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認識

    而心的行為便是念,於心境上有前念生滅,後念生滅;如此念念生滅的相續之下,便完成了生死的原動力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21期2017年5月

定的認識  潛

定的梵語是samadhi(音譯三摩地,或三昧),是不亂的意思,乃於心念的啟動而不亂,是制心一處,專注於一事一物的行為,具正心正念而不散亂、不偏邪的意思。簡言之,就是於亂的時刻,能做到不亂,謂之定。

 

人離不開業與煩惱,這二者皆發自於心,所以心能造就業因,以至成就苦果;學佛人要想斷除這種苦果,唯有修學治心的工夫。而心的行為便是念,於心境上有前念生滅,後念生滅;如此念念生滅的相續之下,便完成了生死的原動力。可見心的調理,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三昧,就是正受;正,是恰當的;受,是領納。因為有偏邪,所以受於偏邪。那「正」怎麼去把握?就必須歸究到心,也就是「五蘊」,由於色塵緣境引發了色蘊之後,接著就是受蘊;如果受蘊能從偏邪的而修養成正當的,也就是以覺悟為前提,能做到的話,就是正受,也就是三昧。

 

其實,三昧有很多說法,在《大般若經》有一○八種的三昧,一般說三昧,謂一個人能專注投入某一事物中,不會生起別的意念,就叫做三昧,如雕刻藝術家,正心無旁騖雕刻觀世音菩薩像時,有人走近他和他說話,他都聽不見,因為他正全心全意投入雕像中,這種現象,叫做三昧。三昧只是一種定的剎那顯現現象,而不是定的境界,只是一種不亂的現象而已。

 

三昧與三摩地在意譯上都是正定、正受、等持。定是不亂,為什麼談定要強調「正定」呢?因為具備「定」的樣子不夠,就像武俠小說迷或言情小說迷,看這類的書看得入神時,其他的正事全拋置腦後,雖然稱得上專注投入,也有「定」的樣子,但那不是正定,也不是邪定,而是偏定。也就是偏於無關生死,無助於道業,而正定肯定是有關於了生脫死,求解脫的一種修養。

 

所以三摩地是定,是等持,也是正定,當心念止於一處,是制心一處,就是定。等持,是指同一境界下或心念間做某一件事時,能維持單一的事,而不生起另一件事的第二意念;例如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而不想別的事,這就是同一境界下僅有單一的意念,維持單一的事。正定,就是心不散亂,大前提必須是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的。所以談三摩地,不論依定,或依等持、正定來說,於瞭解道理方法後,必須把握下手處,如何做?例如看到他人傷心難過就安慰他:「事情已過去就算了!」可是當自己遇上同樣的事,卻作不了主,任誰也安慰不了;可見,情境當前,能做到不亂,才是真修養,而這種修養,從三摩地來,必須依三摩地的方法去做。

 

例如禁語是一種禁止說話的修行方法,也是三摩地行。為什麼要禁語?只因為自己話太多,常在言語間不經意的造成傷害與是非,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禁語,讓自己少說話。開始自我要求少在言語上「多嘴」,對向來愛說話的人而言,的確頗為困難,尤其還要求逐漸地在說話的內容與技巧上的自我修養;所以於「口」依禁語而行三摩地,最後完成正定,的確更不容易。行禁語是希望於「口」的行為,能做到所言皆是利益,不管談道理方法,都不離於佛法,如此的言語表現,才是「三摩地」的範圍內所表現的行為,如果離於此而恣意行說,則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

 

定的主題在於不亂,於身體不亂,於言語不亂,於意念不亂,這種不亂的修養,來自佛陀的道理方法,依之而行,以完成不亂的正定。例如靜坐要求盤腿打坐,這是定的基礎,因為盤腿打坐的姿態,要求身體保持垂直,讓身體內部不亂,因而五臟得以定位,不互相擠壓,各個器官都能充分休息,所以全身感覺輕快。可見,這身體行為的要求,即顯現了修養,也表現了定的樣子。

 

三摩地談定是針對身、口、意三者而談,靜坐也是如此。如果只是盤著腿子,閉著眼睛,那不是修行,只是身體行為的約束要求而已;於言語,即使不發一言,但意念間想些什麼呢?就算什麼都不想,仍有問題,因為可能流於空亡;如果妄想雜念紛飛,就已經亂了,所以佛法於意念提出制心一處,而雲老禪師的止觀法門則強調止於一念,並且要觀照菩提;也就是從五蘊的想行間下手,來調理自己的思想。五蘊的調理就是當根塵接觸,意加入,完成了色受,而入於「想」,此時建立起間隔,不馬上「行」,從中作「想」的調理,如此就能從想而非想,或更多的非想,以至非非想,而完成「想」蘊的修養,做到「定」於意的要求。總之,於內蘊之「意」,於外在表現的身與口,於內外都要不離於修養,如此才能入於身口意的定境界,也就是要內外兼修。

 

關於四禪八定的內容,這是從四禪進入四無色,又由空處至識處、無所有處,以至非想非非想處,是層層提昇的定境修養。這個過程中,具備了四禪,還要進入空處,空處不是否定,是因四禪的最後結果肯定於心念已達「覺」的境界,然唯恐執著於「我已覺悟,我已成道」,所以必須捨棄,不要執著這些相境,因此談「空」的道理。而入「空」之後,唯恐又流於空亡,認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不要修也可以,於是引入「識」處,不僅明了,更期深入至「遍一切處定」,即這份修養須於任何環境,於任何人與事的問題,都不受影響而不亂。可知定的工夫終究在於五蘊的調理,所以四無色定的最後是非想非非想處定,談「想」的調理如何從「有想」而突破至「非想」,以至「非非想」,這就是四禪八定的概念。至於滅盡定與佛陀的那伽定,則是四禪八定之後,更為增上的定境修養。

 

總之,定是不亂,在會亂的環境下能做到不亂,是定的修養表現;例如忿怒時,處在暴躁的狂亂中,一念中有所警覺而能安靜下來,那就是定的表現,因為原本處於「亂」中,由於平時有佛法的熏習,念頭一轉,安靜下來而不亂了。可見,要在亂中安靜下來,談何容易!即使表面安靜下來,內心可能還混亂不安,所以就一個「定」字,已包含層層「定」的境界--從四禪八定、九次第定以至佛陀的那伽定。以上談定的認識,只是概念的一番介紹而已。詳細內容請參考雲老禪師的《心地法門》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