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76三性三無性(中)

    認識了別就是從遍計所執的問題,從依他所起而去認識了別,最後要肯定是圓成實性,才是圓滿成就,而且是實實在在饒益性的、絕對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31期2018年4月

唯識法相學76三性三無性(中)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的三性三無性,前面介紹了“遍計所執性”,強調“遍”是大多數,不是一個絕對數,“遍計所執性”是大多數都這樣的計量而產生執著。但是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大多數,不是絕對的?因為第二個“依他起性”,是依他而生起的一種本質,為什麼是依他?剛剛談到它會起變化,產生另外不同的作用,所以依他,依什麼他?譬如依於業,在某一種環境它會起變化,像惡行的人有時也會產生善行;善的可能也會有惡的行為。所以同樣依於業也可以進入到道,道也有所謂的邪道、正道的差別。可見依他而起,這個“他”非常廣泛,不是一個單一的“他”。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人怎麼脾氣那麼好?有沒有想過脾氣這麼好是現在好?還是過去一直到現在都這麼好?可以用推理的方式去了解,現在看到這個人脾氣很好,絕不是從生下來到現在都這麼好,這是第一點。

 

其次還要看這個人跟同事的相處是不是都很好?假使在任何環境人際關係都很好,是不是這個人就很好?有的人在外面,認為需要而有所顧慮,這“依他”是什麼?依他所“顧慮”的問題;一旦回到家可能隨心所欲,因為家裡都是自己人,“依他”又不同了,就是依他所謂的“自己人”。所以這“依他”,所謂的“他”非常廣,因為依他而生起不同的變化,就會產生不同的作用,譬如煩惱來了,若以世俗人而言,並不是沒學佛煩惱來了就永遠都是煩惱,其實他的煩惱也可以因為時間空間去調理,怎麼調理?他會以自我意識去想一想,該怎麼樣面對煩惱,可能會發現一些什麼。佛法呢?並不是另外一個東西,好像煩惱來了,我給你一個東西,你就不煩惱了!

 

我一直說「現實不是敵人,佛法不是武器」,“依他而起”對所謂的煩惱而言,世俗人也可以依他而生起菩提,或者煩惱中生起一種覺悟。因為煩惱是因為無明迷惑而形成的,只要能明了、能覺悟,煩惱就會消失,顯現菩提的現象。所以這個依他,不一定非依佛陀講的道理方法才可以,問題是佛陀講的道理方法,當你生起煩惱,至少可以告訴你,馬上就可以面對煩惱、化解煩惱。學佛的人就是以修養來面對煩惱,表現他的修養。以世俗人而言,同樣也可以化解煩惱,為什麼?譬如依於利害,本來我很生氣,因而生起煩惱,但是想想如果得罪了他,可能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所以這樣也可以調理事情。

 

事實上佛法從哪裡顯現?就是從這些現象中去探討、去發現,我為什麼一直強調佛法不離於世間法,離於世間法講佛法,什麼又叫做佛法?佛法不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是在現實的人與事中間去發現,慢慢從中得到利益。唯一不同的是:如果不是學佛的人,不懂得道理方法,當煩惱起來要花很多的時間、空間,慢慢使它消失,可能一年兩年都不一定;快一點可能也要好幾天;再快一點可能要經過思考再思考,作一番檢討;學佛的人就不一樣,可以應用佛陀的道理方法。

 

所謂的佛法,煩惱一起馬上就能面對,很快使你的煩惱消失,所以這依他不一定是依於佛法,因為佛法還是依他,依什麼?依世間法而來,可見這個依他,依世間法從中能顯現,原來是無明迷惑而生煩惱,結果明了、覺悟了就不煩惱。可見是依於什麼?不是依於佛法,是依於佛法的修養形成智慧,很快的就能化解煩惱。舉「善與惡」來看,如果是一個惡人,以世俗的惡人而言,他要什麼時候才會顯現他的善性呢?一定要吃到了苦頭,判了徒刑、坐了牢,或者挨人家揍了一頓,或者被罵得狗血淋頭;他要依於很多情況才能讓惡行收斂,顯現善性。

 

同樣一個善的人,常有一句話「人再怎麼樣也有三分土性」。一個善人難道就沒有惡的心行了嗎?還是有,只是他把很多事情看得比較淡,很多事多替別人想,其實這都是佛法,問題是抓住好的不會受傷害,所得到的是利益,抓住這些,你就抓住了佛法。可是這個“依他而起”要能把握,它不是個單一的,世間法任何一個問題的發生,依他去化解這個問題,或者問題的發生怎麼成立,這也是依他而形成為問題,這個“他”都不是一個單一的。

 

譬如餓了,是不是把飯吃下去就飽了?在相上是飽了,可是在境上面飽了沒有?在境上面沒有飽!為什麼?如果只是吃飯,只是把肚子塞飽了,營養不夠其實餓還是存在。可見“餓”有它的相,還有它的境;“飽”也有它的相,也有它的境。此中所謂的依他,就會發現不是個單一的。再看一個問題,經典上常說“轉煩惱成菩提”,轉煩惱的“轉”其實就包含了太多的他,為什麼?怎麼去轉、拿什麼轉、用什麼道理、用什麼方法才能轉?這都是依他。這個“起”,假使轉煩惱而成菩提,原來所起的是煩惱,怎麼樣讓煩惱消失再生起菩提?這還是要依他。所以很多人學佛法,都只是在名相上做解釋,究竟說什麼?為什麼要這麼說?怎麼把握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夠進入到佛法?否則還是在世間法裡面打轉,這是我們講三性的第二個“依他起性”。 

 

再看三性的第三個“圓成實性”,先解釋一下這個名詞,“圓”是圓滿,“成”是成就,為什麼要談實實在在的“實”呢?既然圓滿成就了,本來就實在了,就不需要把這個實當成圓滿了、成就了、也就實在了。因為這個“實”是談果實,它的結果可以是利益的,也可以是傷害的。所以圓滿成就也有傷害的,這裡舉一個例子,雖然不太好聽,去搶銀行結果很順利,一到銀行就搶到了錢,而且沒被人抓到,甚至情治單位怎麼調查也抓不到,這也是圓成實。可是於這個實的本質而言是實性,於本質而言是什麼?是傷害不是利益。

 

所以圓成實性有正面的、負面的,談“實”是談它的結果或者果實。這個結果的本質是什麼,你不能否定那一些負面的就不叫做圓成實性,只是這種實性所顯現出來的是傷害的,佛法呢?肯定一定要饒益性的,所以圓成實性這個名詞很容易理解。可是要把握的重點是在那個“實性”上面,常說圓滿成就,表示事情大功告成,已經圓滿了,譬如開一場晚會也可以達到這個結果,但是以道而言還是負面的,因為這裡談實性,肯定是要與生死有關,而且於道肯定是饒益性的,否則於道也有所謂的邪道呢!邪道的實性就是傷害。

 

現在把這個三性綜合連貫起來,只要是人活在世上都會有計較、執著,普遍都是這樣,因為人普遍都這樣,我們就要去瞭解為什麼會這樣?是因依他而起的,如果能從依他而起去下工夫,就可以得到什麼?得到圓成實性。在這三性就可以看出來,“遍計所執性”是一個起因,“依他起性”是在這個過程中怎樣去調理修養,改變他原有的本質,最後就可以完成“圓成實性”。這就是前面所說的,遍計所執性是“因”,依他起性是“過程”,圓成實性就是“果”,從開始經過一個過程,然後達到一個結果。

 

唯一的問題是怎麼樣去把握“依他起性”,這個漫長的過程,怎樣能才能達到“圓成實性”?而且肯定是圓滿成就的,有饒益性的。這個依他而起就是談到修養的問題,懂得還要做得到,懂得做不到就沒有結果。佛法一定要實際怎麼去做,有作因還有作持,才會得到結果。往往很多講作因,馬上就談到一個結果,忘了那個所作持的“作持”是什麼?就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間,你所修養的,所謂轉煩惱成菩提。

 

煩惱人人都知道是遍計所執,以這個煩惱而言,它的本質就是煩惱,就是普遍所計較的都是如此,如果認為:「不煩惱就好了啊!」這就沒有過程,自然就不可能有結果。你說面對煩惱,「我是一個學佛的人,我不可以煩惱。」好像有了樣子,其實還是沒有結果。再看煩惱起來,就念佛或者打坐、誦經、禮懺,甚至用密法都可以,看起來依他起性好像有了樣子,但是結果呢?你原有的煩惱還存不存在?你所得到的結果是不是圓滿、成就的,而且是饒益性的呢?僅僅一個煩惱、菩提,講歸講,做歸做,結果怎麼樣?這三者於本質而言,好像動不動就是什麼“一切萬法,唯識所現”,再不然就是“一切唯心所造”,結果是什麼?有沒有結果?

 

可能有人會提出來,「學佛本來就不要執著結果」,可是不執著結果你究竟修什麼?至少在結果上面,可以肯定有聲聞乘的羅漢,有大乘的菩薩,這都是結果,你能說不執著它、不在乎它?如果不在乎,最後還是隨著煩惱轉,只是煩惱來了,好像一下子就可以不煩惱了,但是不是從此再也不起煩惱?不可能!因為你還沒到達一個圓滿成就,饒益性的究竟的結果。“究竟”是什麼?根本煩惱也不起了,菩提也不需要了,到達了什麼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可以這麼說“遍計所執性”是人本來都是這個樣子,“依他所起”就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依教奉行去修養,最後就可以從一個凡夫轉變為賢聖,甚至成為菩薩,成為佛,這才是所謂的佛法的法要。

 

可是要特別強調:“遍計所執”是從法上面下手,還是要從前面的五根五塵,然後由意根進入,轉變為識,才有機會依他而起,最後達到“圓成實性”。如果捨棄了六根八識,你還是無從去著手;所以很多人學佛學了一輩子,就像我常講的「佛法的大前提是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很多人說不傷害別人可以做得到,但是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這就太難了!為什麼?因為你的遍計所執性做得很清楚,可是依他起性,那個“他”你把他看得太窄,知識經驗很貧窮,而且在修養上面沒有真正得到利益。因為這種利益在修養上,依他而起要得到不同的利益,大大小小的利益,到最後才能圓滿成就,才能達到絕對性的所謂的饒益性。

 

如果不這麼把握,我們談三性幹什麼?當然可以說:遍計所執性,因為人都有業,因為業才會有苦有樂;依他而起是因為無始以來造作所成的。圓成實性是什麼?依他而起是在漫長的過程中間,怎麼樣去修行辦道,才有機會達到圓成實性,所以要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在修養中間,慢慢使你的智慧愈來愈高,高到可以做到圓成實性。可是也有人問我:「老師父!我們說學佛要學智慧,究竟要達到什麼程度?」很簡單!任何遍計所執而起的,都可以依於你的智慧。

 

可是這些智慧不是一個單一的,它包含了太深太廣,許許多多的,誇大一點說是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依他,可是不一定要那麼多,為什麼?當你有所執著,靠修養的智慧能夠化解這些執著的問題,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這就完成了圓成實性,這才是談三性。我們說唯識學要認識了別而後肯定,肯定什麼?認識了別就是從遍計所執的問題,從依他所起而去認識了別,最後要肯定是圓成實性,才是圓滿成就,而且是實實在在饒益性的、絕對的,這才是唯識學談三性的一個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