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九集(下)

    就像菩薩十地,雖然完成了前面的三地菩薩,還是會退,必須完成了四地,所以只是進入還不是完成,一定要完成了才是真正的不退菩薩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9期2018年1月

圓覺之道第三十九集(下)
 
再看第二個“任”,前面談到了“止”要發揮效用,是一個延續的工作,這延續的工作就是一個任務、職責與義務,或是一種願心。因為“止”而後“任”,就是要去發揮它原有的價值,而且是一個延續的工作。誰去擔當?是由這個成就者擔當,不是那些學的人擔當。誰是成就者?是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成就者,要去擔當所謂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任務。所以我說“任”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願心,也就是願力。從“任”上面看,究竟要怎樣去任行?剛剛說過,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善知識,於“止”的確沒有這種病了,就像原來的荒蕪的業田轉變為一個清淨的良田,就要好好的利用這塊良田,怎樣去發揮它的效用,產生更高的價值?這就是“任行”的問題,也就是這個成就者於願心,該去擔任的一個工作,所以常說要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為什麼?發菩薩心只是擔負起任務的一個願力而已,一旦真正擔負起任務,實際去做才叫做行菩薩道。
 
這裡談“任”就是行的問題,前面是具備的條件;也就是談“止”的問題有止的條件,完成了才能進入到任行的境界。知道了這些概念,究竟發揮價值是以什麼來看?前面已說“止於病”,完成的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一個道的修養,可是道的修養是以什麼為大前提,修養的境界又是什麼?應該就是所謂的“圓覺”!是過去從不同的業的因果,點點滴滴修養完成的覺悟,如果這是你所經歷而最後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圓覺的話,這圓覺也還不是佛陀的境界,只是具足了佛陀的境界,並沒有真正到達佛的境界。同樣,任行是必須把你過去所成就的,一如你在未成就之前,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而去修行,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教化眾生、普度眾生。
 
可是要知道,任行裡面還有一個“持”的問題。“持”是講修持,“任行”是去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所以任持還有一個“持”的問題,不要以為你已經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如果永遠停在那裡,就像一個完整的西瓜切成一片一片,不繼續去維護,最後還是永遠得不到究竟的圓滿,於你過去的修養,在教化眾生的時候,就會造成什麼?貢高我慢,“沒有得卻說得”、“沒有證卻說證”,造成這種後果。原來你是一個任行而不任持的人,即使自認為持,可能從原來的菩薩境界的表現變成聲聞的境界了。
 
常常有很多自認為有成就的,或是認為已達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者,於任行而言,講了很多的道理方法,但是自己是不是曾經依於這些道理方法去證得?如果不是的話,這叫做“邪行”,因為不是佛陀所說的,你的成就也就不可信了!如果是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成就的修養,同樣能把你的知識經驗告訴別人、幫助別人,才談得上是“任行”,否則是自我意識而已。所以有的看起來似菩薩,表現的結果卻是聲聞的行為,為什麼?不是都會說“離苦得樂”、“諸法皆空”,最後於自己與他人、甚至於眾生與世界,都說一切皆空,空什麼?現實生活中卻什麼也空不了!肚子餓了還是要吃飯。可見“任行”是要你去普度眾生,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那是已具備了自利自度的條件了,可以說真正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完成的緣起是來自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方法,是依佛陀所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完成的,否則所有的行都是“邪行”!所以它是有脈絡可尋的,而你成就得早,那些正在修學的後學還沒有成就,你就必須去幫助他們,這就是“任”。
 
可是一定要把握,任行還要“持”,如果自己不繼續努力,以為已經“功夫在手”、完成了道業,而完成之後你會不會再造業?如果身口意還有造業的行為,過去的業好像淨了,新的業又隨業再造,這就表示原有的“止”並沒有清淨,為什麼?你只是清淨了過去的業,現在還會繼續再造,當然色身的污垢會不斷在增加。所以“持”,色身的污垢不會再造,道的清淨能發揮它的價值,這才談得上於“止”到“任”。並不是“只任而不止”,或者“只止而不任”。假使“止而不任”,最多是一個聲聞行者,那是不是到達阿羅漢的境界了?問題都還很大!為什麼?阿羅漢是到達了無學位,以菩薩而言,初地、二地、三地雖然都具有一些修養了,可是隨時會起變化、會退墮,因此必須要進入到四地,也就是完成了四地的修養,單只進入還不夠,肯定要完成四地了,才可以到達不退菩薩的境界。因此不退菩薩是止進入到任,於“任”除了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之外,還要不斷的去增上修養,也就是這種修養一定要到達四地以上。
 
四地以上就是不退菩薩,於色塵緣境不會退失,也就是那些對他來講已沒有影響了,之所以色塵緣境會產生影響,是因為無明才會成業、迷惑才會去造作,如果明了當然就具備了這種修養。可見以戒定慧而言,從無明、迷惑而到煩惱,這三者是有漏之相;利用戒定慧三無漏學,就可以使原來的有漏轉變為無漏。所以不要以為聲聞乘就那麼簡單,其實菩薩乘也不是那麼簡單!即使完成了該具的修養,譬如聲聞前面的三向,或菩薩前面的三個地位,都還會起變化、有退失的機會。以羅漢來說必須要成就阿那含才行,若只進入還不夠。也就是聲聞乘要成就阿那含才不會退轉,才能繼續完成羅漢的果位。就像菩薩十地,雖然完成了前面的三地菩薩,還是會退,必須完成了四地,所以只是進入還不是完成,一定要完成了才是真正的不退菩薩,這要靠什麼?以聲聞乘而言,到達了阿那含如果不繼續修持,或者菩薩到達了第三地,沒有進入四地,或者進入到四地還沒有完成,都會退失會起變化。所以這時要繼續的維護它,不僅僅要維護它,還要不斷增上。
 
因此於修行,假使聲聞乘羅漢是一個圓圓的西瓜,就必須要具備前面的三向,三個不同的修養。我們曉得羅漢果三向,總合起來有二十七賢位,假使羅漢是一個圓圓的西瓜,切成二十七片的話,要怎樣才能達到羅漢的境界?當然以菩薩十地來講,不是講十個位置;十地菩薩有五十二位,假使一個菩薩完成是一個圓圓的西瓜,切成的五十二片的條件,就這麼分開的話,要什麼時候五十二片不同的圓才能構成一個菩薩的圓的修養?這都要不斷的去修持才有機會;聲聞乘如此,菩薩乘也是如此。究竟到達什麼樣的程度才真正完成?必須先於“止”沒有病了,於“任”沒有病了;因為這種病就是缺失、一種障礙,若於“止”沒有了;於“任”也沒有了,可以說這時具備的條件已完成了,可是尚未組合為一個完整的圓,若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圓,就要知道後面的兩種病,這些留到下一節介紹,這一段就暫時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