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34期2018年7月
我們都是有生相才有忍相,都是在生忍,強迫忍啊,忍不了就爆炸了,如何進入到法忍?而且是無生法忍!
楞嚴探秘十之四 /若知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如果離開了打交道的那個色塵緣境,你就失去了分別心,那這就是前塵分別影事;好比你肚子餓了,來到一家麵食館,很多餐點供你選擇,這些都是“前塵分別影事”;只不過塵境不是常在的,如果眼前的店舖消失了,你的分別心是不是頓失所依?一切作用如同龜毛兔角,無從生起,那法身慧命從何而生?無異斷滅現象,又是誰在修無生法忍?所以前塵分別影事是虛妄的,這不是你的真心。「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那才是你的真心!
就像惠能大師說,「不思善、不思惡」,當下你體會到那個是真心?結果惠明覺得「嗯!這個太寶貴了!」於是問:「除了這個秘密之外,還有沒有什麼秘密?」秘密是說不出來的,秘密是要自己體會的!「塵非常住」,塵不是永遠不動的,塵是變動的,「若變滅時」,你這個心隨它擺佈,塵變動的時候,你這個心豈不變成龜毛兔角了?龜沒有毛、兔沒有角,如果你的心跟著色塵緣境跑的話,塵境變滅,你的心就成龜毛兔角了,既無色身,怎麼修養法身?法身豈不形同斷滅,你用什麼去修啊?但這是不可能的嘛!也就是我們一定要看到那個真心,體會到這一點!要進入到無生法忍。我們都是有生相才有忍相,都是在生忍,強迫忍啊,忍不了就爆炸了,如何進入到法忍?而且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話就化解了,所以才說不生不滅,有生就有滅,有生相就有滅相,這是一定的,如果生相都沒有,滅相也就不需要了。
所以佛陀為什麼到最後會被授記:「你將來會成佛,叫釋迦牟尼佛?」因為他過去生生世世是個精進清淨的修行人,修了百千萬劫,直到有一世他突破了「修」,悟到「無所行而行」,為度眾生而入輪迴,這個當下他才進入到無生法忍!因為他要從一個女孩子的手上買五朵花來供養佛,買花遍尋不到了,只有那個女孩子的手上才有花,是不是也是前世的緣啊?這兩個就是無始以來的緣,也是現身說法,也是菩薩化身給我們看,最後的修行就是打破了這個執著,不捨一眾生,犧牲小小的我,進入到無生法忍;這就是菩薩法的體會,他的境界是無生法忍,不是染污輪迴心。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人的生生世世執著太深了,即使是修行人,禪定工夫再高,到了九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定,如果不在業的清淨上下工夫,不得漏盡通阿羅漢,照樣生死輪迴;慈悲三昧水懺就曾提到,鬱頭藍弗禪定已達非想非非想定的層次,卻因是外道空禪不修覺觀,業識不淨,又發不起慈悲喜捨的心境,最後禪定中不勝諸多小小眾生的干擾,發毒誓而直受飛貍之報。所以佛陀特別明示阿難(其實就是藉著指導阿難而告示我們後世的學佛者),「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所以什麼是客塵緣境、認賊為子?!什麼是離此前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 已然是很明顯的當頭棒喝了。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唯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這一段多麼重要!首先感恩阿難尊者,示吾人修行之路。阿難說「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現代多少人修行依賴上師的灌頂加持、打香板消業障,這些心外求法可以成為成佛的資糧嗎?「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如何是自修自得?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
接著我們看佛陀的開示:「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大經裡面,不止這一部經,《法華經》也有這種話:「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肯用思維的人,不全借重於說理,必須用實例為喻而悟至理。
佛陀說,我這個握拳的手,現在不是又開又闔、又開又闔,你看到我這個拳在你面前又開又闔「耀汝心目」嗎?如果我沒有手,就不成為拳了,如果你沒有眼睛,就看不到我的手握拳這樣開開闔闔了,所以如果你沒有眼睛,就不成汝見,你就看不到東西;所以用你的眼睛、你的眼根來比喻我的手握拳的道理,你說這個道理是不是一樣?均是均平的意思,意思就是一樣。用我的拳來說明你的眼睛的道理,你沒有眼睛你就看不到東西,我沒有手我就動不了了,道理是不是一樣?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阿難說,唯然,是的,我沒有眼睛就不成我見了,以我眼根比方如來的拳理,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說根的作用嘛,是不是一樣?道理上應該是一樣啊,沒有手就沒有辦法展現,沒有眼睛就看不到了,作用能力是不是一樣?阿難說一樣,我們認為也一樣,可是我們看佛陀怎麼說?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佛陀對阿難說,你說道理是一樣的嗎?不一樣!怎麼說?一個沒有手的人,他的拳頭就沒有辦法展現,就是畢竟了;可是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並不表示他完全沒有見的能力,為什麼?因為他還有「眼識」在啊!他有見的能力。
雲公上人曾說過,談眼根之見有三個層次,耳聞、鼻嗅、舌嚐、身觸也一樣,每個都一樣。眼根之見有「根見、見見、性見」,根見是第一層,眼睛看到什麼,只是一個形像。見見是第二層,知道所見是個什麼東西,已進入到五蘊心識這一層,有分別意識,瞭解到它的性能。到了性見,性是本體,性見是如來藏裡面的能力,你真正進入到性見如來藏的話,它是不起分別的。通常我們都只是到見見而已,如何才能進入到性見?
你試著在路上去問個盲人,問他「你能不能看到什麼?」他一定會回答你,「現在我什麼都看不到,只看到眼前黑暗一片,沒有其他的東西了」,照這個道理來分析,這說明他眼前的塵境是黑暗的,而他見的能力是沒有虧損的。《楞嚴經》告訴我們這個見的能力,像卷二裡面就有個很精彩的故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