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20期2017年4月
只會念名相、念經文,一旦面對問題就慌了手腳,別人一句「你怎麼那麼笨!」就起煩惱,如果任由自我意識表現的話,會使煩惱愈來愈旺盛,那麼菩提永遠就顯現不出來
煩惱來了 /潛
煩,是色身的不安,如煩燥。
惱,是情緒的紊亂,如惱火。
以佛教來說,人形成煩惱的主要根源,幾乎來自五欲八風的問題。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色不迷人,人自迷;為名位、權勢競爭,勾心鬥角;為滿足口腹之欲,貪圖色香味的佳餚,不惜傷害弱小生命;疲累了,好好的睡一覺,似乎活著只為了追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滿足,然一味的追逐,卻免不了有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風的遭遇。
世間人為這些五欲八風的問題,遂使情感與理智失去平衡,生起憂鬱、燥鬱、心血管疾病、罕見疾病等種種的煩惱。例如共用的冰箱,大家只樂意使用它,卻沒人願意勤快地清理它,導致冰箱裏外髒亂、異味撲鼻;彼此也僅出口數落一番,互踢皮球,僵持不下。例如有人夫妻恩愛,月入豐厚,卻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有個敗家子;有人福報很好,一輩子卻腦袋空空,所學無術。......事實上,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本難念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人因業而有無明、迷惑、煩惱,所以煩惱是一種業報的現象,也是一種苦,是因為不明了,有疑惑而生煩惱。
煩惱來了!怎麼辦?唯一的方法,就是刻意消化。學佛的人,有所謂「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在煩惱中可以發現菩提,或說菩提是在煩惱裡顯現的。所以一旦煩惱生起,唯有勇於面對現實,刻意去識知,冷靜探討,在研究、分析、究竟中有所發現,即是一種覺悟。
所以「煩惱即菩提」,並不是指煩惱就是菩提;如果煩惱是菩提,那生活在現實中的煩惱就好了;如果佛法中有菩提,到佛法裡找菩提好了;事實上,這都是不可能的。然對佛法有一些認識,有很多體悟的話,就會發現「煩惱中有菩提」。因為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人在生活中有那麼多的問題,只因忽略了要去面對問題,認識問題,所以不能有所發現,更談不上覺悟了。
因此,煩惱來了,如果不去探討「為什麼煩惱?」不去追究原因,就會一直煩身惱心,被煩惱所纏縛。所以要問到底是什麼使自己身心不安?是自尋煩惱,或是別人給自己煩惱,或是為了什麼人與事而使自己煩惱?都必須去做認識。
例如燃爆竹不小心起火了,如果慌亂、六神無主,不知所措,不知怎麼辦就是不明了,也就是無明。因為無明才會迷惑而煩惱。去認識、了解、能發現,就是明了了。也就是起火了,得有滅火器,消防設施,或用水來澆熄;如果是小火災,及時滅火使它不變成災難,這起火的煩惱,就不會發生。如果只因煩惱而更煩惱的話,例如鍋子裡的油起火了,要有所認識才能把火熄滅,首先把瓦斯的開關關掉,這是常識。如果油起的火,用水去燒沒有用,反而火燒的面積更大,此時要用棉被或毯子,趕快泡濕蓋上去,鍋子的火即可熄滅,這也是常識。如果火燒起時,不把火消滅,只在那裡煩惱,那麼小煩惱就會變成大煩惱。如果家裡有小孩,為了安全,不要把火柴、打火機隨意放,避免小孩可以拿到,這是預防煩惱。
防火的常識人人懂,為什麼面對起火時候就亂了?因為根本不明了要怎麼辦?那是因為無明使自己的煩惱更煩惱,若能面對煩惱去認識、了解它,明白怎麼辦,那無明就消失了,顯現的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
所以,學佛不了解佛法的本義,不知法在那裡?只會念名相、念經文,一旦面對問題就慌了手腳,別人一句「你怎麼那麼笨!」就起煩惱,如果任由自我意識表現的話,會使煩惱愈來愈旺盛,那麼菩提永遠就顯現不出來。為什麼「菩提在煩惱中」?若能面對煩惱,去認識、了解煩惱,有所發現就有所覺悟,煩惱就可以消失,顯現的當然就是菩提,才是所謂的「煩惱即菩提」。
其實,去認識、了解,有所發現的方法,就是上白下雲老禪師教育弟子們如何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的一個方法。例如別人罵你「好笨」,若自認為有修養不在乎,不與他計較,情緒雖沒有表現不悅,但內心可能不好受,會想「為什麼要這樣說我?我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如此想,那是在計較、執著;如果真的不在乎,有可能變成空亡的境界。為什麼?別人說你好笨!自認為無所謂,隨它去。這是一種修養嗎?修養是有,但這只是初步的工夫而已。究竟自己的修養有什麼內涵與價值呢?如果認為這就很好了,那麼煩惱即菩提,煩惱中有菩提,菩提從煩惱中顯現,其中的道理究竟說些什麼呢?
所以必須深入探討別人為什麼要說你「好笨」?這不是喜不喜歡,討不討厭的問題。俗語說「無風不起浪」,人家說你好笨,必定有原因,為什麼不去探討?雖然不與對方計較、執著,但至少要作自我檢討。
由此可以發現:若與對方計較、執著,那是想了馬上去行,把想與行連在一起;若自認為有修養,不在意、隨它去,其實是有所行了,只是此「行」是空亡的行。真正的想與行建立間隔,是把原有的想怎麼去修養、調整、改變,那麼所「行」的就不一樣。
如果「想」的是煩惱,若能從煩惱中去探討,做更多的想,做不同於原有的想,不斷地把原有的想,做進一步的探討,深入的認識了解,如此才能從煩惱中覺悟一些什麼。也就是有了「想」在未「行」之前,將間隔拉長,可以想的空間就越大;間隔越小,想的機會就越少。所以,想之後仍要行,只是所行的結果,已不同於原有的想,也就是從原有的煩惱,轉變成為得到利益,這樣的想行之間建立間隔,才是一種修養的工夫。
人免不了有煩惱,但往往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他人的快樂中;或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中。無論如何,所造成的都是要求對方分享煩惱,使得彼此身心不安。但學佛的人,在求轉煩惱成菩提,不論為己為他,不要擁有煩惱,不可製造煩惱,更不應該推銷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