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八十)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28期2017年12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 (八十)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

岐伯曰:

人生十歲,五藏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

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

三十歲,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

四十歲,五藏六府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

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

 

黃帝又問道,人一生的氣血盛衰,由出生到死亡,是怎樣的狀態?岐伯回答道,人生下來,到了十歲,五臟逐漸長好,全身血氣已開始暢通,氣血聚集在人體下方,因此喜歡跑步。二十歲時血氣旺盛,肌肉才長好,因此喜歡快步走。三十歲,五臟最為穩固,肌肉結實,氣血充沛,因此喜歡走路。到了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由盛滿趨於盛平,皮肉腠理開始疏鬆,美好的容貌開始頹萎衰落,髮鬢漸見斑白,就像容器裝滿水不再搖動,因此喜歡坐。

 

 古代的走字,有奔跑之意,如走馬看花,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意。人由出生到四十歲的過程,在五臟方面,到了十歲,它的功能才得以穩固。例如在推拿方面,小兒按摩與大人大異其趣,其主要按摩的部位 (經絡穴位) 與手法也與成人大不相同,主要的按摩部位都在手指、手上、手背、及手肘等,手法主要為輕推、輕揉、久推 (約二、三百下),讀者可用關鍵字“小兒按摩”到網路上查到許多相關資料及視頻。人到了三十歲,五臟最為穩固,四十歲則由盛而持平,到了五十歲則依肝、心、脾、肺、腎的順序衰退。氣血亦然,十歲時氣血開始全身通暢,二十歲旺盛,三十歲盛滿,達到最高峯,到了四十歲則由盛滿而持平,五十歲亦隨此一臟腑順序逐步衰退。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

六十歲,心氣始衰,苦化悲,血氣懈情,故好臥。

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

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

九十歲,腎氣焦,四藏經脈空虛。

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人到了五十歲,肝氣開始衰退,肝葉開始變薄,膽汁分泌開始減少,眼睛看東西再也不那麼清晰。到了六十歲,心氣開始衰退,面對老病之苦,對人生轉為悲觀,心氣不足,運血乏力,因此喜歡臥床休息。到了七十歲,脾氣衰退,皮膚枯萎,不再紅潤光澤。到了八十歲,肺氣衰退,魄離身而去,因此常講錯話。到了九十歲,腎氣枯焦,肝心脾肺等腑的氣血匱乏,經脈血脈空虛。到了百歲,五臟氣血空虛,神氣無所寄託,離身而去,只剩下軀殼,故老死而終其一生。

 

人的五臟到十歲才長好,氣血才全身通暢,二、三十歲是全盛時期,四十歲轉為盛平,五十歲後氣血開始凋零,臟腑之氣,以肝氣老化最早。肝主生發,升發之氣不足,心氣就會不足,心氣不足,心陽傳給脾陽的熱能就不足,脾陽運化不足,肺所能拿到的水穀之氣就不足,氣不足,儲存在腎的五臟之精就不足。肝 (木)、心 (火)、脾 (土)、肺 (金)、腎 (水),具有相生的功能,肝氣衰退,就會導致其它臟腑的衰退,因此,在養生保健上,肝的保養十分的關鍵。飲食正常,起居正常,常保平和的心情,對健康長壽,是十分關鍵的。“心存和樂氣,念起無怨尤”,果然是健康長壽的一大關鍵,肝主疏泄,情志若能得到良好的疏泄,可長保肝氣,使健康長壽成為可能。

 

肝臟能合成膽汁,儲存於膽囊,膽汁能將油脂性食物乳化,以利於消化吸收;因此保健專家有每天敲打膽經的建議,透過外力讓膽汁的分泌較為正常,可提高腸胃的消化功能。肝開竅於目,肝氣不足,明目功能就會不足。心主血脈,心氣不足,運血功能就不足,全身所能拿到的氧氣、營養物質就不夠,會產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人容易有怠惰感。脾主肌肉,脾氣不足,肌肉滋潤不足,就會枯萎。腎藏五臟之精氣,腎氣乾焦,各臟精氣無所藏,亦即五臟氣血庫藏空虛,而經脈血脈的氣血亦空虛。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則?

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

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

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

 

黃帝最後問道,不能終享天年的人,是何因緣?岐伯回答道,這些人五臟不堅固,經脈不深長,空竅外張,呼吸太急促,喘息不安,加上先天體質不佳,血脈薄,運行的血較少,肌肉長得不結實。一生之中,常受風寒侵襲,導致邪氣內駐,體內氣血虛弱,經脈不通暢,正氣、邪氣常相對抗,使得氣血紊亂,故無法享盡天年。

 

人是否能安享天年,健康長壽,有其先天的體質因素,也有後天的保養因素。先天的體質包含五臟生來是否堅固,經脈是否深長,血脈是否較為厚實,六腑運化功能是否正常等。例如靈樞壽夭剛柔篇提到的:“黃帝問于少師曰: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願聞其方”;“黃帝問于伯高曰:余聞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壽夭,奈何?”這些都是先天體質的問題。由於先天的體質是命定的、業定的,它在生理結構上難以改變,但它是可以調養的。例如“血氣勝形則壽,不勝形則夭”,透過養生保健之道,調理好氣血經絡,人是可以常保健康與長壽的。

 

其實,一般人先天體質大致上都是良好的,就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一般人若能像上古之人一樣心性樸實,皆能度百歲而安享天年;至於是否能老來有子,則有賴先天之腎氣是否有餘,或能否符合養生之道。本篇提到的一些健康長壽的特質,包含五臟堅固、血氣通調、營衛之氣不失其常、呼吸微徐等,至於如何維持這些特質,則要參考其它章節。例如靈樞在本神第八章提到的養生之道:“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智者明白養生之道,能順應天時,調節情志、平衡陰陽,自然可得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