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人要能強健,需要充足的腎氣,而腎能納藏五臟之精,能涵藏充足的精氣,是確保人能常保健康的關鍵,故為作強之官。
氣血、經絡、與健康(八十二) /詹天賜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充足的腎氣能使人健康長壽,並由此生出種種技巧。在《上古天真論》,岐伯提到腎氣的重要性,充足的腎氣,能使人不斷的成長,當腎氣由盛轉平時,人則維持其生命,當腎氣枯竭時,人的壽命也就到了終點。因此,人要能強健,需要充足的腎氣,而腎能納藏五臟之精,能涵藏充足的精氣,是確保人能常保健康的關鍵,故為作強之官。
在精神面的運作上,腎藏志,能含藏人的知識經驗,人有較多的知識經驗,才能巧思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與技巧。若能再集思廣益,集合眾人的知識經驗,則更能激盪出新方案及新技巧。憑空產生技巧是十分困難的,所謂厚積薄發,有了足夠的累積,才能有所突破。產業發展亦然,累積了足夠的人力、資本、技術、產能等,才能不斷的研發出新產品與新技術。因此,腎主骨,骨充髓,腦為髓海,唯有腦海裡存有足夠的知識經驗,才能順暢的產生各種巧思。在養生上,不妄作勞才能保持住腎的精氣,過勞則容易耗精傷神。人年輕時腎氣足,較有加班的本錢,但是日夜加班,代價是對腎氣的損耗,對健康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故在一段衝刺後,作適當的休假,是十分必要的。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適當的放下,休養生息,以補精氣,對健康與未來的發展是十分關鍵的。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三焦指上焦、中焦、下焦,根據百度百科,“橫膈以上內臟器官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以下內臟器官為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在理解上,我們可以把三焦看成是腑中之腑。換言之,三焦是緃貫上焦、中焦、下焦的腑,可由功能面來理解它。疏浚水道為決瀆,故三焦的職能是人用來疏通體內水道的腑。所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上焦的水道運行的是霧氣,也就是富含水氣的氣血,像肺經中的雲門穴,它所出入的氣血,是富含水氣的。漚為浸泡之意,食物進入胃後,浸泡在胃中形成胃糜,故有如漚之喻。至於下焦,則是下水道。總括來說,食物、水份進入體內,在中焦浸泡著,經脾的運化,水谷精華往上昇華到上焦,中焦負責消化吸收,下焦則形成水道,藉二便排出體外。
膀胱是水府,儲存尿液,經過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人便能將尿液排出體外。當人小便不順暢或頻尿時,在保健上可推膀胱經的募穴中極及俞穴膀胱俞,同時也可按揉腎經在小腿上的築賓、複溜、與太溪等穴位。有一次,同修在幫一位師姐作保健時,這位師姐提到她的隱疾,就是排尿掌控不好,於是我同修便幫她按腎經穴位,結果築賓穴特別痛,於是重點就放在按揉築賓穴上,並教她回去好好按。結果下次見到這位師姐時,她說隱疾好了,可見按揉到堵塞不通的腎經穴位,對排尿的問題是有幫助的。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以上所列的十二職能 (共列十一官名,其中脾胃為同一官),是相互協調運作的,是整體性的運作,若有一功能失職,就會影響到其它功能的運作。例如脾胃是後天之本,若脾胃運化不好,所能運化的水谷精華就不足,肺所需的宗氣就不夠,人就會有宗氣不足、講話有氣無力的現象。若長期脾胃運化不好,就會使腎精的儲存不足,而有記憶衰退、腦力不足的現象。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
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健康長壽的關鍵在心主神明的功能,心神若清明,則君主之官稱職,氣血通暢,身體健康;心主若不清明,則五臟六腑危殆,經絡不通,身體會受到較大傷害,不符養生之道。治國之道亦然,君主若不清明,政權就難保了。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身心合一的觀點,心主神明,是養生的關鍵,養生貴在養心,心常保清明,五臟六腑的運作就能順暢,心若不清明,就會影響五臟六腑的運作,而運作不良,就會形成氣血運行閉塞的現象,影響身體的健康。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至道是極其微妙的,它變化無窮,誰能了知其本原?探究本原是十分困難的,有學問的人 (消是肖的假借) 孜孜不倦的探究,誰能得其要旨?這些深遠 (閔閔為深遠貌) 的道理,那些是其精要?這段文字,有著《老子》一書的風格,談論大道是十分困難的,探本究原,難以依靠一般的知識經驗,而要靠智慧。《黃帝內經》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直指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這是一種身心合一的概念,故黃帝問的是“相使”,而岐伯指出心主神明,膻中為心神的使者,肝為謀略的使者,膽為決斷的使者,而腎為巧思的使者。心神清明,臟腑氣血充足,生理功能正常,人便能常保身心健康;而能生歡喜心,能出謀略、決斷、巧思,便能從容應對環境的變化,故能健康長壽。
恍惚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
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借用《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隱約模糊之中,有象、有物、有精,故真確而可信;例如人體氣血、精氣之數十分龐大,難以盡數,但探究其原,它的起源是先天之精,加上在母體的後天涵養,出胎後的後天培育,而後長大成人,是有線可尋的。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
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黃帝讚嘆道,講得太好了,這是有關養生的大道理,記錄收藏這段文字,需要十分的虔誠慎重,故應齋戒擇吉日才能領受這部經典文字,並藏在靈台蘭室 (藏書之所) 之內,以資傳世、保存。
這篇文章,指出了五臟在人體的角色及職能,心為君主,肺為相,肝為將軍,脾為後天之本,腎則為健康長壽之本。以氣血角度來看,心主血,肺主氣,肝藏血,脾運化水谷精華,而腎藏五藏之精。以身心關係來看,心出神明,肝出謀略,腎出巧思,是身心合一的觀點。這篇文章的許多觀點,如肝為將軍之官、腎為作強之官,都存在許多不同的解釋,對我們外行人而言,看過這些解釋,摘取其中的見解或作自我的理解與詮釋,都無損於這篇文章的價值,值得一看再看、一思再思的文章,是有其保存價值的,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