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七十一)

    有道是:“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性黏濁,濕邪聚集體內,就像廚房排水管一樣,黏濁難清,處理上較為費力。因此,對於濕症,用艾草慢慢灸,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19期2017年3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七十一)

濕門

 

有道是:“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性黏濁,濕邪聚集體內,就像廚房排水管一樣,黏濁難清,處理上較為費力。因此,對於濕症,用艾草慢慢灸,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在保健上,由於酸多虛証或濕証,因此按揉經絡穴位時,若被保健者的得氣反應是以酸感為主,那力道就要輕一點,按揉或推拿時間要長一點,才會有較好的保健效果。

 

大凡濕症,艾灸最良。

利濕委中、太溪好;

行濕昆侖、陰陵泉。

 

利濕是通利水道,使濕邪經由膀胱排出,因此取膀胱經的下合穴委中及腎經的原穴太溪來對治。濕邪進入人體的方式可分外濕及內濕,外濕是環境的濕氣進入人體,例如雨天淋濕時,要儘快擦乾頭髮及身體淋濕的部位,否則一受風,濕邪很容易便會侵入人體。水邊、海邊的濕氣較重,東西容易長霉,可見濕邪的威力。而內濕主要與飲食有關,飲食過量或營養過剩,體內無法充分消化吸收的部份,未能借由大小便或流汗等方式排出體外者,會在體內產生痰濕,是一種較黏濁的痰濕,這也是造成身體超重或肥胖的一個主因。在養生上,要改變飲食習慣及適量的運動,才能長期改善痰濕的狀況。在保健上,要多按揉膀胱經及腎經的穴位,如委中、太溪等穴位,以通利水道,使濕邪能由膀胱、小便排出。膀胱經的崑崙穴、脾經的陰陵泉穴,都是運行濕氣的要穴。脾是運化水濕的主要臟器,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在保健上是袪濕的要穴。凡是袪濕的穴位,都要常按、久按,才會有功效。

 

承中、天樞,化脾胃之濕而助消化,

脾俞、胃俞,化脾胃之寒以快飲食。

 

承中應指膀胱經在小腿肚的承山穴,它是化濕的要穴,而天樞是大腸經的募穴,位於神闕 (肚臍) 旁,這兩個穴位可化脾胃之濕而幫助消化;脾經、胃經的背俞穴脾俞、胃俞,可化脾胃之寒,可使人由胃口不開改為胃口好,能愉快的進食。化濕指的是氣化濕氣,在中藥中常用芳香化濕的方法來袪濕,在經絡保健上,則是調動正氣來驅濕邪,故有化濕的作用。脾主運化,它能運化水谷精華,亦能運化水濕,故強化脾胃功能,可加強化濕的功能。

 

燥濕行濕足三裏,

化濕行濕三陰交。

 

胃經的足三里有燥濕行濕的功能,而脾經的三陰交有化濕行濕的作用。袪濕有利濕、化濕、燥濕等方法,在經絡保健上,利濕是通利水道,保健上取膀胱經及腎經相關穴位對治;化濕是氣化水濕,調動相關經絡的正氣以除濕邪,尤其是強化脾胃功能,以增強脾經的正氣,使脾的運化水濕功能更為正常。而燥濕是以乾燥之氣對治濕氣,而胃經的足三里具有這樣的功能。行濕指的是運化濕氣,在中藥上用在袪除體表經絡的濕邪,但對經絡保健而言,係直接按揉體表的經絡穴位,故推拿本身即具有行濕的功用。例如經常按揉三陰交 (此穴孕婦不宜按揉) 有調動脾肝腎三條經絡的正氣來驅除濕邪的作用,使濕邪由膀胱經排出,算是一種運化濕氣的方法。

 

內關利濕,有開胃祛痰之功,

水分滲泄,為利小便、治水腫之穴。

 

心包經的內關穴,能調和心胸胃的氣血,具有寛胸和胃的功能,可袪除心胸胃的痰濕,使濕邪由膀胱經排出。水分為任脈穴位,在神闕 (肚臍) 上方,具有滲濕功能,為利小便、治水腫的要穴。袪除濕邪的方法中,利濕、滲濕都是通利水道,將濕邪由小便排出,滲濕較強調在泄除水腫方面的功效。

 

治濕大要,肺脾腎三經。

 

在五臟中,脾運化水濕,腎為水臟,主二便,而肺為水上之源,因此,對治濕邪的主要經絡為肺經、脾經、腎經三條經絡,而脾經胃經相表裡,腎經膀胱經亦相表裡,故胃經、膀胱經亦為對治濕氣的重要經絡。綜合上述穴位,如表八所示。

 

表八:濕門穴位 (依經絡)

  肺/大腸

心包/

三焦

心/

小腸

脾/胃 肝/膽 腎/膀胱 任/督
天樞* 內關  

陰陵泉

三陰交

足三里

脾俞*, 胃俞*

 

太溪

委中

承山

崑崙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