認識〝眾生跟我是一體的〞,你才能夠體會到他的需要;如果不能跳脫自我的藩籬,你又怎麼能體會到別人的需要,而後行使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攝法?你永遠是執著自己的看法,覺得人家怎麼樣,這種相對的立場,就是修行的大障礙!其實如果我們今世能夠聽聞到菩薩法,也是過去有修,因為修行絕對不是越級跳的,沒有過去曾經聲聞的修行,現在絕對不可能跳到菩薩乘;只不過有人還陷在聲聞心境裡:「我還沒辦法發那麼大的心」、「我的要求不多,只要生活改善快樂一點就好」、「我只要轉化煩惱,還不奢談菩薩願」、「捨自己…那太痛苦了」、「我先聽聽佛法,求自己安心,讓自己滿足,
但是如果我們今朝有幸聽聞到菩薩法的話,通常都是,你已曾經經歷過了聲聞的修行,怎麼說呢?因為學佛是很合乎科學精神的,講究次第,無法躐等;它肯定因果關係和因緣法則,我們於人生的感悟必然是從知苦厭苦而離苦,然後才能於苦不以為苦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修行的因果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於因緣法則,則講求「萬法依於因緣和合而開啟」,而且緣有「因緣、所緣緣、次第緣、增上緣」層次的差別。如今既能幸逢菩薩法必是「水到渠成」的結果!為此,我們要感謝生活上所有有緣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如果你是一位學佛的修行人,那就要知道感恩,感謝你周圍的一切給你的助緣;雖然有時看起來是逆緣,乃至是惡緣,讓你不歡喜,憑添苦惱,其實是種逆增上緣,如果懂得把握,那麼所有的一切緣境都可以用來返照自己:「到底自己有幾分修養?說自己已發菩提心,到底是真心還是假心?」緣境來時就是考驗我們過不過得了關!
老和尚跟我們講,什麼是業?我們無始以來的業怎麼清淨?無始以來的業,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在現實生活中,它會形成種種的因緣,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出現,可以說,就是每一件的人與事!前面不是提到「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發起不自有,隨緣有差別」嗎?我們還沒有修到無為法,所以一切都不外是有為法,什麼叫做有為法?有所造作的行為,是我們身口意行為的造作!只要是有所造作的行為,都是有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