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歷程──桑蒙10-1

心路歷程──桑蒙10-1

 

  禪七中,報名的男女同學二十五位,加上研究院的同學,已逾三十之數。

 

  當天晚上,除了編班,發海青,盥洗用具,安頓床位;然後集合講堂,作自我介紹之外,由老師父把禪七的課程,作了一番概略的介紹;並且,附帶說明禪七過程,院方所希望同學們共同遵守的一些規定。

 

  聽完老師父的介紹和說明,我不免生起無限感想;短短十多分鐘的言語中,將禪七中全部重點標出,理法規則,面面俱到,幾乎在七日中,行與解,毫無脫節之處,甚至日常行止規定,亦不捨禪的理法。每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眠之外,可以說很少空隙,給予引發妄想和雜念的機會!

 

  記得尚未來到研究院之前,過去曾參加了不少佛教界所舉辦的各種活動;當同學們報到以至開始活動,未來的日子裡,究竟做些什麼?講授些什麼,行止規定又是些什麼?幾乎每個人都是盲目的行動;說句不中聽的話,有點像「大雜會」,像「臺子戲」,參予者,就是會與戲裡的單元分子。

 

  每次活動的時候,同學們都有相似的感想:佛法是莊嚴的,其理深奧,其事超脫,為什麼?所表現的,是他教中貶為迷信的,膚淺得毫無內容可言!甚至,有多少活動是仿效他教的「廉價拋售」的「宣傳作業」!自古以來,帝王、文臣、武將、學者、仕紳,以至庶人等所尊重的,所敬畏的種種,已經是不見蹤影了!多少令人嚮往的,縱然是科學、哲學、文史等也望塵莫及的「覺道」,在那裡?在那裡!

 

  記得老師父曾經在課餘閒話中說:

 

  「人家說佛法太深,令人難以接受,為什麼不改成語體文,讓人一目瞭然?其實,以語體文是無法表達佛法的;因為,佛法的本身,涵蓋蘊藏了體、用、相、境四大因素;就像是我國的古典文學,時至現今,為什麼不改成語體文?其原因大同小異!何況,以現有的三藏十二部大典,字數已是驚人,如果改成語體文,想想,那個數字將是怎麼樣的結果再說:語體文如白話,可以道說佛法中的體、用、相,卻怎也表達不出玄奧微妙之境哩!」

 

  為此,我提出來另一個問題:

 

  「如何普及群眾?」

 

  老師父反問道:

 

  「我國的古典文學呢?」

 

  「有學校的各級老師傳授!」

 

  「佛教中三寶之一的僧寶幹什麼?」

 

  「荷擔如來家業,從事弘法利生!」

 

  「同如老師嗎?」

 

  「可是──」

 

  「堪為師者太少,是麼?」

 

  「不敢謗僧。」

 

  「妳來研究院幹什麼?」

 

  「哦ˍ──」

 

  我的感慨如潮,卻忍不住一個究竟性的問題,繼而問道:

 

  「您反對時下的想法和作法?」

 

  「不!」

 

  「為什麼強調?」

 

  「妳聽過我說法,幾時不是全部白話?」

 

  「沒有。」

 

  「懷疑什麼?」

 

  「不懷疑了!」

 

  「體會了些什麼?」

 

  「道在人弘!」

 

  「有信心嗎?」

 

  「但願莫讓您失望!」

 

  「我不在乎!因為吃虧的最後是自己!」

 

  「您須督促和教誨!」

 

  「道在人弘啊!」

 

  哦!「人」差別如此之大,同樣一句話,所表達的內涵,竟然是如此懸殊;即以禪七中的「解」,不見老師父以名相標榜玄奧,完全的是以「白話」開導,以身邊事或大學科系中熟知的事,或簡易的理化數學而例證,偶爾夾雜一些哲學思想或時潮中的新語句,務期導入佛法之境,以融和於「行」的踐履上。

 

  禪七中一系列的課程,包攬了「行與解」並進的教法;於解的方面,有金剛經禪論,以述說法要的方式而闡釋旨趣,有佛法概論,以標宗詮要的方式而介紹佛法。於行的方面,則強調靜坐為基礎,要求止觀為方法,進而以參禪之法,行思想之運用,以達發揮智慧為目標;尤其是「止觀」之學,據老師父說:

 

  「為配合參禪之道,捨天臺之學,以數十年參學與行修所得,發明此一實用止觀之法,供諸同好,期能受用,以竟明心見性之功,完成無上正等覺之德。」

 

  老師父的止觀之法,計有兩個層次,每一層次復具邏輯之學:於止,說出「止於一念」是為大前提,依研究、分析、認識三個階段,入於止法之妙;所謂研究,就是意念與塵境相應的情形,進而分析相應能所的關係,務期認識意念生滅的究竟現象。於觀,則以察覺為方法,以返照為手段,而圓滿相互得失的結果。

 

  初看此一止觀法似無奇特處,但是,當每一與會者,進行實際踐履的時候,卻很難把握要領;尤其是那一念之止,何僅只是像匹野馬而已,滿腦的意念,值此當時,所有的盡皆不請而來;那份紛攪騷亂,就像是一群無以數計的猿猴,雀躍於鮮美的果園,其勢確有令人天翻地覆之感!

 

  原本難以止於一念的同學們,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剛要抓住一絲一點的時候;突然,禪堂裡響起了音樂,有月光曲中的小提琴聲,有春之頌中的小喇叭聲,有魔鬼進行曲中的口哨和鼓聲。不久,一首一首世界名謠,像欣賞會的緊湊節目;的確,精彩極了!

 

  哈!同學們這下可真的「止於一念」了,整個的意念,投入了音樂的世界,聚精會神地在分別那些美的旋律;縱然,有些同學頑強的為一念而掙扎,卻也免不了疲於戰鬥之勢;由此可見,這止觀法的修養方法,是多麼不易成就的工夫!無怪乎老師父在禪七開示中,語近叱責的說:

 

  「禪法如大雲掩日,欲想撥雲見日,僅僅懂得道理是不夠的,必須擁有可靠的方法,加以正勤的精進,纔能撥其雲,見其日;所謂真參實悟,絕非兒戲之作!」

 

  又說:

 

  「止觀之法,制一念而不動,透徹其全貌,是為止境;進而行察覺之功,啟闍那(智)般若(慧)以達極至,是為觀照;如是,是為止觀之行門!」

 

  為了止觀的修學,於放參時,同學們提出不少疑問,老師父都耐心地解答,直到大家法喜充滿;茲摘錄少許,以供參考:

 

  問:「念的現象?」

 

  答:「守境不忘。」

 

  問:「念的異同?」

 

  答:「心的發動,遷流不息。」

 

  問:「念的形成?」

 

  答:「日常的生活際遇中,於根塵的相應熏習,起心不忘,明記存意。」

 

  問:「念有時間分別?」

 

  答:「三世遷流,前念成憶,今念念之,後念成想。」

 

  問:「念的定義?」

 

  答:「是一種記憶的作用,或者說是心的變化。」

 

  問:「念有生滅嗎?」

 

  答:「有。」

 

  問:「如何生滅?」

 

  答:「念起是生,念失即滅。」

 

  問:「誰為生滅?」

 

  答:「心!」

 

  問:「誰為主宰?」

 

  答:「我!」

 

  問:「什麼動力?」

 

  答:「根塵相應!」

 

  問:「何者是根?」

 

  答:「眼耳鼻舌身意。」

 

  問:「何者是塵?」

 

  答:「色聲香味觸法。」

 

  問:「二者如何相應?」

 

  答:「識作用!」

 

  問:「識如何作用?」

 

  答:「五蘊變化!」

 

  問:「何者是五蘊?」

 

  答:「色受想行識。」

 

  問:「如何變化?」

 

  答:「根塵相應之時!」