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八集(下)

圓覺之道第三十八集(下)

 

何況關係到覺還有其層次呢!至少我們知道像聲聞的覺、菩薩的覺、佛的覺就不同,什麼才是真正圓滿的覺?當然是佛陀的覺,而是不是肯定佛陀的覺才叫圓滿的覺呢?也不對!因為菩薩的覺到達八地以上就等於佛;四地到達七地等於覺。可見對法的認識,不只涉及到道理與方法,還要怎樣去運用這些道理方法成為修養,那就必須從現實生活中間,依於身體、言語、意念的行為,好好的去調整,不好的使它轉變為好的,好的使它更好,從修行就可以達到修養。

其實想擁有像佛陀一樣的智慧,都是從修行而完成某些修養,顯現出某一類型的智慧。所以我常說學佛就是學智慧,學了智慧有什麼用?當我們遇到煩惱的時候就可以突破煩惱;遇到無明的時候,就能明了;遇到妄想雜念的時候,可以去清淨,這就是究竟的智慧跟覺悟,也唯有智慧你才能覺悟,有多少智慧就能覺悟到什麼程度!一直到達圓滿的智慧就可以完成圓滿的覺悟,這是一個肯定不變的說法。

可是圓覺之道並不是告訴你已經圓滿覺悟了,而是圓覺之道談的這些道理方法,就是達到圓覺的一個道路,或者佛法中常有什麼法門,其實圓覺之道它沒有法門,為什麼?因為圓覺之道有多種的門,從任何一個門都可以達到圓覺的結果,就像我常舉的一個例子,譬如人在高雄要想去台北,不一定要怎麼走都可以去台北,可是還是有軌跡可尋,為什麼?坐火車也有軌跡、坐汽車也有軌跡、即使搭飛機還有其軌跡,而不是從高雄一跳就到台北,一定有軌跡可尋,有它的過程。這過程用什麼樣的方式完成,也就涉及到所謂的法門。這些法門並不一定是什麼樣的法門,也就是圓覺之道不是一定的法門,凡能達到圓滿覺悟的法門都是它的法門,為什麼?圓滿的覺悟有一個結果就叫做“佛”。

學佛的目的就是能夠成佛,如果能這樣把握的話,可以說「信佛、學佛、就可以成佛!」如果只信佛不學佛,只能稱為佛弟子、佛教徒,所以信佛要想成佛的話,一定要學佛。學佛就是從佛陀的道理方法上面去建立,而後依於這些道理方法去修正身口意行為,久而久之就成為佛法的修養,這修養是什麼?就是佛陀的智慧。當然想有佛陀的智慧,不是一下子或者幾十年,就能達到圓滿的智慧,跟釋迦牟尼佛完全一樣,至少要看你下了多少功夫?擁有多少智慧?你就只能夠達到某一種結果。如果想跟佛陀一樣,當然必須具備跟佛陀一樣的智慧才行,所以我們老談“修行、辦道”,說一句不好聽的話,目前在佛教界,所謂修行辦道是什麼?就是辦佛事,辦佛教的事務。

我不是講寺,是“事”。幾乎都是做佛事,所有的行為表現都只是佛事,那真正修什麼行?辦什麼道?修行不就是希望得到“道”的結果,辦佛事能得到道的結果嗎?其實依於辦佛事去修行的話,其實也可以得到道的結果;因為在辦佛事的中間,同樣也會有無明煩惱,也會有妄想雜念,在這當中能夠去修行的話,同樣也可以將“執著計較”轉變為認識了解。

這就是為什麼一般人或學佛者,不能顯現他的圓覺,為什麼不能完全顯現佛性的原因。可見“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不能顯現?佛性的本身只是個概念,以圓覺來看就是一種圓滿的覺悟,修行一定要有道理與方法,需要具有像佛陀一樣的智慧。只不過需要時間、空間慢慢去培養,並非一蹴可成,所以很多人頭髮一剃,衣服一換,好像就是法師了,“法”從何來?

法是一種道理方法,是從現實生活中慢慢修行而完成的修養,如果頭髮一剃,衣服一換,不錯!你會唸經,也是一位法師,而要去度眾生,如果你唸經很認真,表現得也很虔誠,最多只能去度非人,不可能去度人!若想度人,肯定必須依著佛陀的道理方法,融合在現實生活中間,好好的去做修行的功夫,那才是正確的觀念!如果不能這樣把握,即使你每天打坐、唸佛、持咒,甚至觀想,做什麼也不可能得到道的結果. 

因為“依教如法”四個字很值得去深思,依什麼教?就是依佛陀的教誡,如什麼法?要如正法才是!那什麼是正法?只要不會傷害,不會成為障礙的,能達到圓滿境界的,那就是正法。依教如法是以這種方式,甚至還要信受奉行;如果依教如法不信受奉行,最多只是一個玩票的人,最多只是在你那個小傳裡面填一個“我是佛教徒”,如此而已!所以只看一部經典,不管什麼樣的經典,在佛法上面真正也得到了好處,如果能再去看其他的經典,所得到的利益會更多。

如果在佛法上面原本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什麼好處呢?就是去親近善知識而得到利益,假使你的確真的得到了,那就是好處!所以在佛法上面想得到好處,就先要親近善知識,誰是善知識?那又是“是非”,倒不一定說誰是?誰不是!至少能得到好處,能幫助你在生命的道路上可出離三界,不受六道輪迴之苦,這就是善知識!剛開始可能會依賴善知識,慢慢的就要靠自己去修行辦道,能自己做主,最後自我完成修養,擁有佛陀一樣的智慧,當然就能夠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