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29期2018年1月
熏習在唯識學上說:身口所現之善惡行法,或意所現之善惡思想起時,其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
雲語書摘 談熏習 /潛
熏的意思是使氣味傳到東西上,如同茉莉花熏茶葉。經典中有所謂的熏習,也就是比喻以一件衣服用香來熏,久了衣服就會有香味;而熏習就是比喻被環境感染,依身口意的造作,行為相應於能所,歷經時空的修養,而形成習氣。簡言之,也就是思想與行為,在某種相同的領域中,歷久而成習氣者是。唯這習氣,有好也有壞,所以說習氣時,往往偏於世俗的,屬於不好的一方面;而涉及熏習時,則多半指修養來說。
熏習在唯識學上說:身口所現之善惡行法,或意所現之善惡思想起時,其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基於身口所現者,是現行法,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者,是種子或習氣;故現行法於真如或阿賴耶識,留其種子或習氣之作用者,即是熏習之義。熏習的種類,在《唯識論》裡分為三種:
1、名言熏習:
名是名字或名相;言是言說。分別名字言說之識,也就是前六識,由第七、第八識傳送熏習,能成就染分之相。所謂名言是說人從眼睛看見、耳朵聽到、鼻子聞到、舌辨別味道,以及引發意的作用,都是來自名言:例如從書本上看到的、從老師的言語教導的,從朋友、同事、同學之間,或親戚、長輩的言語所慢慢吸收的;也就是從自己個人的器官,接觸色塵緣境而完成的言語。如古人留下來的經驗之談,也是名言,如佛陀留下很多道理方法,以一些什麼話做為座右銘,都是屬於名言。人依這些名言可以改變自己,可以成為一種修養,其實,熏習是一種修養的行為,但不是修養的結果。以「學佛方程式」來說,一旦分別心生起,不要只是計較、執著,還要進一步去認識、瞭解,認識、瞭解並不表示已不計較、不執著。因為還要有所發現,發現原有的計較、執著還有多少呢?這個「學佛方程式」就是一種名言,依於這種方式去熏習,就是名言熏習。名言熏習是以業為基礎,從業而後慢慢發展到道的修養,所以業中有道,要能認識業才能顯現道,這是從名言來說熏習的道理。
2、色識熏習:
色即是眼根所對的諸色,因之而引生眼識而為色識,是分別之識,即第六意識,亦由第七、第八識傳送熏習,能成就染分之相。色識的色,不是指男女的色,是指事物,這些事物有表相,如方圓、大小、軟硬、乾溼、都是在色的相上去分別,識是從這些色相上作認識、瞭解。所以色識是取任何一事物來肯定它的本體,再來談道理:例如電視是個台詞,電視必須要合乎一些條件,顯現一個電視的色相,才能分別這是「電視」。如果只以螢光幕來說,電視的螢光幕與電腦的並沒有差別,從色相上把電視當成電腦或電腦當成電視,那只是看螢光幕的表色而已,此外還有無表色;也就是除了從螢光幕去看,還要知道其作用與結構都不同,這個色相先要能肯定,是以分別來肯定這是電腦、那是電視。
可知從分別會產生很多的認識,認識就是一種知識經驗,從知識經驗中去發現色,不管是表色、無表色,就可以從事物上去顯現道理,以道理來說明這些事物。例如電腦開機如何使用大家都會,一旦發生故障呢?又製造電視機與修理電視機或電腦的知識驗也不同,可以發現,談色識除了表相,還有無表相,也就是有結構作用的不同,這又涉及到知識經驗與道理方法,這都是由色識熏習而成的。
然而表色、無表色只是一個概念,因為表色有它的結構與作用的不同,而無表色也有它不同的結構與作用。談到熏習必須從知識經驗、道理方法上,從色的上面去認識、瞭解,慢慢去熏習而形成,與名言熏習有密切關係。如果名言就是知識經驗、道理方法,就是幫助我們對色於認識的一種熏習基礎,有了這些基礎才能從色識上再作熏習,完成某一些結果。例如紅顏多薄命,以名言來說就認定了漂亮的女人都是命不好,但不能這樣肯定;如果在色識上去認識,從表色到無表色,她教育的問題、生活環境的問題,教育又涉及到家庭、學校、社會種種名言的不可捨棄,但不能拿來作肯定的條件。可以發現,紅顏多薄命只是概念,漂亮的女人不一都是命不好,現今的環境,漂亮的女人幾乎都是名利雙收的人。雖然從表色看很多名女人表面的確名利雙收,但從無表色內在看不到的地方,能知道嗎?所以名言不能當成肯定,還要從色識上著手,才能確定名言的可靠性。所以說熏習,名言是絕對不可以少,是一個基礎,而色識就是運用這些知識驗去發揮作用,這就是名言、色識熏習的認知。
3、煩惱熏習:
依貪瞋癡邪見等而形成的煩惱,源自第六意識所起,亦由第七識、第八識傳送熏習,能成就染分之相。煩是以身的不自在來說,惱是以意念、心來說,所謂煩身惱心,就是內外都不安、不自在。煩惱是個概念,如果自己不知道為什麼煩惱,那不叫煩惱,那是妄想雜念。煩惱一定是因為貪瞋癡...而造成煩惱的因,所以要從貪瞋癡等去認識,不是從煩惱上面去認識。
所謂「煩惱即菩提」,也就是煩惱中有菩提,一定要弄清楚煩惱什麼?如果只把煩惱這名相做為對象的話,那永遠是處在無明裡。要想明了就必須從「為什麼煩惱」來探討;譬如是因為貪或是因瞋因癡?例如兩個好朋友,為了某事而鬧得不愉快,這其中是「因為什麼」,不是因為朋友而煩惱,那只是概念,與朋友發生不愉快,關係的是什麼?是為了錢財,還是為了人的問題,或是其他的問題?這其中都可以發現貪瞋癡的存在。
要從煩惱中發現為什麼,那之中一定有一個因,是因為貪或因瞋因癡,如果不能肯定是貪瞋癡的任何一個,表示是在無明裡,必須藉名言、色識慢慢去明了為什麼煩惱?從名言、色識下手,原來的無明就能慢慢明了,能明了雖有煩惱,但已不會造成身心不安,因為已知該如何化解因貪或瞋或癡引起的煩惱了!所以名言、色識熏習是一個基礎。或說知識經驗,或道理方法也好,這都是熏習而成的。所以煩惱中有菩提,但能不能從煩惱中顯現菩提,就必須有名言、色識的熏習,破除無明之後,這時煩惱中就能顯現菩提,那麼煩惱就能化解。
可知,佛法談熏習之道,旨在除妄顯實,破假見真;也就是但得轉煩惱而成菩提,去纏縛而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