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漫談(二十五)

    冬天晚起尚符合四時養生之道,但夏天也晚起,長期以往,陽氣升發不足,再加上少運動,身體狀況實在是令人擔憂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29期2018年1月

健康管理漫談(二十五)

養生學派 /詹天賜

 

  有一次查養生相關資料時,查到了有關中醫養生學派的文章,個人受益良多,因此擬將這文章的內容分享出來。文章係由二位中醫學者撰寫,其中提到:“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歷代養生家和醫家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其養生之道在順應、養性、動形、靜神、溫補、培元、調氣、藥餌、食養等方面各有所長,從而形成了各有側重、自成體系的諸多學術流派,如順應學派、養性學派、動形學派、靜神學派、溫補學派、培元學派、調氣學派、藥餌學派及食養學派等。這些養生流派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共同構建起了傳統養生學的文化寶庫”(在google 或百度搜索引擎中鍵入關鍵字<養生學派>即可查得相關資料) 。在學術領域談學派時,意謂著這個領域的知識是十分多元的,正如管理學有程序學派、行為學派、計量學派、決策學派、經驗學派、系統學派等,代表著管理知識的多元性。

 

  既然在養生方面,有多種的概念與方法,每個人應如何參考取捨,才符合個人養生之道,就成為養生的重要課題。當然興趣也可作為取捨的標準,例如對食補有興趣的,可多充實食養、藥餌、溫補等學派方面的知識。為了介紹方便起見,我們不妨再將這九大學派,再歸類成有關生活起居、藥食、養氣、養心這四類來理解。

 

 有關良好的生活起居主要有順應學派,其養生重點在於“順應自然,因時養生”。例如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即在講說四時養生的道理方法。但在今日的社會,許多年輕人加班成了常態,晚回家、晚吃、晚睡,結果也就晚起,冬天晚起尚符合四時養生之道,但夏天也晚起,長期以往,陽氣升發不足,再加上少運動,身體狀況實在是令人擔憂。尤其是資訊時代,電腦、手機、平板、筆電等諸多資訊產品,加上普遍使用社交軟體等,深夜聊天、對話成了常態,晚睡晚起也就成了常態。記得以前在學校時,上第一堂課,有些同學們總是姍姍來遲,有一次我抬頭一看,覺得同學們臉色多半是發白的,這個印象令我十分的深刻。臉色白代表寒或虛,這些年輕人的朝氣,並沒有充份顯示在臉上,臉色紅黃隱隱、潤澤的,十分的少見,這實是現代人健康的隱憂。

 

 在藥食保健方面,重視食養、食療的是藥食學派,重視藥養、藥療的是藥餌學派,而重視甘溫補益的則是溫補學派。由於個人在這方面知識較為缺乏,因此只能作簡單的摘錄。

 

  在藥食養生方面,文章提到“食養學派主張食養、食補、食療,通過研究食物的性能,以合理飲食來維護健康,延年益壽”;並提到古代名醫孫思邈的弟子孟詵著有《食療本草》一書,“是我國和世界現存最早的一部食療專著”,“食養學派的歷代醫家都主張藥療不如食療,並強調飲食養生保健應注意謹和五味、按時節量、避免偏嗜、宜清潔忌厚味,才能保證機體健康,防止疾病發生,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今日很多的健康節目,常有營養師、養生達人等,提供其食養的知識經驗,也有一些參考的價值。

 

 而藥餌學派,其養生思想“萌發於《山海經》,啟發于《神農本草經》。該學派認為藥物養生應當採用立方平和、量體選藥、重在脾腎、因時藥養、因人調養等合理的辨證施養原則,才能祛病強身,益壽延年”。藥物養生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調理方式,可參考中醫師的建議。

 

 溫補學派則是以甘溫補益的方法為主的養生學派,黃帝內經提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又提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因此溫陽氣、補脾胃就成了這個學派的特色。照理說,溫補學派應可歸於藥餌學派之中,但因有歷史因緣,使得此學派受到重視。根據百度百科:“明代時醫用藥每多偏執於苦寒,常損傷脾胃,克伐真陽,又形成了新的寒涼時弊。鑒於此,以薛己為先導的一些醫家在繼承李東垣脾胃學說的基礎上,進而探討腎和命門病機,從陰陽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討臟腑虛損的病機與辨證治療,建立了以溫養補虛為臨床特色的辨治虛損病證的系列方法,強調脾胃和腎命陽氣對生命的主宰作用,在辨證論治方面,立足於先後天,或側重脾胃,或側重腎命,而善用甘溫之味,後世稱之為"溫補學派"”。用藥可說是中醫治病的主流方法,因此,分出多個學派並不令人意外,而未居主流的針灸推拿方面,並沒有學派出現,也不足以為奇。

 

  在養氣方面,培元學派以保護先天元氣為主,動形學派著重導引術,重視形體與氣息的調和,而調氣學派則主張以靜坐等方法來調養內氣。
 

 培元學派“注重元氣的培補,認為元氣稟於先天,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得養。故惜元、保元即是通過養五臟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不使其過耗,以達到固護元氣、養生長壽的目的。”對每個人而言,先天的元氣是固定的,不能過度耗損,因此“不妄作勞”是養生的重點。也就是說,過勞易耗損元氣,因此應避免過度的房勞、勞心、勞力等。黃帝內經提到五勞:“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對老人家而言,看電視過久,會有眼睛勞累、視力模糊的狀況,這是元氣不足、氣血不夠用的現象;久病臥床,也會使得氣血不足,尤其是老人家,住院幾天不走動,出院可能就走不動了。故消極的培元,要避免過勞耗元氣,而積極的培元,則要配合其它的養生方法,如調氣、動形、藥食養生等,以增加元氣的使用效率。用藥時一定要經過醫師的指導,文章引用張景嶽所提的觀點:“有是病而用是藥,則病受之矣;無是病而用是藥,則元氣受之矣”,由此可知,用錯藥是可能耗損元氣的。

 

  動形學派著重導引的概念與方法,文章引述張仲景對治小病的的一個觀點:“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勿令九竅閉塞”,當我們感覺到四肢沈重遲滯、九竅阻塞不通時,應即利用導引吐納的方法來對治。亦即,當一些亞健康狀態出現時,即應保健、養生,利用導引吐納的方法,來袪除邪氣,以恢復健康。導引講究動作與呼吸、意念的合一,融合調身(動作、招式)、調息、調心以調和氣血,古代以華佗所創的五禽戲為代表;目前流行的太極拳、外丹功等各種功法,都可視為是導引術。文章中提到:“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論述道: “養生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勞勿過極”。繼之,宋代創立“八段錦”,明清太極拳盛行,以及近年興起的各種運動、舞蹈、體操等鍛煉形體的方法,都是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養形之法。”記得有一次在電視中的健康節目看到外丹功的表演,演出者提到了外丹功與外丹操的區別,其實主要就在於是否能融合身、心、息三者,以達到調和氣血的功效。我至今尚未學過正規的太極拳等功法,只以簡單的調和身、心、息,借由運動來調氣血。例如登山時,會配合腳步吐納,意念放在吐氣與納氣上,走起山路來,則輕鬆不少。

 

 調氣學派也是一種融合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以靜坐或站樁等方式,來調和氣血。文章中指出:“孫思邈則在《千金方》中對調氣進行了專篇論述,引用彭祖之語,"行氣不已,亦可得長年"來說明調氣可以延年,並記載了彭祖的"和神導氣之法"”。動形養生是動功,有著各種不同的功法;調氣養生是靜功,也是有不同的方法,和神導氣是一種方法,而各家的靜坐導氣的方法也各異其趣,由於這方面的知識經驗十分貧乏,只能作此簡單的理解。我過去也由調息、數息練過調氣,也有過一些對氣的“感應”,體會到所謂的“力氣”一詞有其深意。年輕時,力多氣少,生氣時會有較大的力氣 (肝氣使然,肝為將軍之官);練了調氣後,能以較少的力,使出較大的力氣,故在保健實務上,至今尚有足夠的力氣來當按摩保健的義工。

 

  養生貴在養心,養性學派主張修心養性以調和氣血,在於融和儒家的思想;而靜神學派則主張清淨無為,則在於融和道家的思想。


 養性學派是“西漢以後,歷代儒生把孔孟學說中的道德修養及中和觀等思想與中醫養生方法相結合而逐漸形成的。該學派強調精神調攝、主張飲食調養,重視起居護養,為歷代養生家和醫家所遵循。”文章中提到孔子的“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並提及君子的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而孟子主張的“善養吾浩然之氣”,“養心莫善於寡欲”等,都是養心之道。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觀點,亦早入人心,也是修心養性的典範文章。

 

 靜神學派則是“以長生不老為養生目的,以返璞歸真、清靜無為、無欲則安為養生指導思想,主張貴柔,提宣導引調氣、形神兼養的靜態養生派。”文章中提到老子所言:“淡然無為,神氣自滿”的觀點,莊子亦有“養生主”一篇專論養生之道。黃帝內經的上古天真論也提到了養生的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第二個層次是“恬惔虛無”、“精神內守”、“志閑而少欲”,故能“德全不危”,健康長壽;第三個層次則是真人的層次:“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總之,養生是多元的,在學術領域中深入探討各學派的養生之道,豐富了我們養生的知識,也擴大了我們養生的視野,這些豐富的內涵可給世人作為養生的參考。在養生保健實務上,每個人在面對這麼多的知識經驗,就有取捨的問題,可就自己的體質、身體現況、興趣等,選取一個學派的觀點,作深入探討,再佐以其它學派的觀點。當然,養生也不一定要受限於學派觀點,例如經絡養生法,雖不在所列的單一學派之內,對養生保健也具有實際的效果。佛家的養生法,也十分值得探討,例如天台小止觀,提到了許多養生保健的概念與方法,而老禪師的五蘊調理方法、止觀法門等,都相當具有探討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