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九集(上)

圓覺之道第三十九集(上)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生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還是依《圓覺經》為參考。前面談到依於佛陀的教法修持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裡要討論的是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不是一個完成的結果,因為完成的結果就是圓覺的結果,就是佛!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是講正等正覺,仍未到完整的圓滿的覺悟。圓滿的覺悟是經過正等正覺以後而達到圓滿的境界,記得講《圓覺之道》開始,談過什麼叫圓滿的覺悟,曾用圓圓的西瓜為例,把它切開做了一些分析。如果把一個圓圓的西瓜切成一片片的,那一片一片組合成一個圓滿的西瓜的話,這就完成了具備的條件,而還沒有組合之前叫做“正等正覺”,那一片一片的圓,就是不同覺悟的成就所完成的不同的圓。
可以發現即使你具足了大大小小的圓,但是在沒有組合成為一個整體的圓之前,還只是正等正覺的境界,必須要組合成一個整體圓圓的西瓜才是。從中可以發現一個道理,眾生皆有佛性,假使本來就像西瓜圓圓的,為什麼會不圓?因為這個圓是以覺悟而言,不是以業來說。業的本身是一種煩惱與障礙,完成了任何一個圓的話,是一種利益,於道來講就是修養。依於種種情況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如果圓覺像一個圓的西瓜,把它切成一片一片,每一個不同的圓就是一些覺悟的完成,但不要認為佛性本來就像一個圓滿的西瓜,不是這麼解釋,佛性什麼也不是!而是我們因為業的關係,從業去認識了解,去突破而發明不同的覺悟;任何一種大小的覺悟都可以完成一個大或小的圓,這是依於業的造作,以道的修行而完成的。如此完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圓,要到達什麼樣的程度呢?到達可以構成一個整體的圓具備的條件,那就是大大小小不同的圓所組成。
因此不可以說佛性本來就是一個圓,把它切開來,然後變成不同的圓,不是這麼解釋的,千萬不要搞錯了!佛性沒有圓不圓的問題,佛性只是一種概念,假使用白話來講就是「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具備有覺悟的本能,如此而已。為什麼要以眾生皆有覺悟的本能來說佛性?因為有覺悟的本能,看你能覺到什麼程度,此中就有大小、深淺的差別。可以發現有覺悟的本能並不表示就能覺悟,必須把它顯現出來,從什麼地方顯現?從那些缺失、障礙上,就像「煩惱即菩提」一樣,煩惱就是缺失、障礙,怎麼樣從煩惱中去發現,煩惱是因業的力量而形成,但是若能從煩惱中認識了解、去突破,這時顯現的菩提也只是一個圓而已,這圓不一定是大、是小,能覺就是圓相,只是這圓相並不一定有多大、多小。學佛的人一生中就是在不斷的覺悟中完成不同的圓,究竟要圓到什麼程度?就要到一個整體無有缺失的圓,像球的形狀一樣,可以說這整體的圓是來自不同的圓而組合起來的,這個基本道理要了解。
再看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修養的人,可以稱他為善知識,雖然他們還沒有達到佛的境界,但已經具足了整體圓的條件與修養,我們必須尊重他、供養他,甚至去禮敬他。最簡單的說法,把他當成一位善知識去親近他,學他的知識經驗與智慧。但是經文裡特別提到:當你面對這個已經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行者或善知識,也不可以自以為是,或用盲目的方式,好像大家都認定了,他就是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怎麼去看才知道他是真正的善知識,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經文裡面提出了四個方向幫助我們去發現,雖然經文裡談到有四種病,可是如果他沒有這四種病,並不表示這種病將來不會發生。所以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如果現在不會,未來也不會,那才叫做完成了!真正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人,已經沒有這四種病,若還有這四種病,不管是現在或是未來,都沒有完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基本的理論先要把握!經典上提出四個方向,教我們怎麼去看,在我沒有介紹之前,在這裡稍許說明一下,經典上雖然提到這些教我們怎麼樣看“善知識”的道理方法,可是你看到的那一個善知識,或已具備完成了這種修養的善知識,以無上正等正覺而言,還是不可以依自我意識而去分別,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相同的境界,最多只能去看、去聽、去思考、去體會,不能依自我意識而去評論與批判這些成就者,甚至去否定。
誠如剛才說的,除非你有與他相同的修養,才知道他真正的情況,因為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善知識或成就者,在修養上至少已經具備了五明、十德,或三明、六神通;在概念上可以說已有了這種修養。但不管用什麼方式去看,都還只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圓滿的修養。因此不能說他就已經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善知識或再來菩薩,或說已成就了佛的境界。不管他用什麼方式,境界或者是修養來看自己如何如何,彼此都可以從四種病上去發現,你所親近或他自己認為已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養的善知識。我們看經典上提到的這四種病,第一個就是“止病”:止病的主題並不是說他已經到了一定的修養,一切都停止了、靜止了。這裡的止,如果以病態來看比較容易了解。止的意思,如果依於一個挑剔或分別的心態去看就很容易誤解。舉例來說,生病了當然要醫生開藥,慢慢去調理,那要調理到什麼程度?一直調理到他的病好了,藥就可以止了。
假設人因為業而造作無明、迷惑、煩惱,這是一種病的話,當然就需要佛陀所提出的各種道理方法,而且還要依戒定慧三無漏學去修養。等於說業是病,佛陀說的道就是藥,我們去看這個人是不是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說自己認為證得了,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查看。也就是當自己在業的無明、迷惑、煩惱中,究竟能不能依於戒定慧,慢慢清淨那些業的現象?你的病是不是因為有這些藥,慢慢都治好了?如果治好了的話,這藥就可以止了,不必再使用了!這還不容易了解,可以再深入一點去看。假使說開闢一塊田地,這塊田地不論大小,但是開闢的能力是依於這人的能力,可見要具備這些能力,譬如身體要健康,力氣要夠,要熟悉使用的工具,才能去開闢這塊田地。從一開始的荒蕪變成良田,必須慢慢改變,一直到什麼程度?到達你所開闢的這塊地,成為良田可以種植,這時你原來開闢的行為才可以靜止。所以怎樣才能變為良田?並不是變成良田後就再也不用耕耘了,不是這意思!而是怎樣從荒蕪的地轉變為良田,開荒的那種行為才可以停止。因為現在已成為一塊好田地,接著要怎樣發揮良田的價值,就不是止的問題,而是延續的問題。所以千萬不要誤會“止”,以為煩惱、無明、迷惑都沒有了,已經成為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會變成這種看法。
其實對自己或別人,對這些成就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看,就以剛才我說的,將荒蕪的土地開闢成為良田,荒蕪的土地就像是業,用各種方法可以把荒蕪改變,把石頭剔掉、芒草除掉,把地上不好的東西全都清乾淨,這些不好的就是業。要怎樣去清理就必須有方法。看看是用手或者工具、機器,全都是方法!這些方法就是“道”,以道的方法清除業,清除一些不好的東西,一旦清除完了,這一塊地所顯現的,原來是荒蕪,現在轉變為良田。假設荒蕪是煩惱,轉變為良田了就是顯現出菩提,可以這種方式來看。可是“止”並不表示把煩惱轉變為菩提就是止,而是說荒蕪之地轉變為良田,這開闢荒蕪的行為可以止了,你再也不需要去撿石頭,去清理那些芒草,不需要把那些硬的東西搗碎,這些功夫都不需要做!可是你還是要繼續延續工作,並不表示石頭、芒草沒有了就是良田,還須想想怎樣發揮價值?譬如種稻子,播種之外還要去灌溉、施肥,讓稻子慢慢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同樣的還是要耕耘,所以延續的工作並沒有停止,只是原來開荒的方式停止了。
假使一輩子還在那裡開荒,永遠沒有完成良田的話,即使你認為這就是一塊良田,那只是你的說法,真正成為一塊良田應該可以發揮它的價值,否則還只是開發的階段,講止要用這種方式去看。可見“無上正等正覺”不是一下完成的,而是從業裡面,以道的道理方法,怎樣去面對業、去歡喜承受,不再造業。過去的業能慢慢利用道的方法去清除,一直到成為良田;原來色身的業若是污垢的話,因為你不斷的修行、不斷的去清除,那顯現的都是道!可是“道”於色身而言,是不是色身都沒有了?色身還是存在,只是色身多了另外一些內容,就是法身。等於原來的色身是污垢,假設是一塊荒蕪的地,經過你去開拓,用各種方法把它整理為良田,這良田就是法身。但是怎樣使法身發揮價值?並不表示開出良田來了,有了法身就靜止了,不是的!這個“止”是說原來的業已經止了,現在顯現的都是道,幾乎在行住坐臥、任何的時間與空間裡都是道,沒有業的存在,甚至可以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做到於業“止而不再生”,那才叫做良田,才叫做清淨法身。否則可以說,當業來了還要怎麼樣去承受業。經過果報而不再造業了,顯現出覺悟或菩提的現象,還是需要方法才能化解業。
也就是 “止”是於業已不起了,因為業已清淨、停止了,現在存在的不管是行住坐臥,幾乎沒有業的跡象,都是道的明顯的表現。表現在什麼地方?在你的行住坐臥或身口意上,這時所謂的“止”是沒有病了。如果還有業起,你的病還是繼續要用止的方式去做,一直到業淨了,道圓成了,才能說業的病已經止了。因為“道”的本身也就是一種藥,這時還只是止的境界而已,雖然業清淨了,可是還存在許多道。假使業是病,病沒有了,道還是藥的話,就表示你還有那麼多的藥擺在那裡,這些藥擺著幹什麼?當然要去發揮它的價值,什麼價值?譬如藥的本身就是道,是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或是戒定慧,那你要怎樣發揮它的價值?倒不是你自己還需要它,而是其他跟你一樣學佛的人,跟你過去一樣有這些病的現象,他們也需要你以前相同的藥,怎樣去發揮價值,也就是運用這些藥,讓它的效果發揮出價值,能去幫助更多的人。
從這當中就可以發現,原來“業”只是病,其實“道”呢?到達某一種程度還是病,為什麼?執著法的本身當然就是病,所以業淨了存在的是道,道仍要止,怎麼止?自己不需要了,可以發揮它的價值去幫助別人。可見依道而言又是一個延續的工作,否則不能發揮它的價值,就還是病,所以是障道的因緣。這有兩大前提,一個是“煩惱障”,就是依業而言成為障礙;再一個就是“所知障”,執著於道還是會成為障礙。如果能把你的所知發揮出效用,不產生分別、計較、執著的話,可以像那塊良田一樣,去播種、去耕耘,同樣的可以收成,這些收成不是為了自己肚子餓,而是為更多的眾生所需,這是談“止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