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0期2017年4月
舉例來看一個問題,譬如欣賞一張照片,照片裡有一個人像,你的重點是擺在照片還是人像?當然是擺在人像。但是只依這張照片去看人像,是不是就能確定如此?
圓覺之道 第三十五集(下)
舉例來看一個問題,譬如欣賞一張照片,照片裡有一個人像,你的重點是擺在照片還是人像?當然是擺在人像。但是只依這張照片去看人像,是不是就能確定如此?一般來講所謂“當下”講的是現前,其實就是那張相片、那個人。但話又說回來,假使你曾經看了這張照片,也看了那個人,覺得很熟悉、印象很深刻,一旦轉變為一個文宣或一個海報,照片中的人像與海報文宣的人像相同的話,你一看就知道是誰。可是在不同時間拍的照片顯現的人像呢?你可能會產生這種想法:「欸!這個人好像見過,好像認識。」也就是相同的時間拍的照片,你好像一下子就能確定,其實你真的知道嗎?一般那些“好像”,你還會用點腦筋想想;而一下就確定的,表示根本沒有用腦筋,還是以無明的力量去確定,為什麼?因為還得看那個人像是在什麼時候照的?如果兒童期照的相與青少年時照的相,甚至中年、老年照的,有所比較、深入去看的話,你的想法、看法、思考力都不一樣!這說明什麼?
所謂的當下,一剎那間的起心動念,一定是依於你的自我面對色塵緣境而發起的。我們知道色塵緣境本來不變,是以當下來看它不變,事實上在時間、空間中,看一個人像是有很大的變化!因為不同的年齡層照出來的相都不一樣,但這只是一個色塵緣境,當你去接觸的時候,在那個當下它是不變的,如果以那個人來講會變。有沒有反過來想一想,最初看到的這個人像,當時你的思考力、理解力有多少?如果一、二十歲是一種思考力、理解力,到三、五十歲甚至於七、八十歲還是相同的思考力跟理解力,就表示你這個“我”永遠停滯在一個地方,沒有起變化,是一個完全沒有經過修養的我。所以這裡談自我意識,不要只看外面的色塵緣境,還要反過來看自己是否表現出修養?否則還是一個普通人,處在無明力量的主宰中,產生的都是迷惑,最後當然都是煩惱。
人為什麼不能覺悟?不是不能,要想覺悟必須要具備很多條件,而條件就是修養,也就是你要有修養才能達到;沒有修養就不可能覺悟!再舉一個例子,以中國人來講,從小就開始講中國話,慢慢成長了都會講。如果他沒有正式上學或有人教他識字,他話都會講。但是你拿給他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他完全不知道說什麼?如果有人唸給他聽,他又知道那是什麼,此中可以發現很多道理,就像學英文有很多人口語蠻溜的,但是真正看到英文的文字可能一竅不通。能說他不懂英文嗎?不懂英文為什麼說得那麼好?你說他懂英文嗎?為什麼看不懂英文字?差別在那裡?就是在修行的過程中間,也就是學習的過程中,他只用記憶的方式去熟習英語,根本就是在一個英語系的環境中長大,這裡面少了什麼?就是少了修行。
修行是什麼?就是要把那些偏的、有缺失的使它能完整,所謂由修行完成修養,修行還是一個收集資訊、一個學習的過程中,所經驗、體會的,能夠成為修養就必須做到:譬如英文不僅能講還能看,最起碼你說不會寫,也不可能!為什麼?還得看你是寫文章還是做文書照著抄?不一定要懂多深的英文,可是要寫文章就不一樣了。所以這都是平常修行而來的,學佛也是如此!怎樣在現實生活中間,跟人、跟事打交道的時候,面對身口意的造作行為,發現自己的缺失,所謂的傷害或造成傷害的後果,你能慢慢調整自己的行為,久而久之就能成為修養,唯有具備修養才有機會轉迷成覺。再舉一個例子,誰都知道辣椒是辣的,但是有人說這辣椒不辣,你也許不相信,要怎樣才能確定?就要有行為,把這個辣椒咬開,因為舌頭能辨味,辣不辣就很容易明瞭。如果你只聽別人講很多辣椒的常識,什麼樣的辣椒會辣、什麼樣的辣椒不辣、什麼樣的辣椒最辣!那只是一些道理,要確定辣椒辣的程度就要有方法,要從知識經驗中間完成。假使只聽別人講道理、方法,自己從不去體會,可能連辣椒的辣味都不知道。
話又說回來,你不知道辣椒的味道,人家講辣椒辣你還是會相信,既然平常有這種條件,為什麼不運用在修學佛法上?佛法講了很多道理、方法,教你實際去體驗、去行,為什麼你反而不能?就是因為你只以自我意識為前提過日子,佛陀說的道理方法並沒有實際去行,如果真正去體會,就很容易從修行中完成修養。譬如打餓七或禁語、禁足,其實這都是在行為上可以去體驗的一些方法,還有的人去拜經,有一句一拜或一字一拜的。你要了解拜經並不是你一拜,經文裡的道理方法就會了,那只是一種體驗。所以一句一拜也好,一字一拜也好,很容易發現你的恒心、毅力與自信心,可是如果把這方式當成修行,想成為修養,那是困難的!為什麼?就以唸佛而言,假使一天要唸一萬遍「阿彌陀佛」,你都能做到,並不表示就有這種修養。如果你能止於一念,在一心不亂的情況下,別說要唸一萬遍,連唸十句可能就有一萬遍的效用,為什麼?因為有口無心,身口意不能合而為一,在那散亂中只是像個唸佛機一樣,如此而已!如果每一天真正唸一萬遍,每一句都清清楚楚,身口意都集中在一點,你這一萬遍的確就有一萬遍的效果。否則還不如只唸十遍而每一句清清楚楚的,效果反而大得多!如果清清楚楚去唸,不管你唸十遍、百遍、千遍,甚至一萬遍,真正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肯定就是一種覺悟,而不只是一個樣子。
所以即使你每天都唸一萬遍,有口無心,究竟得到什麼?就像上班打卡,卡打完了,幾個小時混完了下班,等於上班、下班。上什麼班?下什麼班?上班的時候究竟在做什麼?這些都跟“迷與覺”有關,很容易理解的。很多人不了解我說的,譬如我說:「拜經不如誦經,誦經不如看經,看經不如想經」,是不是我就否定其他的?如果你不了解我的意思,誤以為:「想經最好,其他都不好!」其實這還得看個人具備的條件、能力如何呢!如果根本不認識字的,倒可以去拜經,為什麼?總是有一些好處嘛!至少在拜經的時候身口意不會造業,就不會造成傷害;沒有造因的問題存在,將來當然也就不會有果的顯現。假使你會唸經文,即使不識字,可以去誦經。若還能看經的話,不是對經典更深入嗎?其實看經之後可以去想經,因為“看與思考”所得到的利益不同,都可稱之為修行。可是並不代表就是修養,就像剛剛說唸佛的道理一樣,天天唸佛並不表示就是修養,對你的行為來講最多只是一種修行。所以“修行”、“修養”一定要搞清楚,它關係到“迷與覺”的問題,常常有人認為自己有做早晚課、有誦經、也常看經或聽別人講道理,甚至參加共修,這種種“有”,究竟它的內涵與價值是怎樣的?行為有沒有愈來愈好,成為一種修養?如果只落於形式,最多只是行為而已,其中有沒有偏差?當然你個人認為沒有偏差:「因為法師跟我怎麼講,我就怎麼做!」可是有沒有想想,法師講的有沒有偏差?法師本身有沒有具備這種修養?善知識是要能幫助你得到利益,這利益肯定關係到「信佛、學佛、能夠成佛」,否則最多只是佛教的形態而已,會去做早晚課、參加法會共修、去聽經,這只是一個佛教徒而已,不可能由迷轉覺。
就像很多學佛者,久而久之認為自己是一個慈善家,一個有良心、有道德的人。但是在電視上,不是經常看到很多犯罪的人,手上也掛著念珠?而且掛的都是最好的念珠,這就代表是佛教或佛教徒嗎?當然我並不是說佛教徒都不會犯罪,可是至少要了解,你掛那個念珠的目的是什麼?可以這麼說,什麼人都掛念珠,有的掛念珠的目的是聽說這種念珠是什麼成分做的,戴在手上可以驅邪、避凶,可以得到利益,甚至還可以萬事如意。如此根本連佛教的關係都沾不到邊,更談不上是佛法!只是在迷惑中人云亦云而已,沒有機會從迷惑中真正去覺悟。學佛不就是學覺悟?要覺悟就要先學智慧,智慧來自知識經驗,從中慢慢形成修養,有了這種修養才能在無明發起的時候去突破,否則無明就成為你的主宰,就不是智慧在作主了,當然不可能覺悟!我再解釋一下,我講的智慧是從知識經驗轉化為有利益的“慧”。真正說來,犯罪的人難道就沒有智慧嗎?自以為智慧的結果,最後卻是傷害不是利益!唯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夠突破無明,進入覺悟的境界,這是這一段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