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33期2018年6月
先看三量說什麼?其實都是從一個“心所”發起的,“心所”是於自心中所有,就是自己心裡所有的知識經驗或智慧,依於知識經驗、智慧而去衡量道理與事物,衡量這些方法與結果的好壞
唯識法相學78三量緣境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這個時段介紹的是“三量緣境”。“量”就是衡量的量或思量,“緣境”是什麼?就是外緣引發所生起的意境,可以這麼說“三量”是依於緣境所顯現的不同的資訊與境的。先看三量說什麼?其實都是從一個“心所”發起的,“心所”是於自心中所有,就是自己心裡所有的知識經驗或智慧,依於知識經驗、智慧而去衡量道理與事物,衡量這些方法與結果的好壞。
“三量”屬於因明學,只是到了佛教之後改變了一些差異而已。除了三量還有五量,為什麼佛法只談三量不談五量?就像因明裡面談五支法,佛法裡面只談三支法,可以發現釋迦牟尼佛當初所處的環境,接受的教育,也就是未出家之前所涉及的,甚至出家之後參訪的那些善知識,在他心意識所存在的資訊是很複雜的。再經過他自己的篩揀、比較、選擇,而完成了一種改革性的道理方法;所以當初在印度的環境,以各家各派而言,大家都認為釋迦牟尼佛是個叛徒者,就像民國時期改革清朝的專制封建,而顯現了所謂的民主自由。
當初釋迦牟尼佛是以一個覺悟者來看印度的環境,如果說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發明者,也不是一個創造者,他應該是改革者。創造者本身是無中生有,發明者是依於什麼而加以改良;所謂改良一定是依於什麼改良;發明看起來近似改革,其實還是有差異,為什麼?他並沒有自己真正的東西,只是綜合資料變一個東西出來。為什麼說釋迦牟尼佛是個改革者?很簡單!把不好的轉變為好的;好的使它更好,很多人就把釋迦牟尼佛定位在一個創造者或發明者,其實他既不創造也不發明,而是改革,從三量上面就可以發現。
談“三量”,現量、比量、非量,先看這三個名詞,什麼叫做現量?就是依於眼前所顯的、建立的法相,怎麼樣去思考,怎麼樣去改變,使它更好,這就是現量。比量是以現有的,不要忘了還有別的相同的、近似的,怎麼樣從中間去作比較,之後於現量而言,就會得到一種結果,這種結果就叫非量。所以三量不是只概念的講現量、比量、非量。
至於“非量”是什麼?我一直解釋“非”是不同於原有,那是什麼?是依於現量經過了比量之後,顯現更好的,也就是不同於原有的現量,所以叫非量。唯識學上有很多的名相,若不能把握要領,掌控它的關鍵性,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還說是佛說的。就如布施,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還有無畏施,“無畏施”是什麼?其實布施只有“財施”、“法施”兩種,後面的無畏施是它的精神。
這裡談三量,我們以現量做為主題,在這個主題之下不要忘了還有更多相同的、甚至相近似的,也可以拿來做比較;唯有比量之後才能突破原有,而顯現不同於原有的另一個更好的。舉例來看,佛法對世間法就是依於現量、比量而顯現非量,譬如這個“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我?以概念來講是依於業來受報,難道就沒有依於道,像菩薩乘願再來一樣的現象嗎?所以現量以人的“我”而言,是他正在表現的時候,這種表現就是依於現在你可以衡量,可以思考的,不能只以這個人的“我”一個概念來說。譬如這個人在講經說法,事實上講經說法就已經有了一個重點了,如果這個人正在演講,把這個演講當成現量,他演什麼?講什麼呢?同樣都是演講,內容卻會有差別,但是演講的概念是相同的。
如果演講就是教化眾生,是講經說法,難道出家人就只懂得那一些名相名詞?都說佛說怎麼樣、神通變化怎樣、功德福報怎樣、業力煩惱怎樣,只是用這種方式去教化眾生的話,本來有兩百個人聽演講,然後一個一個走了,為什麼?你講的人家聽不懂,認為「跟我有什麼關係?」所以依於現量,還要看它的“緣境”,這些因緣怎麼形成的?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結果不是正面的就是負面的。又怎樣面對這現量?剛剛提到必須要以比量的方法去面對現量,這個人在演講,這輩子你不是只聽他講,因為同樣的人、同樣的演講,也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主題。
何況演講者還有不同,譬如他本身具備的一些專長。就以出家人來講,概念上就是講經說法,講什麼經、說什麼法?他講的經是不是如釋迦牟尼佛講的一樣?他說的法於眾生而言,是不是同樣可以得到利益?就用比量的方式來面對這個演講,可以發現過去他所講的以及現在所講的,或者別人所講的,其中有相同的也有近似的。假使他一開始介紹佛法,一直到他經歷了多少年,講來講去還是那些。沒有錯!概念上好像相同,於現量是相同的,可是表現的是不是只有那麼一個程度與水準呢?
就如教幼稚園的是老師,教中小學的也是老師,大學裡面的也是老師,甚至於博士班、碩士班都是老師。再看插花的也是老師,教服裝設計的也是老師,教化妝的也是老師,可見比量就不是那麼簡單了!要拿什麼樣的現量來比較呢?必須拿那些相同的、相近似的,或者不相關的來做比量,為什麼?因為還涉及到緣境的不同,所以單用這種衡量思考,捨棄了緣境就無從比起。一個法師在佛學院教初級班,他講的與中級班講的,甚至於高級班講的都不同。尤其現在還有所謂的研究班,如果全都一樣,沒有層次、沒有境界的深淺,這種現量就無從比起,因為你只有一個現量,捨棄了緣境。
可見捨棄緣境去談現量就無從比起;要想從現量進入到比量,就必須要考慮不同的緣境。所以剛剛說,同樣的人還是有其差異,有相同的時刻或近似的時刻,也有不相同的。可以發現依於現在所有,也親眼所見,建立的“人”也好、“法”也好,你只能以現在當下的時刻做比量。因為從當下的時刻,其緣與境就可以肯定。如果把它擺在不同的時間,必定又有不同的緣境,所以我在台灣早期介紹佛法,尤其跟我出家的,幾乎都是先從「什麼叫佛?什麼叫法?什麼叫僧?什麼是皈依?」開始認識,從出家人的一些基礎上面教,再慢慢提昇。
真正講經說法要探討經典是一個比較高的層級,所以每一個不同的現量,就有不同的緣境去做比量,這個關鍵性不把握的話,就不知道三量緣境究竟是什麼?舉一個例子,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已說過“我”有業我與道我;從業我可以看出他只是受報之身,道我呢?是一個修養之身,那要用什麼方式去看現量?絕不能捨棄緣境!因為捨棄緣境無從比起,業就是業、道就是道,不能把業與道一概而論。可能有人會想到“煩惱與菩提”,難道煩惱跟菩提不能放在一起談嗎?要瞭解,正在煩惱的那個當下,他的現量就是煩惱,絕不可能有菩提。
以比量從緣境上面去把握,煩惱中間的確有菩提,可是正在煩惱的當下絕不會有菩提!所以依於緣境去做比量,從煩惱的中間怎樣去認識煩惱、瞭解煩惱,而突破煩惱,這就需要依於緣境而去做比量。否則拼命地從煩惱中去找菩提,找不到的!也因為不懂得這些道理,往往弄巧成拙,為什麼?說「煩惱即菩提」,最後畫蛇添足還來一個「菩提即煩惱」,為什麼如此?因為一個現量沒有緣境無從比起。
「煩惱即菩提」是說煩惱中間有菩提,而「菩提即煩惱」難道菩提裡面還有煩惱嗎?如果一定要這麼講也不是不可以,因為依於現量、比量、緣境,你本身的知識經驗、修養,如果停滯在這一個現量上,比量就不可能展現出非量的結果。因為非量是依於比量,面對現量,怎樣從緣境上去認識瞭解,突破原有的現量,顯現出更好的。
可見非量就是不同於原有的現量,是經過突破之後,依於“我”,怎樣從業顯道。假使現量是業,依於緣境如果這個人根本沒有接觸佛法,根本不去接觸佛法,沒有佛法的緣境,最多只說他原來不好,變得好一些而已。若說他是善人,也不可能達到非量的境界,因為他只是在業裡面打轉。剛剛說過,於現量有相同的、不相同的,還有近似的;依於道來講,沒有業也無從說道。可見道是依於業的缺點、傷害,從中去覺悟而顯道,所以「從道裡面去否定業」,或者「從業裡面去尋找道」,都是錯誤的!假使不懂得道理方法,也沒有實際的經驗,就無法知道業是什麼、道是什麼?即使講受報──受苦樂之報就是業,道呢?就是學佛、修行、辦道,好像有了概念,以緣來看好像也有,可是境在哪裡?
其實境是一個修養的內涵,它是以現量而言,以業為基礎,從業裡面去覺悟,所以必須要有緣境才能夠顯現道。如果煩惱是因業而起,菩提是因道而生,一旦煩惱生起,不為煩惱所轉,反而還能從煩惱中冷靜下來,去面對煩惱,認識它、瞭解它而有所發現,就能顯現道。讓原來是業的現量顯現出道,這個現量就已經起變化了;現量一起變化,原有的業就能化解。可是完成的還是一個道的現象,不是道的結果,這就是非量,為什麼?原來是業的現量,經過緣境去比量,原有的業還是存在,沒有錯!但是從中顯現出道,使原有的“業”的現量,顯現出道的現象。
因此從現量,依於緣境予以比量,顯現出來的一種量,就叫做非量。千萬不要說三量有“現量、比量、非量”,不要把它分別說法,因為佛陀所說的東西是一貫性的,不是斷章取義,也不是把它一個一個分開來。就像前面談的“三性三無性”一樣,若不能把握“依他起”性,“遍計所執”以及最後的“圓成實性”就不可能一體完成。“三量緣境”千萬要記住:“量”是一種方法,可是有道理有方法,還不要捨棄它的緣境;如果捨棄了緣境,在現量上等於一概而論。一概而論並沒有什麼對與錯,而是「為什麼要這樣?」 、「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捨棄這些就是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