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65唯識與緣起--三苦(上)

 唯識法相學65 唯識與緣起  三苦(上)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有關十二因緣涉及的一些道理跟方法。這單元來介紹三苦,“行苦”、“壞苦”、“苦苦”,依唯識學而言,還是以十二因緣法來分別、認識什麼是行苦、壞苦、苦苦。首先看行苦,“行”是動態,也可以說一種行為所生起的變化作用,在這當中為什麼要談到苦的問題?通常都說人生苦多於樂,不說人生只有苦沒有樂;要瞭解佛法是依世間法來說的,世間法依人而言有苦有樂,只是苦與樂的成分、差別不同。先看行苦,從無明、行、識、到名色、六入,為什麼這一段在十二因緣法裡屬於行苦?記住,談十二因緣法不能斷章取義,譬如說無明、行,就把重點擺在“行”上面而說“行苦”,不是的!因為行的本身有變化、有作用,而不同的變化又有不同的作用。

 

首先看無明於“行苦”而言有什麼關係?“無明”,人最基本或原始的力量是來自無明,但是無明是個概念,所以我們說它的力量是業,產生的就是業。雖然有善、有惡、有無記,但是當我們行為動作在表現的時刻,以自己而言並不知道這個業的力量是善、是惡或者是無記?所以以無明說“行”的話,是屬於一種無明而不是一種明了。當然因為無明才會有行為,如果以生相而言就是人的生命之相,無明完成的行為一定有其對象,這對象我們說是男女的關係而產生的行為。

 

可以發現為什麼這是屬於苦的現象?不要忘了苦的相對還是有其樂,往往男女的行為,樂是暫短的一剎那,真正完成你所能明了的,行為之後或行為之前,男歡女愛好像是一種樂,但是最後會有很多擔心害怕,可見原來這種行為當中,還是有苦的存在。正在行為時,往往這種“行”於男女的自我意識而言,已經忘記了苦的問題,事實上還是有苦的存在,只是中間摻雜有暫短的樂,而行為之後又產生更多的擔心與害怕。可見為什麼十二因緣,談“行”要以苦來說,一定要知道佛法從來不說「苦肯定就是苦」,而否定了樂,只是這種苦樂的比例差別,通常樂的比例很小,顯現的苦反而居多,所以我們以苦來說法。

 

再看十二因緣的“識”,開頭是無明行為,之後一定會有一些現象,這些現象不一定是結果,至少可以從這些現象去認識、瞭解,這時刻就稱之為“識”。假使以生相來說,行為之後懷孕了,這裡為什麼“識”會是以苦來講?可以發現夫妻之間,有的喜歡男孩,有的喜歡女孩,還會想到當母親懷孕時,身體多病或本身有不好的遺傳,這時會產生很多罣礙、擔心與害怕,都是以識的範圍來說它的苦相。再看後面,假使以生相而言,知道真正成孕,的確有了胎兒的現象,緊接著就是胎兒在母胎裡面的成長,談“名色”就是胎兒本身依於身體的形狀,也就是“色”;身體本身還有很多部門,譬如有頭、手、腳、身體,這些是“名”。

 

剛剛提到因為“識”而產生很多罣礙、擔心與害怕,這時在名色上,就希望能瞭解清楚。當然名色是這個胎兒形成之後,以現代所謂進步的醫學來看,可以用不同的儀器去檢查胎兒正不正常?可以發現所謂十二因緣法,談名色以生相而言,為什麼說生苦?因為於胎兒發生的現象,以名色而言還是擔心害怕,心裡有太多罣礙。即使醫生用儀器檢查胎兒很正常,做父母親的還是會罣礙、擔心、害怕,怕涉及到遺傳的問題,還有涉及到孕婦生活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病痛吃藥與營養...種種的問題,所以發生的苦相就會聯想到嬰兒本身,這是於“名色”談它的“行苦”,接著進入到“六入”的行苦。六入的行苦還是以生相的嬰兒來講,六入就是胎兒的眼睛是不是正常?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東西。胎兒的成長,也是一個人的形成,從無明到六入都是以生相來講,看胎兒在母親的胎裡,種種不同的形象,是以生相而說形象。

 

這麼講有了一些概念,事實上“行苦”的法在哪裡?通常不能以名相來說這就是法,因為從無明到六入,以生相在母親的胎裡的變化作用,時時刻刻都不同,真正的法在哪裡?是在那個時間、空間。譬如十個月懷胎的過程中會有多少變化,產生多少不同的作用?在生相中間,所謂的“行苦”是由一個無明而生起行為,然後完成一個胎兒,以至胎兒整個的發展,從頭、手、腳、身體,有了人的樣子,然後進入到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根本的條件。看起來這是一個概念,真正的法是講「一個生命的形成」,從無明到六入。而十月懷胎是胎兒的苦嗎?因為我們也很難去體會胎兒本身的苦,卻可以體會到母親的苦、父親的苦,所以父母親因無明,而完成一個胎兒到六入的完成,在漫長的過程中間都是以“行苦”來說法,這就不是一個概念了。而且在不同時間、空間,有種種不同變化作用的苦,這種種苦是因胎兒才涉及到父母親的行為,產生身口意的問題。

 

前面談行苦以十二因緣法來講,可以肯定是談身、口的一個行苦,還沒有涉及到意,那身口意的意於十二因緣法裡是什麼?這“意”就是“壞苦”的問題,因為壞苦幾乎都是意念所致而發起,為什麼?“壞苦”是指「好的不一定永遠都是好的」,既然不能永遠好,會轉壞的話,所以才說它是壞苦。我們看十二因緣裡說到“愛、取、有、生、老死”,為什麼是壞苦?先看愛的問題,愛是一個人的情識作用,我常舉這麼的話:「為什麼恨他?因為愛他!」為什麼這是壞苦?恨他是一種壞的現象,但是因為愛他才會有恨,這當中就可以發現,是因愛起了變化,原來如果是一種喜樂的話,就變成不喜樂了,那就是苦相。可見“愛”當然不是以愛恨之愛這麼簡單來說,因為愛的本身也好,或者恨也好,甚至關係到所謂五欲八風也好,都是一些情識作用,也會起變化,所以就會由好轉壞,造成所謂的“壞苦”。

 

再繼續看“取得”的問題,當然取得也有失去的時刻,所謂取跟捨本來是一個相對的,取什麼?還是以五欲八風來說,總離不開財色名食睡,這是人活在世界上總離不開的。看看八風裡面的“稱譏毀譽苦樂”,這些都是在其中去取捨,是不是取得了就是樂?其實取得了還是有所擔心害怕,即使“問心無愧”,還是你單方面的看法。假使你取得的是不義之財,即使成為一個有錢的人,但別人的看法所產生的反應,會說「這個人很有錢,但都是一些不義之財,都是黑心錢!」所以要瞭解取財之道,錢財的來源以及取得的手段方法,如果因為貪欲生起就會不顧一切,通常會發現一個問題,好像取得了什麼,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很多!為什麼?因為你沒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入,常說「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是說要付出。

 

其次再看“有”,“有”肯定是說擁有,但是這個“有”以時間、空間而言,是不是永遠的?其實這個“有”會起變化。譬如你有財產,是不是有了財產就不要過日子、不會消費、也不要支出了?可見“有”還是會起變化,如果已經擁有了就認為什麼都不要做了,就應驗了一句俗話「金山、銀山也有吃空與花空的一天」,可見“有”還是會起變化,當然原有的“有”就會愈來愈少,甚至於原來擁有的,譬如一份道心也好、善心與愛心也好,不管於意念中所生起的這種“有”,你所擁有的都會起變化。因為時間、空間的不同,就一定會產生變化;意念也是如此,譬如我們很難滿足於那份“有”,究竟要擁有多少才叫做有?我們講飲食,沒有錢吃飯的人,他也是吃飯;有錢的人還是吃飯,但是其中的“有”差別很大。依於人的欲望,有的不能滿足粗茶淡飯的,就希望能夠山珍海味。甚至山珍海味不夠還會希望吃一些稀奇的、珍貴的,人間少有的,就會產生更多的欲望。同樣一個“有”就很難去肯定「究竟你的有到什麼程度?」

 

其次看“生”的問題,這個“生”是一個生命漫長的過程,不管你從多小到多大、多老,都是一個生的過程,那為什麼生會苦?因為在意念中間,譬如常常會感嘆人生好苦,真正問「什麼地方苦?」很可能表現出來的是「擁有的都不是他的理想」,所以在意念中間就會將「原有與現在擁有的」作比較。譬如原來做大官,一旦政治舞台垮了,或原來是一個有錢人,一旦生意失敗了,不管怎麼樣,就算曾經成功,“有”也會起變化,在生命過程中誰都希望永遠好,而且好的更好,往往覺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有”會起變化,好的會變成壞的。

 

其次是老死的問題,我們看“老死”,人老了因為身體會起變化,譬如牙齒脫落了、耳朵聽不清楚、眼睛看不清楚,身體也變笨重了,各式各樣的變化由好變成壞,所以經常會感嘆老了怎麼樣?緊接著就是死的問題,因此十二因緣法把老死放在一起。我在前面介紹十二因緣法曾說「死不一定是老」,但這裡是談它的生相,於壞苦而言是因“老”而後才死,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剛剛說行苦,從無明以至到六入,這是身口的問題,是壞苦;而意的問題,因為愛、取、有、生、老死,幾乎都是意念再起分別而造成的,於現實中會起變化,高的慢慢變低,好的慢慢變壞,即使是一個聰明的人,一旦在生相上,於十二因緣的“生”來講,可能忽然之間因為老了,或發生意外變成植物人,或者變成老人癡呆症,這種種的現象,幾乎在意念中間,這種苦還真不足為外人道!所以是以這種苦來談“行苦”、“壞苦”,這一節暫時介紹到這裡,下面還要談到行苦,之後有壞苦,壞苦之後還有一個“苦苦”的問題,這是依十二因緣法來講。剛剛也談到“行苦”是從無明到六入;“壞苦”是愛取到老死,這中間還少了兩個東西,它涉及到“觸”跟“受”的問題,下一節再把行苦、壞苦與苦苦,作更詳細、深入的法要說明,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