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七十五)

    若以牛隻來比喻人的種種煩惱,由淺層煩惱到深層,正如皮肉到筋骨,人要如何解牛,才能解除這些種種身心的煩惱?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23期2017年7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 (七十五)

  莊子內篇“養生主”,是一篇道家思想中談養生之道的文章,主要是用比喻的方式來談論道的層次,雖然較難理解,但可憑每人的體會、領悟層次,各取所需,值得一再研讀。個人因讀古文能力不足,參考了錢穆先生的“莊子纂箋”及張默生教授的“莊子新釋”(註一) 來嘗試解讀這篇談養生之道的旨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爲知者,殆而已矣!

    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

    可以盡年。
 

  莊子首先指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邊無際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盡的知識,是不符合養生之道的。若是憑藉有限的知識,認為真正的知識是可以追求來的,那就離養生之道更遠了。其實養生之道是向內求的,不求為善,亦不為惡,只要合乎中道,就可以保全身命,可以盡到養親之責,亦可以安享天年。

 

  科學知識是當前的主流知識,但它仍存在著許多的限制,李醒民教授在“愛因斯坦:偉大的人文的科學主義者和科學的人文主義者”一文中 (註二) ,提到了愛因斯坦談到的許多科學知識的侷限性,例如愛因斯坦認為:“改善世界的根本並不在於科學知識,而在於人類的傳統和理想。因此我認爲,在發展合乎道德的生活方面,孔子、佛陀、耶穌、和甘地這樣的人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是科學無法做到的。我並不認爲,道德和審美價值的缺失可以用純粹智力的努力加以補償”。愛因斯坦在面對大自然、面對社會與人生時,他是十分謙虛的,並不認為他所提的一切理論是完全正確的,愛因斯坦的科學觀及人文觀,足以使我們增進對科學知識本質的了解,也能增進我們對莊子這段文字的理解。老子提到的“知止可以不殆”,也指出人的能知是有限的,對於未知世界的探求,人在能力上本是有限的。

 

  莊子這裡提出的養生之道,其實也是天人之學。人道是善道,人世間重視的是善惡之辨,但莊子這種無善、無惡,淡然超乎善惡的說法,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為善的行為,即使他的行為在世間被認為是惡的,也不會傷害人。例如老禪師的獅子吼,我曾旁聽過一、二次,有一次在我旁邊有位信徒頗有微詞,但我知道這是老襌師的一種作風,不但沒有傷害性,其結果反而是具有饒益性的。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很能作為這段文字的詮釋。其實太執著善惡的人,較容易有正義使者、疾惡如仇的傾向,這種個性的人很容易引發強烈的情識作用,這對於養生是相當不利的。若能心存善念,了知人道眾生善惡均等,為善為惡常隨境轉,如實了知因緣果報,能多一分人生智慧,就少一分情識作用了。

 

  至於“緣督以為經”,亦有許多不同的解法,督是人體的督脈,背部正中的脊椎,正是督脈的循行路徑,緣督為經可解釋成凡事不依善惡,循自然之道而行,便可安享天年。另外若從經絡觀點來解釋,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若陽氣能聚丹田,沿督脈而上,將有腎水心火交融的效果。“腎主身之骨髓”,督脈所經之處為骨髓匯聚之處,故緣督為經,可使腎水心火交融,使人健康長壽。


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窽,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爲之而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庖丁 (姓名中有丁字的廚師) 為文惠君解剖牛隻,手足肩膝的動作,竟然十分優美,刀切皮肉筋骨所發之聲,亦符合音律節奏。文惠君看了不禁囋嘆,解牛的技術竟然可以達到這種境界。這位廚子放下廚刀,回答道,我所喜好的不是技術,而是解牛之道。庖丁接著解釋,他開始解牛的時候,看到的是一頭牛;三年之後,心中所見,已非全牛了,而是紋理間隙等。到現在,他不是以肉眼來看牛,而是以心神與紋理間隙交會,不是以感官為主,而是以心的運作為主,依據牛隻先天的解剖結構,順著經絡批開肌肉,沿著筋骨的縫隙切開筋骨,因此刀用了十九年,解牛數千頭,而刀仍然像磨出來的新刀一樣。至於一般的廚子,用刀直接去斬斷筋骨,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而技術較好的廚子,用刀去割裂筋骨,一年則要換上一把刀。其實在各節點的筋骨點交會處,都有著或大或小的縫隙,而刀刄處又薄又鋒利,可以綽綽有餘的揮刀解牛。當然,每次面對著這些錯綜複雜的皮肉筋骨結構體,他還是要戒慎恐懼,專心一致,直到解牛完成,才躊躇滿志,拭刀後儲放起來。文惠君聽完庖丁的解釋,了知到養生之道。

 

  在這裡,莊子指出了道與技的層次,技的進一步發展,可提升為道。養生之道,在於“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無厚入有間”。以神遇,可說是一種直覺,而這種直覺的產生,係來自對天理、自然性的領悟,也就是一種契合天地的方式。牛的生理結構是演化來的,是自然界物競天擇的結果,它具有一定的解剖上的複雜結構。解牛的關鍵在於體表的結構,而體表結構包含皮肉筋骨,層層深入。對肌肉層而言,解牛的關鍵在於經絡 (技經),要能順利的“批大卻”,就要知道肌肉間的空隙,也就是經脈的循行路徑,依此空隙可批開大肌肉;而小肌肉的間隙,對應的是絡脈,可借脈絡批開小肌肉。對筋骨層而言,關鍵點在於筋骨交會處 (肯綮),了知各節點交會處的縫細,下刀就遊刄有餘。

 

  若以牛隻來比喻人的種種煩惱,由淺層煩惱到深層,正如皮肉到筋骨,人要如何解牛,才能解除這些種種身心的煩惱?煩惱結構十分複雜,有的煩惱容易解除,有的煩惱十分難解,而較難解的煩惱常糾結不清,正如筋骨交會處。這時若是強行解開,就有如一般廚子強力切開筋骨,刀易折損,不能圓滿;若能分析、探究、認識其原因,就像割開筋骨一般,刀子仍易折損;一定要到察覺出煩惱的根源所在,順著這個縫隙,這個結使才能順利的、無痕的解開。煩惱中藏有菩提,任何煩惱都有解開的可能,每人的煩惱各不相同,但煩惱屬性並無差異,或因貪、或因瞋、或因痴等,只要多加用心,多看、多聽、多想,總能分析、探討出原因,進一步發現更深層、更內在的原因,察覺、返照後就可以逐步解開難解的筋骨交會處了。

 

  在經絡保健上,養生主也給我一些啟示,尤其在酸痛保健上。“因其固然”,經絡穴位的保健方法,經脈在分肉間,也就是在兩塊肌肉間,其間有凹槽,順著凹槽就能保健經絡,在凹槽中找到凹陷處,就能找到穴位,這是人體結構使然,因其固然,可以作為經絡保健的指導原則。在經筋保健上,常見的症狀是筋傷,扭傷、撞傷等,都可能造成經筋受傷,而受傷點多半集中在節點 (關節、手腕、腳踝等),節點為筋骨交會處,錯綜複雜,依養生主的方法,憑感覺,沿骨縫找間隙以保健經筋,就成為我現今在經筋保健的一個主要方法。

 

註一:錢穆,《莊子纂箋》,二版,民國63年,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張默生,《莊子新釋》,民國61年,樂天出版社

 

註二:資料來源 -- http://big.hi138.com/zhexue/kejizhexue/200810/86964.asp#.WCpmgS197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