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72所緣境(下)

唯識法相學72所緣境(下)

唯識法相前面談到了“心所四分”跟“所緣境”,這兩個從法上面來看,幾乎都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心所四分”與“所緣境”就是一種因果關係、一個因緣法則的話,就很容易把握。因為不只是唯識學,佛法不管十大學派,以哪一個學派來論法,因果關係是一個基本理論,可是一定要有它的因緣法則。“心所四分”就是一個因果關係;“所緣境”是一個因緣法則。心所四分的“相分”、“見分”屬於認識的部分,“自證分”是了別的部分,“證自證分”是證明所了別的可信度,最後而作的肯定。

所緣境是依“性境”來講,是講它的本質的意境如何,然後因為不同的自我意識,影響所及所產生的意境,這裡面的“帶質境”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譬如原本是一件不好的事,我們用一種好的方式去化解;或者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不小心而變成了壞事,“帶質境”就是所帶的這個本質,有正面的、負面的。

再把“心所四分”與“所緣境”舉例來做一個整體分析,當然學佛的人追求的都是菩提、成道業、成佛、成菩薩,這是一個單一的說法,講成就或者證道。以菩提而言,於“相分”來看“菩提”是什麼樣子?你要建立一個菩提的“法相”從何建起?於相而言不可能自己生起;以見分而言就可以建立起菩提的相分了,就看你對菩提認識多少?如果菩提就是覺,可是你所見的了別“自證”有限,如果你的“見分”對菩提的認識,知道菩提直接翻譯有“覺”的意思,它本身是一種道路,按照這種道路去走可以顯現菩提,達到菩提的目的,那麼這個法相就建立起來了。

譬如菩提道次,為什麼菩提道也有次第?因為菩提的本身,以覺的內涵來講就有差別。如果談菩提談到次第,只談“心所四分”不夠,一定要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你這個菩提到達什麼樣的程度呢?當然菩提的結果是成就佛的果位,假使以心所四分去看菩提,捨棄了所緣境,只是高談闊論而已,因為佛法,即使是唯識學法也必須有道理與方法,然後照著去做才可以完成。

唯識學如果談菩提的“心所四分”,我現出家相,就有菩提種子的顯現,也就有了見分。如果自己認為“我本來就是佛”,這最多只是自證,要怎樣證明你真正是佛呢?從所緣境上面就可以反應出來,譬如你的本質的表現是性境,本來以佛而言肯定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一個心量,你說你本來就是佛,但是你的身口與意念的行為表現,還是不離於一個凡夫眾生的話,最多比凡夫眾生好一點,怎麼說自己是佛呢?或者你本來是一個只管自己的道業成就,根本不在意別人,也不能說是佛,為什麼?因為於性境而言,你必須要具備羅漢的整個所學,就是以四聖諦、八正道為基礎,然後再發起菩薩心,才能達到佛的果位。這裡以性境而言,他的本質跟意境不是一個「我學佛就是以佛為一切!」不要忘了“菩提”有次第的,要先有聲聞、菩薩的修養才有佛,絕不是一蹴而成。

你說自己就是佛,假使以心所四分來看,於相而言“眾生皆有佛性”,如果就認為自己已覺悟了,已經有很好的修養,戒定慧都已經涉獵,所以就是佛。可是“證自證”能不能肯定?所以你只是談一個菩提,最多完成的是一種自我的認識、了別而已,可是再加上“所緣境”就可以“證自證”了。因為看性境,就知道你的身口意的表現、心念的表現是不是以慈悲而言?是不是有親疏之分?是不是真正能做到無緣慈、同體大悲?這些即使好像都有了,但只是一個道理知見上的“有”,實際的表現就關係到“獨影境”。什麼叫獨影境?很簡單,不要自以為是,而且影響所及有一個大前提,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一定要到達這種意境,否則就是獨影境。

談到“帶質境”來證明你所自證的,而肯定的話,我用兩句話「外現羅漢相、內密菩薩行」來說明就很容易瞭解。已經圓寂的慈航法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外現羅漢相,內密菩薩行,這就是一種帶質境,表面顯的是一個羅漢聲聞的相,可是內在修的是菩薩行。也就是他所帶的本質是菩薩的反應;倒過來看他的性境是菩薩。所以也有的人把性境當成根機,這個我不贊成!因為性境是可以修養提昇的,假使他是一個聲聞的根機,肯定只是聲聞,那他的性境就是聲聞,就不可能提昇到菩薩,更不能提昇到佛。所以依性境而言是可以修養、增上的。一個簡單的菩提,我們要去作認識、了別而後肯定,肯定什麼?這個菩提最後可以達到羅漢的果位、菩薩的果位或佛的果位,可是還要瞭解於“性境”而言,我們講菩提有次第,聲聞乘從二十七賢位到三向的任何一個向,而後到達聲聞的果。

我常講三向一果,很多人不太瞭解聲聞,講四果雖然沒錯,但是真正成道的果只有羅漢為果,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來說,須陀洹可以向羅漢果,斯陀含也可以向羅漢果,阿那含也同樣可以向羅漢果,不一定非要按照這個順序。所以就是三種向位到達一個果位,也就是任何一個向位都可以到達果位,不是須陀洹完成了然後是斯陀含,斯陀含完成了才是阿那含,最後才能到阿羅漢,不是這種次第,而是菩提的次第在乎你修養的成就,所以才說性境是可以修養、提昇的。可是修養提昇它是一個定位上的,定位什麼?譬如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如果要成佛,肯定此中“獨影境”與“帶質境”就很容易去反應,你的“性境”是不是相呼相應?

如果你眼高手低,根器無法達到那個境界,或不依教如法,為什麼?所謂“獨影境”往往是自我意識,也就是在自證分上起不同的分別,如果要證明你所了別的,的確在“帶質境”上也可以去發現,為什麼?我們想發菩薩心、行菩薩願、行菩薩道、成就菩薩,這裡面有願、有行,還有一個你發起的信心。如果以心所四分來說,從菩提的相分到見分,你都認識了,然後你認為證到了菩提,可是這菩提是什麼?菩提是有次第的呢!你證到的是羅漢?菩薩?還是佛?

如果你說「我證到的就是佛!」那你有沒有具備菩薩的心懷與修養?有沒有聲聞的一種基礎修養?假使你說「我是佛!那一些根本不需要!」不可以!因為菩提的本身必須依其次第,假使有菩薩的行願希望完成菩薩的話,要瞭解你的基本法還是聲聞法,它的基本就是四聖諦、八正道,修菩薩法就不能捨棄這些。你說:「我根本不談這些,我只管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我就是菩薩!」那是自我意識。

所以談心所四分,為什麼是一種因果關係?從相分到見分的認識,於因的自證果,所以它是一種因果關係。而要證明這種因果關係的可靠性,就必須要有“所緣境”。假使以經典做為“性境”來證明你所自證的,還得看你本身的修養,看你是學什麼的?如果你說:「我想修西方淨土,將來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已達到了一心不亂,我所有的業都清淨了,隨時都可以走。」如果達到這種自證的了別的境界的話,還得看你的性境,你的業是不是真正清淨了?

所以這個“性境”是可變的,因為業沒有清淨,同樣可以帶業往生,不一定要業清淨才能往生。可是帶業清淨還要把握,於性境而言是說你發起願心,開始修彌陀淨土的法門開始,以後就不能再造業了,於性境而言是肯定的,肯定什麼?就是以前所造的業可以帶走,以後造的業一定要即生受報,也就是必須把這些業受報完了你才能走。可見性境於“所緣”而言,還得看你所修的內容,有了這些不要以為就是如此,因為所緣境還有“獨影境”、“帶質境,不是以自我意識來看。譬如彌陀三經也會唸了,甚至會背了,每一天唸佛唸多少,可是以”獨影境“來講,你的自證只是一個獨影的境界而已,不能證明就已完成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你會唸、會背,可是裡面的道理是什麼?方法是什麼?它的法義在哪裡?是不是已融會貫通了?

舉一個例子,常說修淨土臨命終時可能有兩條路,一條是光明大道,另一條是黑漆漆的,有人說千萬不要選那條光明大道,因為有可能是魔所現的,所以要選黑暗的,因為可能就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這種獨影境可信嗎?可見你本身所了別的自證有限,甚至可能錯誤。假使所了別的真正可以肯定的話,所謂光明的道路、黑暗的道路,阿彌陀佛是在哪一條道路?根本不需要用分別去看,為什麼?凡是阿彌陀佛所提出的條件,提出的一些方法,如果你都已經圓滿的話,根本就不在意它是光明的還是黑暗的。如果還要在那裡作選擇,可見顯現的只是獨影境,怎麼說你已經隨時都可以走了?何況這種情況,即使不是獨影境,也還有帶質境在,為什麼?難道那條光明的道路一定是魔?黑暗的道路一定是阿彌陀佛嗎?

大體上佛教的經典都說「光明是最好的,黑暗是不好的。」可是不能用這種分別、猜想的方式,因為有很多修彌陀淨土的提出一些經驗,好像他也曾遇到這種情況,本來要走了,結果發現兩條道路,一個是光明的、一個是黑暗的,他不知道怎麼辦?旁邊就有一位法師告訴他:魔現的非常光明,黑暗的光才是阿彌陀佛。其實這是別人的自證,如果你完全的接受,用來完成自己的自證的話,你能不能證明你的“自證”是可以肯定的?假使你的修養的確圓滿了,面臨到黑暗、光明的道路,在臨死的時候還會猶豫嗎?可見這裡面不可以“分別”而帶質,而是以“修養”而肯定,所以我們談成佛、成菩薩,不是自己認為成了就可以了,還要證明你所證的究竟是佛還是菩薩?為什麼我要這麼講?如果是佛又憑什麼證明?

《法華經》裡不是這麼說嗎?當然〈普門品〉是大家最熟悉的,所謂「應以佛身而得度者,現佛身而為說法」,往往大家不瞭解這種道理,就是因為“心所四分”跟“所緣境”沒有搞清楚,只談一個因果關係而已,少了因緣法則,為什麼?我們看“應以佛身得度者”,表示對方就是佛,所以你就現佛的身來為他說法,這是一個多大的錯誤!其實“應以佛身而得度者”的法義很簡單,有的人喜歡成佛,有的人喜歡成菩薩,所以一心想即身成就的人,想成佛的話,就必須要以成佛的這一種道理方法為他說法,否則就變成矛盾了,變成他已經現了佛的身,你用佛身去度他,這不是笑話嗎?

為什麼會鬧這種笑話?就是“心所四分”,自以為證了,卻少了“所緣境”;所以我常說一個完整的佛法,除了對因果的關係要搞清楚之外,還要有因緣的法則去配合,然後相呼相應,你才能依教如法,得到你所得到的,否則最多是一個自證分,自以為是,而表現的緣境都是獨影境。所以在唯識學,我為什麼要把“心所四分”與“所緣境”兩者一再重覆解釋,因為只談心所四分很難理解,只談所緣境也很難理解,假使這兩者融會貫通的話,就很容易把握,這一節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