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33期2018年6月
譬如出家可以修奢摩他,也可以修三摩缽提、修禪那,可是三者中依戒學只能以一個作為修持
圓覺之道第四十一集(上)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這一段經文的主題是,參與法會的人包括聲聞、菩薩都得到了大利益;並提出一個問題:佛陀入滅後或進入末法時期,學佛者該怎樣做?怎樣去學佛、修行?當然,這裡的主題還是以“奢摩他”、“三摩缽提”與“禪那”三者做為修養的大前提,教我們怎樣去著手。佛陀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尤其是他入滅以後,末法的眾生首先要有一個心理上的建設,不要因為釋迦牟尼佛入滅了,就像失去了依靠,因為佛陀在世是“依人不依法”,佛陀入滅以後要“依法不依人”。
那麼佛陀在世時“依人不依法”指的是誰?當然是指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不依法?因為釋迦牟尼佛在的時代背景,面對各類的學佛者所說的道理方法都有差別,譬如對聲聞乘怎麼說法?對菩薩乘怎麼說法?都已形成了一些“法”的架構、組織以及系統,所以要以釋迦牟尼佛本人所說的為準;佛入滅後要“依法不依人”,這個“人”是什麼?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是指後期或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已於聲聞乘、菩薩乘有所成就者,或是正現比丘、比丘尼身,以三寶的姿態面對眾生,可謂代佛說法者。所以“依法不依人”,是要依於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作為標準,不可依人而說的做為標準,這就是所謂的“依法不依人”。
如果能把握這個原則,建立起觀念,自然就知道,“法”是從佛陀在世時,於聲聞乘所說的法、於菩薩乘所說的法,已經定出的範圍與宗旨,在這一大前提之下所建立起“依法而不依人”的觀念。強調佛入滅以後,或是末法時期,末世的眾生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學佛、修行!講到這裡會發覺一個問題:既然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是代表釋迦牟尼佛來說法,那麼以代表而言,所謂的形象已有了一個樣子;可是說法的內容與可靠性,是不是等同於釋迦牟尼佛呢?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所以談“依法不依人”,畢竟法還是要有人去弘揚,才知道所謂的“法”是什麼,才能說“依法不依人”。剛剛說“人”是指比丘或比丘尼,以三寶的姿態面對眾生而說法;如果以三寶相而言,講“一體三寶”的話,重點是擺在“法性三寶”上;怎麼說?譬如佛寶,以法性而言,是依於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所證得的佛果的道理方法,這是以法性而言去看佛。於法,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道理方法,已經形成有系統、宗旨的,這些稱之為依“法性”來看法寶。
僧寶怎麼以法性來看?這就是“依法不依人”的一個主題了,因為僧寶是代佛說法,我們很難去把握他說的是不是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即使這位僧寶所說的如佛所說,但聽的眾生並不能肯定,所以要怎樣去把握“依法不依人”,而以“法性”去看僧寶呢?就必須把握“僧”的本身,幾個出家的在一起所完成的團體;當然還有所謂的個體份子,也就是比丘或比丘尼。但以整體的僧伽來看,三四個以上的出家人組成的團體中,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僧團或是一個寺院、一個道場,有很多的比丘或比丘尼組合常住在那裡。
這時誰為僧寶?就是能代替佛陀說法者,當然說的是佛法,這是以法性去看這個說法者,並不是指這個人,所以法性在哪裡?是依於佛陀的教法,經過自己實際的修養,在現實生活中能體驗到、能發現到、甚至能證得到的一些境界,有了這種修養條件的,就是法性!不是說那個人怎麼樣,因為人只是所謂僧寶之相,如此而已!當然還要看他是不是同於佛陀的境界?這倒不需要擔心,為什麼?因為佛法,不管是以聲聞乘或菩薩乘的範圍,在任何一個範圍中都有其深淺高下的層次;譬如聲聞乘並不是講四聖諦法、講八正道法,就肯定“佛陀說的聲聞法”就是這些範圍,此中還涉及到戒、定的問題。
所以常說法藏或經藏,於三學而言是屬於慧藏,除了慧藏之外還有戒與定,因此講三學除了依經典法藏而言屬於慧學外,還有定學、戒學。如果不這麼具足去看,變成只要把四聖諦、八正道弄好就好了,照著去做就是聲聞乘的範圍,那等於捨棄了三學中的兩個,只以一個慧學想去成就阿羅漢的話,是不可能的!唯一不同的是,聲聞乘與菩薩乘同樣也依戒定慧去行,只是在戒法、定法及慧門上有所差別而已。
在概念上聲聞跟菩薩是很難界定的,可是真正要界定,不是一般所謂“發的願”,好比要“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就認為是菩薩的範圍,那也不可信!為什麼?以阿羅漢而言也有化身羅漢,化身羅漢所行也同於菩薩的行,這是我們去看所謂的“依法不依人”的內涵,並不是把佛陀建立起來的聲聞乘、菩薩乘,認為在佛入滅以後,末世眾生照著這麼去做,在這個範圍之內完成了,就可以達到所謂的羅漢或菩薩的果證。還必須去談戒定慧三學,於聲聞跟菩薩的差別。
如果以“奢摩他、三摩缽提與禪那”來看,很容易去把握“聲聞乘”與“菩薩乘”,在戒定慧上怎樣去著手的問題。首先依戒學而言,至少以現在能知道的,聲聞乘有五分法,菩薩乘只有四分法,可是聲聞乘過去是定位於比丘,也就是聲聞比丘;菩薩乘卻多了優婆塞、優婆夷,這樣一來於菩薩乘就很難去分辨了,為什麼?因為比丘、比丘尼之外還有優婆塞、優婆夷;而以在家菩薩來講,肯定只是優婆塞、優婆夷;以出家的菩薩而言,肯定是比丘、比丘尼。這就是在家、出家最大的差別,所以兩者的戒學也就不同。因此依戒學去看該怎麼修?譬如戒學,要以“戒體、戒法、戒行”去看,絕不是一個條文的多少,而是戒法上以聲聞來講,肯定就是比丘;如果以菩薩來講就有比丘、比丘尼的不同;譬如比丘的兩百五十戒,比丘尼全部加上去達到五百條戒,除了這些還有菩薩的戒法;那以優婆塞、優婆夷在家而言呢?一般就是以三皈五戒作為開始,以至“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可見依戒學還有其差別,什麼樣的身份立場,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學戒,於“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就知道怎麼去運用了!
譬如出家可以修奢摩他,也可以修三摩缽提、修禪那,可是三者中依戒學只能以一個作為修持,也就是在戒學的前提之下,這三者不可能全部運用,為什麼?依聲聞比丘而言,強調“諸法皆空”、“離苦得樂而入涅槃”;這涅槃是依於他還有一個色身,還沒有盡絕之前,只是一個“有餘涅槃”的境界,要到達阿羅漢才能達到“無餘涅槃”。可見如果修奢摩他,只是一些息止的行為,即使到達阿羅漢,還有微細惑的存在,也就是只“息止”而沒有到達“盡絕”,必須於“生”不會發生了,“滅”也不需要了,才能超越聲聞進入到菩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